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作为中国人历来被称颂很高两个词就是“聪明”和“勤奋”,那能提现中国既聪明又勤奋的,小编觉得“数学”无疑是最恰当的,众所周知普通的中国也被普遍说数学好,可是今天小编要讲的是两个数学天才的故事。他们是目前唯一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华裔数学天才。他们就是——数学家丘成桐和陶哲轩。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

先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菲尔兹奖吧。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盟(IMU)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得到15000加拿大元(CAD)的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截至2018年全世界获得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数学家总共只有60位,其中2位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2)

丘成桐——在哈佛,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蕉岭,1949年4月4日生于广东汕头,后全家移居中国香港。早年父亲丘镇英去世,家境清贫,母亲梁若琳克服种种困难供其上学。

丘成桐在香港培正中学就读时勤奋钻研数学,成绩优异。1966年,丘成桐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大学三年拿到学士学位,获Stephen Salaff教授推荐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师从一代宗师陈省身。在伯克利读书的第二年,陈省身教授就认为他的论文已足够成为博士论文。当时,陈省身教授在送他的书上题字曰:余生六十矣,薪传有人,愿共勉之。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3)

22岁的丘成桐便获得博士学位,23岁成为助理教授,25岁担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27岁解决了当时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引起世界轰动。在解决“卡拉比猜想”的同时,作为应用,他还证明了赛凡利猜想,发现宫冈-丘不等式。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4)

1983年,年仅33岁时丘成桐就获得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2018年7月2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开幕的第十五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授予数学家丘成桐“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称赞其在证明广义相对论中总质量的正定性,完善“准局域质量”概念,证明“卡拉比猜想”以及在黑洞物理研究等工作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是该物理大奖首次颁给华人数学家。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5)

国际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唐纳森称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国际数学大师、阿贝尔奖获得者辛格说:“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陶哲轩——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6)

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于是,他3岁半时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几星期后,父母明智地将小哲轩送回了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陶哲轩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7)

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7岁的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开明的校长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动说服了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小哲轩每天去该校听中学数学课。不久,小哲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8岁半时,陶哲轩就升入了中学。经过一年的适应后,他用三分之一时间在离家不远的弗林德斯(Flinders)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在此期间,他开始以出色的数学竞技考试成绩频频引起轰动。曾参加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测试,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为满分)。

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他未满13岁时已赢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8)

这期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将陶象国夫妇和陶哲轩邀请到美国,游历了三个星期。夫妇俩曾请教费弗曼和其他数学家,陶哲轩是否真的是天才。“还好我们做了肯定答复,否则今天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傻瓜。”费弗曼回忆说。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9)

陶哲轩14岁时正式进入他中学时去听课的弗林德斯大学,16岁获得该校荣誉理科学位,仅一年后就取得了硕士学位。

17岁,他来到美国,开始攀登数学高峰,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Elias Stein),21岁获得博士学位。

24岁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0)

在陶哲轩的研究生涯里,他被数学界公认为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算术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年轻高手,这些方向都是数学发展中极热的生长点。

陶哲轩另一项著名的成果是与本·格林合作用质数级数解决了一个由欧几里得提出的与“孪生质数”相关的猜想:一些质数数列间等差,如3、7、11之间,均差4;而数列中下一个数15则不是质数。这个已经有23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强烈吸引了他的兴趣,他与同伴甚至证明了即使在无穷大的质数数列中,也能找到这样的等差数列段,这个发现被命名为“格林—陶定理”。

诺贝尔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11)

​2006年夏,获得麦克阿瑟基金(MacArthur Foundation)天才奖和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前主任约翰·加内特(John Garnett)评价他说:他就像莫扎特,数学是从他身体中流淌出来的,不同的是,他没有莫扎特的人格问题,所有人都喜欢他。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