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

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1)

上午10点,苏和盯着电脑屏幕,此时店里的骆驼奶已经销售了好几单,他赶紧打了一个电话,通知300公里以外的牧民老陈备货。

“苏和,驼奶到咯!”下午4点,苏和听到楼下的吆喝,立马下楼。停在门口的是一辆客运巴士,载着十几号人。苏和向司机道了声谢,就把驼奶拎下了车。

沙漠之中的牧民挤好鲜奶,放上客运巴士,跟司机打声招呼,驼奶便运到了苏和所在的阿拉善左旗县城。苏和将收到的驼奶做杀菌处理,然后分装打包,发到全国的消费者手里。

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2)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这里到处是草原戈壁。当地牧民家家户户养骆驼。一是因为环境适宜,二是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以前人们大量养骆驼,出租给运货的商人。因此,有了“骆驼之乡“的美誉。

八年前,苏和开了一家“沙漠骆驼驿站”的淘宝店。将当地的骆驼肉、骆驼奶,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

骆驼背上的童年

苏和是在骆驼背上长大的。小时候,骆驼是交通工具,是食物,是家里必不可少的经济来源。

上学时,苏和要去30公里以外的左旗县城。早上8点,妈妈牵出两头骆驼,将行李甩上一头骆驼的驼峰,然后抱着苏和骑在一头骆驼上。骆驼载着他们,慢悠悠地走向县城。一直到下午5点,才能到学校。

每到放假,苏和跑出校门口时,总能看到妈妈牵着骆驼,站在校门口张望着。

小学时的一年,家里要在沙漠居住区盖房子。但沙漠里没土,要从20公里以外的地方搬运土回来。80年代,沙漠里尚未普及运输车辆。骆驼,也成了唯一的搬运工。

“骆驼一次能扛300斤土,每天,一头骆驼运送一次,家里的几十头骆驼,要连续扛2个月,才能将土全部运回来,盖一间房子,要几个月才能盖好。”苏和说,在没有车辆的年代,骆驼给了沙漠人民生存的希望。

同样,骆驼也哺育了这群沙漠人民。用它的奶、它的毛发、它的肉。

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3)

由于地处沙漠,苏和所在的阿拉善左旗,并没有丰富的食物可供食用。苏和的家里,每到过年,都会宰杀一头成年骆驼,得来的肉就有400斤。

冬天,内蒙古高原上的温度较低,骆驼肉可以低温保存。等到春天,妈妈总会在骆驼肉上撒满盐,腌制晒干,作为一整年的食物补给。

骆驼身上的毛发,被制成了兄弟姐妹的保暖外衣。苏和的妈妈生了6个孩子,苏和是最小的那个。“在穷苦年代,衣服都是共享的:老大穿新衣,老二穿旧衣,缝缝补补老三再穿一年。”

虽然到苏和这里,衣服总是旧的,甚至破的。但他每次都能为穿到骆驼毛衣而开心。“骆驼的毛不像羊毛那样细软,但是我们小时候最好的衣服材料。”

90年代后期,苏和一家搬离了沙漠,卖掉所有的骆驼,定居在左旗县城。后来,他很少能穿到骆驼毛做的衣服,也很少吃到骆驼肉。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做着和骆驼相关的事业。

让包邮区人民尝一口骆驼肉

2011年,苏和在内蒙古包头的一个铁矿上工作。在大量的体力活之后,他最喜欢做的,就是逛逛手机网页,从网上淘一些宝贝。

一次,他在淘宝上浏览到了销售牛肉的信息。心想,家乡的骆驼肉,是否也能卖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让包邮区的江浙人也尝一尝大西北的风味。

在左旗,有一个骆驼屠宰场,所有销往市场的骆驼,都会牵到那里去宰杀。“小时候,一头骆驼卖200元。”苏和说,如今骆驼肉虽然涨价了,但在线下,一年的销量毕竟有限,靠卖骆驼为生的牧民们,还是相当艰难的。

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4)

起初,苏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淘宝上兼职开了一家“沙漠骆驼驿站”的淘宝店。有订单了,他就去牧民那里买骆驼肉,然后发给买家。

“骆驼肉能吃吗?”

刚开淘宝店时,苏和总会被进店的消费者这样询问。“有的买家以为,我们的骆驼是野生的,还有的人怀疑是保护动物。面对这样的消费者,我们只能慢慢教育他们。”

80后赵飞丽是浙江人,第一次进苏和的店时,差点和他起了争执。“骆驼怎么能吃呢?从没见过谁吃骆驼肉!”

苏和跟赵飞丽解释:“店里的骆驼肉都是自家的,在草场上散养,并不是保护动物。其实,沙漠人民食用骆驼肉,和你们吃牛肉一样的。”

苏和说,沙漠里没有牛,骆驼就是他们的“牛”。“骆驼肉的味道,也和牛肉类似,甚至更细腻。”

赵飞丽将信将疑地下了单,买了几斤骆驼肉。“第一次吃,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但口感的确比牛肉还细腻。”她在评论区写到,自那以后,赵飞丽变成了苏和店里的常客。

食用骆驼肉并不普及。在淘宝上,也有买家在尝试过之后,因为误解,给了他中差评。

有一次,桃子在苏和的店里直接下单了一斤驼峰肉。第一次骆驼驼峰,收到货后,桃子看到一整坨肥肉,瞬间就愤怒了。“买回来的驼峰,里面居然好多肥肉,被坑了!”桃子在评论区留言说。

苏和有些无奈,互联网扩大了消费者的范围,很多过去没有吃过骆驼肉的顾客,都涌进了店里。他们起初只是抱着尝尝鲜的心态,却其实并不了解这道来自阿拉善的“传统美食”。

面对这种客人,他只能在评论区耐心地普及相关的知识。“驼峰里的确是脂肪,但却是胶质脂肪,也是骆驼营养最丰富的部位。”

一桶桶驼奶发往全国各地

2015年,苏和店里的订单逐渐增多,他停掉了在矿上的工作,回到老家左旗,专心做起了淘宝店。

他发现,当时的淘宝,销售骆驼奶的商家并不多见。

对于很多人来说,骆驼奶还比较陌生。但在西北一带,它已被视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营养品。它的口感比牛奶咸一些,除了富含维生素C以外,骆驼奶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铁和维生素B。在阿拉善,很多身体虚弱的人饮用骆驼奶,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以前,阿拉善人民不会拿驼奶来销售的。母骆驼必须嗅到幼骆驼的气味,才会分泌乳汁。因为相比牛奶、羊奶,骆驼很难产奶。出于技术难度,牧民们收集到的驼奶,主要是满足自己家的需求,并没有大规模的商品化。”

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5)

互联网的普及,让苏和一下子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他坚信,只要有足够的奶源,在淘宝上就一定有销路。

苏和在地图上圈出附近的牧民,一一拜访,说服牧民参与进来。同时,苏和还制定了挤奶规则:必须要新鲜的奶,并且要在干净的环境下挤奶,再做杀菌处理。

一开始,有一些几个牧民觉得挤驼奶麻烦,拒绝了苏和的计划。苏和只跟15个牧民达成了合作。

然而,网络上的买家对驼奶的接受程度,甚至比骆驼肉的更高。 “很多沿海城市的中高端消费者,都成了店里的老顾客。”

通过牧民收集到的驼奶,搭载着乡镇间的客车,来到苏和所在的左旗县城。一桶桶驼奶被苏和杀菌、分装、打包,通过顺丰快递,发往全国。

“有时候,一天要卖出100多斤驼奶,一家牧民肯定挤不出来,就需要打给好几家,通知他们赶单。”渐渐地,苏和打开了局面。这几年,苏和店里的驼奶销量,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他合作的牧民,也增长到了45位。

“最远的牧民老陈,离县城有300多公里。驼奶通常要过大半天,才能到达县城。”苏和说,前两年,老陈还主动找到他要求合作,把他们家的驼奶卖到网络上去。“

“搭伙“卖驼奶的牧民,每年多了4万元收入

跟苏和“搭伙”卖驼奶的人越来越多。在淘宝店卖驼奶,更成了牧民们额外的收入来源。

加入苏和的合作社后,老陈家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老陈家养着100多头骆驼。过去,全家的生计,全都指望着销售骆驼肉。一头重量在500KG左右的成年骆驼,能卖出5000多元。销路好的情况下,老陈家一年能卖出10头骆驼。一年的总收入大约有5万多元。

与苏和合作后,老陈平均每天给苏和供20多斤驼奶,一年下来,能卖出几千斤驼奶,净增了3万多元,几乎相当于收入翻了一翻。

“以前,大部分牧民的收入来源都是销售骆驼肉,驼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收入项目,每年可以为家里多挣3-4万元。”

在左旗县,苏和的淘宝店已经小有名气。开店8年,苏和一共销售出了50多吨驼奶,400多吨驼肉。接受骆驼肉的消费者,也从沙漠周边城市,辐射到了沿海地区。”最远的一笔订单,来自广州。“

“骆驼奶的营养价值很高,特别适合体弱多病的人, 比如像糖尿病患者。”苏和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互联网,骆驼奶能像牛奶一样,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驼奶网购省钱攻略(骆驼背上长大的淘宝卖家)(6)

前年,县城里的客服小莉和打包员小李中专毕业后,慕名来到苏和的店里工作。相比出去闯荡,他们更愿意留在家乡。

如今,左旗县城有不少人,追着苏和的脚步,开出了自己的淘宝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