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后的遗憾(摆脱错位的罪恶感)

错位后的遗憾(摆脱错位的罪恶感)(1)

(图文无关,图片已获授权)

摘要:有人想让你感到内疚,这样他们自己就不需要感到内疚了

你有没有发现:

你什么都没做错,却在道歉?

你没做什么可以后悔的选择或行为,却感到深深的愧疚?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正在伤害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要处理这种没有来由的罪恶感,首先你必须了解它的两个来源。

来源1:内疚感是对无助感的一种防御

这在创伤幸存者中最常见。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以及恐怖袭击、空难、车祸等创伤性灾难的幸存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创伤归咎于自己。有时他们会责怪自己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我本来应该待在家里。”

“我本来不该坐那架飞机。”

下面是一位被强奸的受害者和她的治疗师的对话。

塞尔玛:这是我的错。

治疗师:怎么会是你的错?

塞尔玛:我给宝宝用的尿布用完了,不得不到24小时商店去买。

治疗师:所以,如果你的尿布永远不会用完,你就永远不会被强奸。

塞尔玛:我穿着上班的衣服,我穿着裙子。

治疗师:所以,如果尿布不会用完,你穿的也不是裙子,你就永远不会被强奸。

塞尔玛:我化了妆。

治疗师:所以,如果尿布不会用完,你穿的也不是裙子,你也没有化妆,你就永远不会被强奸。对吧?

塞尔玛:没错。

治疗师:错了。

上面的对话,展示了受害者试图责备自己,以此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

塞尔玛想要营造一种自己可以控制的局面,以确保她不会再被强奸。她用内疚感代替了无助感和无力感。

创伤幸存者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局限性,而不是将其视为缺陷。确实,塞尔玛无法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再次遭受噩运,但她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预防。

来源2:投射性内疚

投射性内疚就是人们指责他人,以此让别人感到内疚。这很容易做到,比如责备别人没有做某事。

拉尔夫和乔安妮在参加亲友的婚礼时迟到,以至于错过了结婚仪式。他们在下面的讨论中就体现了投射性内疚。

拉尔夫:我就知道我们会迟到。我很不好意思。

乔安妮:我们已经尽力了。

拉尔夫: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乔安妮:你是说我们会迟到是我的错吗?

拉尔夫:你今天早上不该去做瑜伽的。

乔安妮:是你跟我说好了11点出门的。

拉尔夫:那是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让你做瑜伽的话,你会大发脾气的。

乔安妮:对不起。

拉尔夫认为是乔安妮导致来了他们没赶上结婚典礼。乔安妮接受了这个说法,所以她用道歉结束了讨论。这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太自私,只顾着喜欢瑜伽,所以耽误了时间?这使她感到内疚。但这其实这是一个无辜的人接受了投射性内疚。

让别人感到内疚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间接方式,就是频繁地表达失望。这一点在下面的对话中很明显:佩吉正在让何塞感到内疚,因为她在结婚纪念日的那个周末玩得不开心。

何塞:我在夏威夷玩得很开心,你呢?

佩吉:我很高兴你玩得开心。

何塞:你玩得不开心?

佩吉:还好吧。

何塞:我以为你想去夏威夷。

佩吉:我想去毛伊岛。

何塞:对不起。这个周末订不到毛伊岛的酒店了。

佩吉:用心的好丈夫就能订到。

佩吉并没有指责丈夫,却让丈夫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他不是个好丈夫。

对投射性内疚说不

有人想让你感到内疚,是为了避免对出错的事情承担责任他们需要让你感到内疚,这样他们自己就不需要感到内疚了。这在人格障碍患者中很常见,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这样做。

如果你处于内疚的位置,那么你要看看是不是你正在感受别人的情绪,并觉察这不是你自己的情绪。可能是别人要让你感到内疚,因为他们要逃避为他们的选择或行为承担责任。

在上述的例子中,佩吉本可以找到一种享受夏威夷之旅的方式,尽管他们去的不是她喜欢的那个岛。但她却选择为自己感到难过,并责怪何塞。

如果何塞要想摆脱内疚的感觉,他就必须认识到是佩吉需要让他感到内疚,尽管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可能无法改变她的感觉,但是他可以理解那是她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一旦理解自己的内疚感其实只是反映了佩吉的情感需要,并不等同于自己做错了什么,何塞就会感到释然一些。

同样的,如果乔安妮想减轻自己的内疚,就不得不接受这一点:拉尔夫无法承担迟到的责任,所以他必须责备别人。这并不意味着乔安妮做错了什么。热爱瑜伽并不是错误。只是拉尔夫需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当别人把自己的内疚投射到你身上时,理解投射性内疚就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将帮助你找到暂时的解脱。

更长久的解决方案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而不是责怪别人。这是我们毕生的修炼。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作者: Daniel S.Lobel博士

翻译:唐诗

编辑: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How to Free Yourself of Misplaced Guil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