夏至前一天是什么日子(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在古代,技术不发达,农民朋友只能观测天象来预测天气。尽量根据天气变化做出应对,可是毕竟是人眼观测,比现在的天气预报还是差很多,遇上大旱年或是涝年,就会大大影响粮食产量,在古代农民收成不加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

劳动人民靠着智慧,总结除了关于24节气的谚语,经过世代相传,直到今天还在沿用。民间有一句谚语这么说:“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夫妻各自歇”和农民种地又有什么关系?这其中的讲究不少,一起来看看!

夏至前一天是什么日子(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1)

农忙不分昼夜,农民各自轮休

虽然现在到了夏季缺水的时候,农民也是亲自下地用机器浇水,但是相比于古代来说,现在用机器浇水速度已经很快了,效率也很高,基本上家庭自留地的面积来算,差不到一天时间就能浇完。

可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各项技术不发达,农民想要庄稼收成好,就必须保证充足水分,即便是在炎热夏季,也得顶着大太阳持续劳作,为的就是吃上一口饱饭。

除了灌溉,还有除草等工作,也都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农民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田地里劳作,有时候甚至顾不上休息。

夏至前一天是什么日子(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2)

而古代又没有很好的灌溉工具,最多就是有一辆水车,水车通过轮子转动带动水流,把水灌溉到田地里。但是古代农户生活条件差,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水车,可能一个村子一辆水车,或者十几户人家公用一辆水车,所以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车浇地抗旱,农户经常不分昼夜的劳作使用水车。

夏至前一天是什么日子(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3)

“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由此而来

正因为水车的稀少性,所以等排到自家使用水车到时候,农户夫妻俩不得不日夜轮首,在田间守候。从除草到浇灌,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夫妻二人经常需要日夜分工,久而久之就出现“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这样的说法。

当然,关于这一句民间谚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一起看看。

夏至前一天是什么日子(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4)

天气炎热,干了农活就不再干贴身活

除了以上一个说法以外,还有另一种说法。那么就是,在古代人们没有风扇也没有空调,只能是苦挨夏天,所以过了夏至之后天气非常炎热,农民下地干活出了一身汗,晚上回来也不再感兴趣“贴身活”,只想好好休息休息。

而且,正因为夏天炎热,为了保存好体力,夫妻二人也会减少亲热。对于这个说法,相信也有很多人听过。在民间,此说法甚至更加被认可。毕竟就算是现如今科技发展的社会,炎炎夏日,咱们也不想和别人过分靠近,只想一个人独自凉快。所以说,这个说法其实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