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是切还是不切(慢性阑尾炎割还是不割)

小编导读

说起阑尾炎大家都知道,有不少人因阑尾炎把阑尾切除了,有时肚子疼也想到会不会是阑尾炎。但大家所熟知的基本是急性阑尾炎,对慢性阑尾炎了解较少,其发病率也很高,不易明确诊断,就不容易治疗。那为什么会发慢性阑尾炎,如何诊断慢性阑尾炎,中医药如何治疗慢性阑尾炎,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小编向大家介绍。


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顾名思义就是阑尾的慢性炎症,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慢性阑尾炎

就是有急性阑尾炎病史,但当时选择了非手术治疗或者自行缓解,后来就发展为慢性阑尾炎。继发性慢性阑尾炎相对好诊断,也就好治疗。

原发性慢性阑尾炎

它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间断发作,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往往患者到医院就诊,做了各项检查,医生也只能告诉你可能是慢性阑尾炎,建议手术,但术后也可能还会疼,往往让患者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为什么会发慢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导致阑尾腔狭窄是继发性慢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原发性阑尾炎是因为阑尾细长、狭窄、扭曲,从而导致粪石、异物、食物残渣阻塞阑尾腔,也有肿瘤导致阑尾腔梗阻,从而导致慢性阑尾炎发作。

什么情况下要怀疑慢性阑尾炎

右下腹疼痛,少部分患者是右侧的腰疼,位置固定,间歇性发作,迁延不愈。往往没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尤其是有急性阑尾炎病史的患者要首先考虑慢性阑尾炎可能。

为什么慢性阑尾炎诊断困难

1.每个人的阑尾各有不同

阑尾是人体中变异度非常大的器官,首先它的长相不同,每个人的阑尾长短、粗细、形状都有不同。其次它的位置不同,阑尾发自升结肠起始部,可向前、可向后、可向内、可向外、可向上、可向下,有的阑尾相对游离、有的阑尾则被周围组织包裹固定。正因为这些不同会导致阑尾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尤其阑尾炎症不重的慢性阑尾炎。

2.各项检查难以明确阑尾病变

阑尾本身就很小,慢性阑尾炎时其形态变化不大,又被周围肠管等器官组织包绕,各种影像学检查有时发现不了阑尾,有时看到阑尾但不能准确反映它的炎症改变。所以能明确慢性阑尾炎诊断的检查不多。

3.女性慢性阑尾炎诊断更困难

女性慢性阑尾炎的误诊率高达50%。主要因为女性右侧的卵巢附件往往和阑尾的位置重叠或相临,慢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一部分妇科疾病的症状很相似,所以误诊率很高。如果手术切除阑尾前,一定要明确的排除妇科疾病。

怎么诊断阑尾炎

怀疑慢性阑尾炎时,除了医生的问诊、体格检查外。一定要做各项检查,比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X线结肠造影检查、必要时肠镜检查。女性一定要做B超排除妇科疾病。特别要注意,有时难以确诊的慢性阑尾炎,主诊医生的经验至关重要。

慢性阑尾炎一定要开刀吗

当确诊慢性阑尾炎后,根治的办法就是手术切除阑尾,所以手术治疗是首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在腹部打一到三个洞切除阑尾,这样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探查腹腔情况,当诊断有误时,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病因,更改手术策略。

中医治疗慢性阑尾炎效果好吗

当患者不愿意选择手术治疗或者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时,西医往往只有抗炎这一种手段,但往往疗效不佳,或者停药后就复发。中医可以辨证施治,根据不同证型,采用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利湿通下、健脾理气等方法。尤其是诊断不明确时,不能贸然手术,中医药治疗无疑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怎样避免慢性阑尾炎的发生

得了急性阑尾炎还是建议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后,或者怀疑慢性阑尾炎时,要注意生活调养。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不要暴饮暴食、饭后剧烈运动,养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警惕阑尾肿瘤

阑尾肿瘤属于消化道肿瘤范畴,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慢性阑尾炎也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往往术前检查无法确诊阑尾肿瘤,手术过程时,或术后病理才确诊是阑尾肿瘤。所以如果明确是慢性阑尾炎还是要手术治疗的。

好书推荐

慢性阑尾炎是切还是不切(慢性阑尾炎割还是不割)(1)

《遇见中医——一个医学小白的经方之路》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学习中医,特别是学习经方的经历的自述,用39个小故事娓娓道来自己从一个非医学专业背景的“业外”人士到参加中医师承学习的心路历程,以及在跟师学习过程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悟。既可以给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了一些学习中医的门径和思路,又为大众读者提供了很多实用、中肯的养生建议。特别是在该书出版审稿过程中正值新冠肺炎突然暴发,作者有感而发,临时增加了两篇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图片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