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科和儿童骨科的区别(健康科普从出生到成年)

小儿骨科和儿童骨科的区别(健康科普从出生到成年)(1)

从出生的一刻起,孩子的任何变化都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为了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小儿骨科知识。

(1)多指 孩子出生后,首先观察有无外观畸形,多指(趾)是最容易发现,也是最常见的外观畸形,几乎所有多指都能治疗,大多可以选择2岁以后手术,部分分型可能需要在生后6月手术,有些家长非常着急,刚刚出生就带孩子检查,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多指的治疗绝对不是切除一件事情,需要肌腱的重建,我们也遇到很多应该功能很好的患者,在不专业的机构可能也是一切了事,最终手指功能不良的病例,甚至有些偏远地区采用皮筋勒坏死的方法,这个绝对不行。

(2)产伤 有些孩子出生后可能存在产伤,对于产伤,单纯的骨折大多不用担心,简单固定,1周就很稳定,3个月左右不良的位置也能获得非常好的塑形,没必要过度焦虑或者反复拍片。

(3)发育性髋脱位 生后第一件事情是如何包裹孩子,孩子刚刚出生后膝关节并不能完全伸直,还有些罗圈腿,很多地方流行要把孩子紧紧包裹起来,双腿并拢,还要绑腿,想把孩子给捋直,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可能引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什么叫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呢?通俗讲,就是髋关节脱出来了,引起脱出来了的可能原因有:宫内异常体位不良,生后不良襁褓姿势,基因原因、种族等。有绑腿习俗的地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较高。DDH的危害主要是步行后上跛行,摇摆步态。孩子刚刚出生,家长可以观察双侧臀纹有无对称,双侧髋关节外展是否受限,有些孩子检查髋关节可能有髋关节的弹进弹出实验阳性。生后我们提倡的是带尿枕或者尿不湿,尿不湿具有让双髋关节屈髋外展的作用,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孩子在早期是具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具预防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作用。可喜的是,目前我省很多地方的儿保医生有给孩子在生后1月作双髋彩超的意识。对于DDH而言,越早发现,治疗方法越简单,往往治疗需要时间也越短,成功率更高,治疗并发症也更少。对于1-6月龄的孩子,只是需要连衣挽具就可以了,具体佩戴时间需要根据患者月龄估计,连衣挽具的佩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必须有儿骨医生参与,复查和调整都非常重要,建议找专业的儿骨医生。对于月龄在6-18个月的孩子,三期石膏或二期石膏 第三期支具治疗是标准化治疗。而对于1岁半以后的孩子,手术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了。6岁以上就是大龄髋脱位了,治疗难度更大,并发症更多,所以,早期发现治疗是关键。

小儿骨科和儿童骨科的区别(健康科普从出生到成年)(2)

(4)马蹄内翻足 生后还能发现的问题是马蹄内翻足,对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最佳治疗时间是生后1周就可以进行Ponsetti石膏固定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方法越简单。

(5)斜颈 生后1-2周,也许家长会观察到孩子有颈部偏斜或者是颈部有一个包块,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是不是肌性斜颈,肌性斜颈的病因,可能有1.宫内因素,胎位不正等,2产伤,3.感染。治疗方法:1岁以内按摩,1岁之后根据临床症状和彩超结果决定手术,我推荐2岁左右手术,3岁以后手术或者出现面部发育不对称者术后恢复稍差,12岁后效果很差,大龄儿童手术可能能获得一定的颈部活动度增加,但是对外观畸形的改善左右有限。

小儿骨科和儿童骨科的区别(健康科普从出生到成年)(3)

(6)先天性扳机指,1岁发生可以观察,2岁发生12%自愈,不愈合者3岁前手术。

(7)牵拉肘7岁之前容易发生。

(8)生理性膝内外翻 孩子出生到3岁,出现生理性膝内翻,也称为O型腿,3-7岁。逐步变为膝外翻,大多可自愈,不需要特别关注或者支具治疗。

(9)生长痛 3-7岁,孩子出现生长痛,生长痛的特点:(1)夜间多发,(2)部位游走,(3)持续半小时,(4)一般一月最频繁发作3-4次,大多间隔2-周以上,(5)不影响功能。

小儿骨科和儿童骨科的区别(健康科普从出生到成年)(4)

(10)内八字和外八字 7岁之前孩子还容易出现内八字和外八字,原因:大运动发育未完善,习惯性坐姿导致股骨颈前倾角改变,内八字前倾角偏大,为了维持正常前倾角,需内八字步态来纠正,外八字前倾角偏小。内八字孩子习惯于双膝靠拢双腿分开的跪坐姿势,外八字喜欢盘腿坐。纠正方法:内八字盘腿坐姿,外八字反之。支具不提倡。

(11)一过性滑膜炎3-8岁常见的还有一过性滑膜炎,临床特点:(1)往往晨起后患儿不愿意活动,活动后疼痛,有时候发病在髋,患儿主诉疼痛部位为膝,(2)髋关节活动受限,(3)没有发热和局部红肿,(4)感染指标正常。

(1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最近流行一句话是中国每年新增500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侧弯病因很多,如:先天性,神经肌源性,综合征型,还有无明确病因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早期症状有:双肩不平衡,脊柱外观尤其弯腰后容易发现侧弯,胸廓不对称,双侧肩胛骨不对称,家长自我感觉患者姿势异常。脊柱侧弯会引起外观异常、心理自卑、腰痛、肺部发育异常至肺功能变差,严重者危及生命。脊柱生长速度和脊柱侧弯的进展具有一致性。5-10岁脊柱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可能出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和AIS发生有关的可能因素为:不良坐姿和缺乏课间体育锻炼,当然,目前有一些基因方面研究提示可能有易感基因。早发现,早预防或干预可以减轻侧弯的进展,避免侧弯严重需要手术的风险。对于20度以内的侧弯,我们建议功能锻炼,20-40°的脊柱侧弯,我们建议支具治疗 功能锻炼,40°以上,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因为40°以上侧弯支具治疗无效,而且进入成年期仍然会继续进展。一个45°的脊柱侧弯和一个70°的脊柱侧弯,手术风险、术后矫正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工作我们医院也是走在了全省前列,有专门的小儿脊柱外科完成脊柱侧弯和其他儿童脊柱畸形的普查、诊断和手术,我作为小儿脊柱外科副主任很荣幸的参与到了这个工作中来。

小儿骨科和儿童骨科的区别(健康科普从出生到成年)(5)

脊柱侧弯支具治疗前后

(13)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在青少年期男孩大多16岁之前,爱运动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这个疾病的特点是髌骨下方2cm的运动时疼痛,尤其以下楼或跑跳时严重。治疗:短期内减少活动,限制性支具使用,局部外用我院消定膏等。

(14)儿童创伤 还有就是儿童创伤方面的治疗,我们就一句话: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骨折治疗很大 一部分是可以保守的,我们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由于整体儿骨医生的缺乏,来自于成人骨科医生给患者家属的错误引导和家长的不理解。

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请家长们到小儿骨一科门诊咨询、就诊!

供稿:小儿骨一科、门诊部

编辑:宣传统战处 郑访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