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

辣椒原产于墨西哥一带,明末清初辣椒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甘肃、陕西等地,固有“秦椒”之称。辣椒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调味品,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辣椒种植经济效益好,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但是很多人在种植辣椒时会出现缓苗慢、病害多、成熟期迟、产量低的问题,导致种植经济效益低下。那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早结果、产量高、品质好?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一个我常用的辣椒种植方法,在栽培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让辣椒提前10天上市,并且可以使辣椒总产量提升30%以上,效果非常明显。

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1)

今天我要分享的辣椒种植方法就是“地膜覆盖栽培”,那么地膜栽培有什么好处?选用什么颜色的地膜?具体如何操作?下面我就把方法全部分享给你,非常实用!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有什么好处?

辣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在定植辣椒幼苗时必须确保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这样才有利于辣椒缓苗,幼苗才容易长新根。

而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地温、保墒防涝、防土壤板结、防除杂草、提高肥效、改善近地面小气候条件和减轻病虫危害的作用。辣椒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促进早缓苗、早发根、早结果,可以有效地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2)

温馨提示:如果是大规模种植辣椒,在幼苗定植前我们最好用“噁霉灵”进行蘸根。用噁霉灵进行蘸根有两个好处:

好处一:噁霉灵能有效降低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噁霉灵是一种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具有环保、低毒的特点,抗重茬的效果特别好,使用对环境安全。噁霉灵可以有效防治立枯病、菌核病、猝倒病、疫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白绢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辣椒幼苗定植前用噁霉灵蘸根可以大大降低辣椒病害的发生。

好处二:有利于生根壮苗。噁霉灵除了能杀菌抑菌外,还具有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的作用(能促进根的“分蘖”和根毛的生长,根的活性会大大提高),可以大大提高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使用方法:辣椒幼苗定植前,我们可以用3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800液进行蘸根(稀释800倍),不仅能生根壮苗,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辣椒病害的发生。

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3)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选用什么颜色的地膜最好?

栽培辣椒最常用的地膜有无色透明膜、黑色膜、银灰色膜,其中黑色地膜具有防杂草、降低地温的作用,常用于越夏栽培;无色透明地膜防杂草的效果不明显;而银灰色地膜具有防杂草、提高土温、驱避蚜虫的效果,最适合用来栽培辣椒。

注意:用地膜来栽培辣椒是一项实用的早熟丰产技术,其本身具有促进辣椒早熟的特点,因此在栽培辣椒时我们可以尽量选择早熟的辣椒品种,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种植效益。如羊角红、世纪椒王、长丰等早熟品种。

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4)

用地膜来栽培辣椒的具体操作方法:

辣椒宜采用垄作栽培,垄高15厘米左右,垄面宽50厘米,沟宽30厘米,垄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脊背形。

定植时在垄面上采用双行定植,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一个穴定植1株或者2株,两行穴坑可以相互间错,这样可以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性。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先覆膜后定植,按照株行距挖定植孔,将孔内土挖出后栽苗,栽好苗后用土压住孔四周的膜即可。

注意:垄面要整平整细,铺膜时要拉紧地膜,膜与畦面之间尽量不要留空隙,两边用土压实,如果地膜有破损,可用土封严。

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5)

辣椒定植后的施肥管理

辣椒定植时要重施基肥,每亩可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40公斤。辣椒在定植后10天,可以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或者浇腐熟的稀粪水,以促进幼苗生长。

辣椒门椒坐果后,辣椒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可以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并每隔10天喷一次0.3%磷酸二氢钾,连续喷3次,可以显著的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磷酸二氢钾是高效磷钾复合肥,不仅可以促进辣椒果实膨大,而且还可以防止辣椒植株早衰,非常有利于辣椒高产。

种植辣椒补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促进辣椒早缓苗)(6)

特别注意:辣椒结果量过大易导致植株倒伏,我们可以用竹竿搭架防止植株倒伏。我们可以在距离植株根部10厘米处,把竹竿横向固定,一般每隔30厘米绑一道,绑2道即可。

总结,辣椒是我们餐桌上很受人欢迎的美食,在栽培辣椒时我们可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辣椒地膜覆盖栽培可以促进辣椒早熟丰产,可以有效的提升我们的种植效益。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种植知识,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