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

还是没能去到马尔代夫,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选择了常德。

有人说,这才是真正地“回家”。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

△ 图by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

常德,一座低调的湖南小城。

没有高铁,

隐匿在网红长沙光环之下,

少了太多存在感的四线?五线?七八线城市。

常德土著,更习惯自嘲为“十八线”。

说起常德,或许不大为外界所熟知,

但提起桃花源,你一定能跳起来,

想起曾经被《桃花源记》全文背诵支配的恐惧。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

△ 图by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

1600多年前,江西人陶渊明,

虚构了一个发生在桃花源里的故事——

「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故事里的老渔民,

意外闯进了一片“世外桃源”。

千百年后,

这个令人魂牵梦绕的世外人间,

发生在今天的,常德桃花源。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5)

△ 关于《桃花源记》的原型所在地,争议已久。但常德桃花源,是《辞海》《词源》中唯一添加注释的《桃花源记》原型地。图by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

可如果,

你只知道「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

就有点太委屈它了。

这个从山水画里走出来的秘境,

自古就逃不掉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

20岁的沈从文在这里,为表哥代笔情书,

几个月后,助其赢得了美人心。

成就了一段佳话。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6)

△ 常德桃花源。图by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

历史上,李白、刘禹锡、范仲淹、朱熹、王阳明等大家,

在这里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

故而,常德又被称为浪漫的“中国诗词之乡”。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7)

△ 常德,高山街的春天。这里是逛街和吃喝宝地。尽管万达广场开了,可每次回家,我仍习惯约上朋友一天都泡在这里,早上一碗粉,上午散步步行街,下午嚯奶茶看电影,晚上找个馆子吃爆炒牛肉。

经济上,常德是湖南霸蛮的第三城,

也是「中国最宜居城市」

用常德年轻人的话说:

“北上广深待腻了累了,就回常德养老吧!

虚浮得很(安逸舒服)。”

也难怪黄磊一踏进桃花源,

便由衷感叹:这里真是好山好水。

好山好水,养育了一方人。

也造就了常德人会吃的“属性”。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8)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9)

△ 常德钵子菜 图/huahua & 网络

这里的美食,丝毫不逊色于长沙。

常德米粉,不仅占据湖南米粉半壁江山,

也是常德人一年四季,

哪怕只嗦一碗粉,都能天天不重样的王者。

更不用说,酱板鸭声名在外,

「另类火锅」钵子菜,擂茶更是一绝。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0)

△ 常德钵子菜 图/网络

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次喝擂茶,

是在高中同学的结婚喜宴上。

擂茶的花生和姜碎末,让我觉得很不习惯,

满桌子的小吃、凉菜,也看着平平无奇。

主人家随时盯着你的碗,一旦不够满立刻续上。

总是热情地招呼着:“吃好喝好啊”

后来才明白,

这份“盛满”的情谊早超越了味道本身。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1)

△ 常德擂茶 图by 公众号“常德发布”

啊,我想回常德了!

01

一支烟,撑起一座城

桃花源里的城市,生活的本意唯自在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这句常德人人人都能挂在嘴边的谚语,也终究没好意思四处张扬。

理由很简单,大家都知道长沙,却一定会真诚地三连问:常德?在哪里?属于长沙吗?常德人说长沙话吗?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2)

△ 常德沅江。图by 小红书 “菌叔”(摄影师)

洞庭湖西畔,武陵山东侧,左山有湖,沅江澧水两条江横跨整座城,造就了常德山山水水的盛世“美貌”。

南临益阳,北接荆州与襄阳,距离长沙173公里,地处湖南北部的常德,看起来与湖北有着更亲密的关系。

因为不会说长沙话的常德人,更能在方言上,与荆襄找到共识。

作为一所南方城市,一口滑溜溜的“德语”,却被纳入了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3)

△ 常德街道。图by 小红书 “菌叔”(摄影师)

常德人走在路上夸姑娘干净好看,叫“灵醒”、“乖伤达”

骂人和吐槽叫“霍懒行”、“做起搞”;

就连叠词也用出了新奇感,什么树颠颠(树梢)、茶缸缸(茶杯)、啪啪车(拖拉机)、吃莽莽(哄小孩吃饭)……

街头巷尾说着“德语”的常德人,一改温柔安静的城市格调,将武陵人随性自在又霸得蛮的脾性展露无遗。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4)

△ 常德街道。图by 小红书 “菌叔”(摄影师)

常德虽小,却五脏俱全。

这与常德人追求幸福宜居,安逸美好的天性不无关系。

山水风情,街道花季,吃喝玩乐,精致的慵懒生活节奏在这里,才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常态。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5)

想玩水?

那就建一个欢乐水上世界。

身傍沅江,坐拥澧水,还有柳叶湖这个中国内陆最大的沙滩公园加持。

常德人从“桃花源记”渡江渔业走出来,实现了今天泛舟游湖,水上巴士度假休闲之美。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6)

△ 常德沙滩。图by 小红书“风少水年”(摄影师)

这里有世界上第一个岛上水主题乐园。

夏天不用翻山越岭、远赴千里就能享受到的“海岛”风情。

常德人能骄傲地说:“我的城市没有海,但有湖啊,有沙滩和游船”。

这里还有世界第二座卡乐星球主题乐园。

在家门口,我们就能感受到“迪士尼的童话浪漫”和梦幻星球的快乐。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7)

没有到过常德,走过高山街,游过柳叶湖,就不会知道,这座长在桃花源里的城,又被誉为“一座没有栏杆的城市”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第一次到常德,便感叹:

“真没想到这座城市如此漂亮、干净、现代。尤其是全城街道上,没有一段隔离栏杆,这可把北京都比下去了。”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8)

要不怎么说,它能有力压长沙和张家界的实力,

在2019年成为湖南省第一,全国第八最宜居城市。

如果说的常德的美名一半是桃花源赋予的,

那么它的实力,几乎全部来自一支烟。

常德卷烟厂70余年,产出的“芙蓉王”不仅是中国驰名商标,

更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曾经创下了单品牌销售连续12年全国第一。

常德人对烟厂充满了深情厚意,以致于“烟厂打个喷嚏,常德可能就得感冒”,这份共识广为流传。

「一支烟撑起了一座城。」

但,这也是常德人心目中「美丽的惆怅」。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19)

02

千百余诗,书写一座城

小城的闹和静,都浓缩在这些老地方

诗歌,是常德划破了时代的浪漫。

从诗中走来,最后把自己“活”成了诗,也是常德人最大的骄傲之一。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0)

△ 图by 《向往的生活第五季》

在江边长大的范范,记忆里小时候,傍晚总是牵着奶奶的手,沿着沅江从这头走到那头,听奶奶讲着年轻的故事。

目光追随日落,直到天边不见一丝彩霞,直到诗墙公园的灯,照亮了篆刻在墙上的每一首诗,人群才渐渐散去。

这里就是常德人沿江散步的圣地,诗墙公园。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1)

它位于沅水防洪墙外侧,全长6华里,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打破了“吉尼斯记录”。

台湾诗人余光中称它为“诗歌长城”,凝固了半部文学史。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2)

△常德诗墙。图by 公众号“韵味常德”

是啊,1267首有关常德诗作和中外名诗,刻在防洪大堤上,藏着湖湘人对于静谧烟火的温柔守候。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3)

△ 常德的清晨。

千百年前,唐代诗豪刘禹锡被贬之后,在朗州的一个小茅草屋里安了家,一住就是十多年。

唐代的朗州,便是今日的常德。

可以说,刘禹锡一生最美好、最富有创造力的时光,都留在了这里。

也在这里写下了200多首和常德有关的诗。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4)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首《竹枝词》,描绘的便是柳叶湖。

如今的柳叶湖,于常德人来说,正如余秋雨感叹的那番:“这是常德人的一种奢侈。”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5)

游过了西洞庭湖,刘禹锡写下了《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在湖南屋脊壶瓶山,也留下了名篇诗句:

“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

屈原吟澧水,写下了: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临水而居,择水而栖。

常德的诗歌之美和生活之美,都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6)

沅江岸边,诞生了古城常德。

也是今天的大小河街。

在这条2000多米的繁华河街上,曾经见证了1943年前的洋行、店铺、住宅,四合院和窑子屋。

那段记忆,早已经随着战火远去。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7)

△ 修缮后的常德大小河街。图by 网络

走到老西门,这个最有“德”味的地方,可以看到常德的前世与今生。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8)

△ 常德老西门。图by 公众号“建筑名苑”

七次毁城之战,七次废墟重建。

常德的悠远历史流淌在岁月长河里,大概只有老西门,还记得最为真切。

窑子屋博物馆,承载着常德人历尽的沧桑、迷失与希望;钵子菜博物馆,获得国外设计大奖的一栋红房子。

它也是常德饮食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29)

△ 钵子菜博物馆。

03

一碗粉,称霸一座城

一个钵子,可以炖下全世界

每个在外奔波的常德人,最割舍不下的乡味儿,一定是那带不走的常德米粉。

即便打着常德米粉招牌的馆子,已经开到了最南边和最东边城市。可是常德人永远不信,米粉走出了常德,还会是那个味儿。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0)

△ 常德的牛肉粉。图by 网络

牛肉粉情节,早就刻在了美食基因里。

武汉人的一天从热干面开始,常德人的一天,从嗦粉开始。

常德米粉没有“七圆滴”和“七扁滴”一说,因为圆的叫粉,扁的叫米面。

另外,如果端来的米粉画蛇添足加了青菜,那也是不入流的。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1)

△ 常德的牛肉粉。图by 公众号“Feekr旅行”

常德的米粉店遍地开花,

除了清晨,中午和晚上,如果你实在拿捏不定饭馆,街边总有几家米粉店为你时刻敞开着,闭着眼进也都不会错。

比起知名的网红店、连锁店,不知名的小招牌粉馆,清晨5点店门口的锅里就冒起了浓雾。

香辣牛肉、红烧排骨、青椒肉丝儿……十几种浇头(俗称码子,常德米粉的灵魂)的香味,已经从街头飘到了街尾。

任君挑选,吃上大半个月不重样。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2)

△ 图by 《天天向上》

一碗米粉的上桌不过一分钟。

老板麻利地抓起足量的米粉,放入沸水中烫滚,再将铺成整齐的“梳子背”,舀汤、淋浇头、点油、撒葱花,一气呵成。

在常德人的心中,早上唯有来上一碗牛肉粉,才能撑得起一天的好精气神。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3)

△ 常德的牛肉粉。图by 《天天向上》

范范记得学车时,驾校师傅总爱叮嘱,“考试前一定要吃完牛肉粉啊,才能牛气冲天好运来”。

后来科目二挂了,被师傅问起,她笑着说,原来啊,是吃了青椒肉丝米粉的锅。

虽然米粉要想真正走出常德,技术系数有点高。但每个离家远行的游子行李箱中,一定有这两样东西,可解乡愁。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4)

常德酱板鸭和北提麻辣肉。

鸭是真鸭,肉却不是真肉。

在做鸭子的江湖里,酱板鸭虽然没有周黑鸭的名气,没有北京烤鸭的霸气,也没有南京鸭、广东鸭的百变花样……

但它也靠着一手独家工艺,将鸭子做出了别样的风味。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5)

△ 常德的酱板鸭。图by 网络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德的酱板鸭有金丹、童胖子、杨矮子平分天下。不能吃辣人士,微辣便已足够。

酱板鸭讲究完整,而鸭霸王讲究“分而自治”。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6)

△ 图by 公众号“常德吃喝玩乐”

鸭脖、鸭头、鸭舌、鸭翅、鸭掌、鸭架、鸭肝、鸭肠……

必须分家,各自发挥。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一点也不能浪费。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7)

△ 鸭霸王里的素菜类,豆干、海带、莲藕,是我的最爱。 图by 公众号“常德吃喝玩乐”

高山街里,腾记九三鸭霸王是城城的最爱。

另外,那一家楼下菜市场里的那家叫不出名字的小店,也很绝味。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8)

△ 图by 公众号“常德吃喝玩乐”

在常德人的餐桌上,不管是米粉还是酱板鸭,都打不过它——钵子菜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39)

钵子菜,才是常德美食里的大咖。

给妈妈一个、两个、三个钵……她可以给你炖出全世界。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0)

△ 钵子菜是大菜,六分开,其余小菜做点缀。图by “陈征”

在钵子菜的名单里,排在第一位的是鸭。

不是批量饲养的,而是在水塘稻田里自由长大的谷鸭。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1)

△ 图by 《天天向上》

不过,城君最爱的,永远是那一钵炖牛肉。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2)

常德还有一种特别的茶。

叫做擂茶。

这个来自桃源的茶水,并非简单意义上的茶,而是一碗生姜、生米、茶叶、芝麻、花生、黄豆等搅碎熬制出来的汤水,又称“三生汤”。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3)

△ 图by 公众号“常德发布”

常德人喝擂茶的历史,有上千年。

大部分时候,只有在过节、聚餐或者是招待客人时,你才能看到一桌擂茶最壕气的样子。

大大圆桌,摆满了几十种小吃。

瓜子、花生、凉菜、薯片、豆角、卤菜……种类丰富。

茶无限续,小吃也不断补,只待你吃饱喝足,心满意足地离开。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4)

△ 图by 公众号“常德发布”

——

3月、4月春风来,桃花源细雨朦胧,绵绵不断。

桃源桑竹,良田美池,炊烟袅袅,抬头是青山,低头是绿水;

没有华丽的景,没有精致的房,低矮屋舍间,有人打水,有人编竹子,有人在厨房忙活着,还有孩童在屋前地头肆意奔跑……

有人说,这一季向往的生活,一点都不向往了。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5)

它不再是精致惬意的田园画风,而化身需要劳作,需要自我创造的渔人农夫。

也许这样的桃花源,让你失望了。

但世间本无“桃花源”,它不过活在陶渊明的幻想里,活在每个人的心里。

只要心之所向,你所在的地方,就是桃花源本源。

欢迎来到常德,

常德桃花源,等你。

· END ·

一碗炸出一大盆的小吃(一碗粉称霸一座城)(46)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来自图虫·创意、小红书及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