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

写一个暴露年龄的剧,当年的《大宅门》我是用电视一集一集追的。这部剧主要讲的是医药世家白府,尤其是《百草厅》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生的沉浮变化。

这部电视剧豆瓣评分9.3,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是经典。经典的是电视剧的主题,也是斯琴高娃、陈宝国等演员的模范式演绎。

何赛飞在剧中饰演白景琦的二姨太杨九红,她是穷苦出身,从小被哥哥卖入青楼,凭借美貌和智慧她成了妓院里的头牌,偶然在茶楼里遇见了白景琦,她人生的又一悲剧就开始了。

按理说《大宅门》整体是一部奋斗史,白氏家族的奋斗历程中,除了白文氏这个主心骨,杨九红的笔墨也非常的多。导演花这么多心思去刻画一个妓女的形象,意欲何为?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1)

剧照


青楼文化自古以来是文人创作的一个点,妓女因其独特的身份和阶层,较大的角色塑造空间和独特的叙事功能以及话语身份,具备了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商业开发的双重可能性。

青楼这个词原来形容豪华精致的雅舍,“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到了唐朝青楼有屋舍和妓院两种意思,宋、元以后,青楼后开始专指烟花场所。青楼中的妓女很多都是色艺双绝,他们中间不乏才华洋溢的诗人、表演艺术家,薛涛和柳如是就是典型。

薛涛笺,曾盛行一时,柳如是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义士。妓女是很多文人作品中常见的形象,古有柳永、白居易,现有郁达夫、张爱玲、严歌岑都曾写过妓女。

妓女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人们用各色的眼光看她们,社会的黑暗、丑恶和美好都可能汇聚在她们这里,这对于角色的塑造和作者的意象表达都有着更大的空间。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2)


青楼文化是世界的,她们常常作为一个支点,去撑起文章的主题。比如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妓女都是比较重要的一条线。杜拉斯甚至说:如果她没有成为一名作家,她可能会成为一名妓女。妓女的身世和才情引发的审美和情感更具有有反差性、层次更深。

青楼文化和妓女代表着一种性文化,性具有的吸引力和矛盾性一直都比较抓人心,有卖点,商业价值比较高。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于妓女这种形象表面上的骂骂咧咧和不屑,都挡不住他们暗地里对这种人的关注。男人寻求眼球刺激,女人探寻心理平衡。樱桃出演的《那些女人》中,樱桃扮演的角色因为曾做过妓女,就能吸引剧里剧外的一大票关注,这是普通人办不到的。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关注,但关注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也是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塑造这种角色的目的之一。

《大宅门》中塑造杨九红这个角色,就是为了利用她的身份埋下伏笔,为后续制造冲突,推动情感矛盾进而更好的表达作者的革新思想和赚足观众眼泪做铺垫。何赛飞饰演的美妓杨九红也确实如同《霸王别姬》里的巩俐、蒋雯丽一样,贡献了不少的收视率。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3)


杨九红和白玉婷是这部剧里比较独特的女性,杨九红下三滥的出身和以丈夫为准绳的旧社会思想,和白玉婷这种,追星,跟戏子照片结,婚随心所欲的新时代女性思想形成激烈碰撞,给观众强烈的心灵冲击。

《汉书·艺文志》将戏子、娼妓划到下九流的类别中,这些人为主流社会所不齿。杨九红作为妓院头牌,在妓女界也算是佼佼者。包养她的人都是九门提督之流,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窑姐,她看上白景琦竟然因为一个屁,这你能信?

杨九红初见七爷,他放了一个如雷巨屁,当时的杨九红被震到了,她觉得这个人肯定不同凡响。着人打听以后,意外发现白景琦家室也不错,觉得此人可托付终身。

杨九红跟以前的大多数妓女一样,是被人卖入青楼,她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那种拜金女,她不是自己去做妓女的。虽然长期被人包养但是她从骨子里是个很传统的女性,像杜十娘一样,期待有个爱她的人能替她赎身,从此过上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神仙生活。可惜她的一生终究是错付了,倒不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早日解脱。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4)


她在白景琦姐姐的提都府门外等了白景琦好几天,白景琦的姐姐一直不同意他们俩在一起,为的是她对白文氏的那份了解。他妈肯定不能同意白景琦找这样的女人。要是杨九红知难而退,或许她就没有以后的劫难了。可是她也是倔人,她的诚意打动了白景琦的姐姐。

不图钱,不图身份她跟着白景琦去了,可惜她一辈子都没有得到白文氏的认可,最后连女儿都不认她。想要转正做太太也没有成功,白景琦八抬大轿娶了香秀,终是负了杨九红一辈子。

白玉婷是白景琦的妹妹,大家闺秀,出身名门。她和杨九红的这种身世差别,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出人意料的是白玉婷对待杨九红比别人都宽容。二奶奶看完戏碰见杨九红,气氛瞬间变的紧张,玉婷一直示意白景琦去帮九红解围。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5)


玉婷心里一直认着这个嫂子,妓女从良,在她心里不念及过往,也是因为她的心里已经没有了那种封建阶层思想。她喜欢万筱菊,成为了追星族,每天打赏,赶场子去听他的戏。白文氏知道之后骂她不知廉耻,为了一个戏子,失了身份。可是她就是爱他,为了他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她捧着他的照片出嫁了,她坚守的是爱情,更是她对自由的向往。她是新时期的女性,如果不为爱情结婚,那她的人生将是一片死灰,还不如孤独终老。

作品通过这两个女人的身世,经历的反差,以及不完美的结局,表现出新旧思想的碰撞,引发人们对这两个女人的激烈讨论,从而实现对新思想的肯定。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6)


白文氏一生智慧勇猛,宽厚待人,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处处跟她做对?为什么要把杨九红塑造成大宅门里最悲惨的女人?

一、塑造悲剧人生,引发深刻同情,从而实现对封建思想的强烈批判

① 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

极致的悲剧才能让人产生深切的同情。杨九红是被哥哥卖入青楼,不是她本人自愿,她从一开始就是个可怜人。身上有了下流的烙印,在当时的社会一辈子都不能抬起头,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是个悲剧。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头牌,不为金钱不为名分在门外等了白景琦好几天,去了白家,还能照顾哥哥嫂子,也算是的有情有义的女人。

②白景琦的愚孝和无情是她悲剧的催化剂

她刚开始其实也没想着进白家,她一辈子有白景琦就可以了,后来白文氏抢了她的女儿佳莉,她为了女儿入了大宅门。期间好几次被白文氏刁难,白文氏去世时留下最后一句话“不许杨九红戴孝”,镜头一转,狗都可以披麻戴孝可是杨九红不可以。白文氏毁了杨九红一辈子,可是杨九红说一句白文氏不好,白景琦就是一耳光,还是当着杨九红哥嫂的面。最后白景琦娶香秀又给了她极大的侮辱。白景琦事事顺从母亲,而且他是个极其花心的人,这些都深深的伤害了杨九红。

③女儿佳莉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佳莉在白文氏的教唆下从来也不肯喊杨九红一声娘,她当了一辈子不被承认的姨奶奶,被人用最下流的言语侮辱。她的亲女儿,白佳莉,也跟别人一样。她以为佳莉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总会跟她齐心的,结果她对她还不如旁人。哀莫大于心死,杨九红死心了。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7)


白文氏去世时,不准杨九红戴孝,家里的狗都能戴孝,就是杨九红不能,杨九红自己缝制了孝衣,还准备披麻戴孝,去送白景琦的娘,却落得这样的结果。电视剧演到这段,弹幕里都是对杨九红的同情,这种激烈的讨论才能体现作者的成功,反应越是激烈,人们对封建思想批判的也就越是厉害。封建思想害人,封建礼教吃人,很多悲剧都有时代的原因,杨九红就是被封建社会吃掉的人。

二、反衬白文氏的才能和不完美

白文氏在这部作品中,是个传奇化了的女性。她是守业者,也算创业者。男权社会,她一个女人,能周璇于当权者之间,也能跟癖子打交道。能贤惠治家,也能泼妇骂街,她心里底线明确,表面却可方可圆,为了白家她兢兢业业付出了一生。白景琦正是秉承了她的风格才能让白家的基业流芳百世。

三爷是最能挑事的,每每挑事,平息之后都能体现出白文氏的才能和大度。杨九红和白文氏的每次冲突,都展现出白文氏作为一个当权者的霸道。

人都不是完美的,她对杨九红的初衷是为了佳莉,可是她做的太过,这种过,也说明她也不是个事事能耐的人,她也有普通的一面,也会犯错。

杨九红的悲惨人生,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导演郭宝昌说杨九红是真实例子,人物是有原型的,是个黑白道通吃的痴情烟花女子,助丈夫建立家业后,得到了比杨九红还要悲惨的结局,终其一生也没能进大宅门。他把她的故事写出来,拍出来,表达他对这个人物的同情和对封建思想的不满。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8)


雨果曾说,饥饿使妇女堕落。那么富有会使男性堕落吗?是钱财逼迫他们去青楼吗?

显然不是,只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女性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是森严的封建等级思想迫害了杨九红。如果杨九红出生在现在这个笑贫不笑娼,娱乐至死的年代。那么她还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吗?

杨九红的悲惨命运有她遇人不淑的成分,更主要的责任其实也还在她自己。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她选择白景琦,本以为是条康庄大路,其实她错了。白景琦对她的辜负何止一次,她错在错付之后还不觉醒。她就像《霸王别姬》里的菊仙,一腔孤勇,满腔热血嫁给段小楼,可惜他台上是霸王,台下是渣男。这种相守可能还不如青楼,也或者她们可以隐姓埋名抛却身份去远的地方安静度日。然而,她们虽然是青楼女子,却有着一生只守着一个人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害苦了她们。

大宅门角色年轻年老对比图(大宅门里为什么花那么多镜头去刻画一个妓女)(9)


嫁人是一场豪赌,可有谁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输?别说烟花女子,一代才女如卓文君因一曲《凤求凰》被司马相如打动,随他而去,最后也落得个差点被抛弃的结局。好在卓文君坚韧“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她一直很敢,敢爱敢离散。

所以在爱的范围内,先爱自己,才能保留自我。选错了,堵输了,要及时止损。白玉婷爱万筱菊,爱而不得,不是她得不到这个男人,而是后来她发现那个男人对她并非真心。最后她选择了忠于自己,忠于爱情而不是万筱菊。保留自己才不会变的疯疯癫癫,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白文氏抢了杨九红的孩子,杨九红如法炮制去对付佳莉最终酿成悲剧。

杨九红,在这场婚姻中丧失了自我,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