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哪个好(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哪个更大)

我们首先要明白,史料价值是什么?靠什么去衡量?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简单而言,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

  • 史料是否翔实全面

这一点上,资治通鉴是有天然缺陷的。

二十四史,除去《资治通鉴》没有记载的《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其他19部史书大概有3000万字。而《资治通鉴》仅有区区300万字,仅有24史的十分之一。

有人会问,字数有那么重要吗?当然。

司马光根据自身需要,对史料进行了大幅度的删改。这样做当然有的时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原始资料可能过于繁杂,来源存疑,甚至彼此矛盾,互相冲突。所以去芜存精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这里不讨论司马光对史料的取舍是否得当,但这样大幅度的删改,必然导致大量原始史料的丢失。

我们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删改对史书造成的影响。

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哪个好(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哪个更大)(1)

对二十四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二十四史并不对应二十四个朝代。有多部史书是重复的。

南北朝既有《魏书》、《周书》、《北齐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还有《南史》、《北史》两部通史;

唐书同样有两部,《旧唐书》、《新唐书》;

五代史也有两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这又是为何呢?别急,往下看。

《旧唐书》为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编纂,但宋仁宗认为《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于是下令重修,于是在宋祁、欧阳修两位大儒的主持下,历经17年,《新唐书》修成。

由于宋祁欧阳修在宋代的赫赫文名,《新唐书》修成之后,《旧唐书》被废弃。

但后人发现《旧唐书》虽然编纂时存在时间仓促,体例杂乱的毛病,但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

我们知道,后晋本身就是个短命王朝,936~947年,一共只存在了11年,而且这短短的11年,一多半时间还在打仗,主持修史的赵莹、刘昫又都是宰相,本身就忙的不可开交,在这种局面下,修史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为了成书,编纂者不得不大量摘抄原始史料,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甄别筛选相关资料。这种做法自然使得《旧唐书》存在大量的错漏。

但正因为如此,《旧唐书》也就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比如诏书、奏折、文章等等。这些宋祁欧阳修们认为啰嗦无用有碍世道人心的原始资料,却让后人如获至宝。

因为这样的原始资料未经删改,结合后世的考古等等,更有利于复原历史的原貌。

所以后人就新旧唐书并行。所以你说谁的史料价值更大?无法比较。新旧唐书都是优秀史书的代表。

新旧五代史、南史北史与南北朝的断代史之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各有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陷。既然如此,无分轩轾,干脆就相互印证,都列入正史。

再比如,元代修的《宋史》、《辽史》、《金史》三部史书,由于修纂时,元朝已经岌岌可危,时间又短,仅有两年左右时间,而宋史又是中国断代史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将近500万字,所以元丞相脱脱也顾不得删改提炼,各种原始资料一股脑塞了进去。

所以后人看宋史常有体例不一,前后矛盾等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宋史也是史料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史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史料是否可信

有些朋友会问,修史书似乎也没什么难的,不就是抄抄抄吗?我也会。

有那么简单吗?真不是。

对于三国,许多人只知道三国演义,有部分人知道《三国志》。但你知道关于三国的史书有多少么?

据不完全统计,计有《三国志》、《后汉书》、《三国会要》、《汉晋春秋》、《华阳国志》、《魏略》、《九州春秋》、《晋阳秋》、《三国志集解》等二十余种。

太史公以《史记》留名千古,后世文人谁不想依样画葫芦?

但为什么只有陈寿的三国志流传了下来?因为陈寿的史实最值得推敲,最重要的是,裴松之的注极大的增强了《三国志》的影响力。

裴松之是东晋到南朝宋之间的著名史学家。他的注是三国志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据史书记载,为了注释《三国志》,裴松之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据沈家本统计:

注中引书“经部廿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

注释比陈寿原文多出三倍。由此许多《三国志》中失载的历史事实得以保存。

严谨的治史态度,使得三国志的可信度大幅度提高。

这一点上,《资治通鉴》是不遑多让的。后人对司马光可能有一些诟病,但治学治史的态度,司马光是无可指责的。

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哪个好(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哪个更大)(2)

据说司马光纂写《资治通鉴》参考的史书多达300余种,前后耗费将近20年。这部书是一部心血之作,司马光没有给他祖宗太史公丢脸。

所以,编史书光抄是不行的,最主要的就是史料的筛选、订正、组合,得让史料经得起验证,逻辑上说得通。而这需要严谨的治史治学态度。

总体而言,列入二十四史的史书都符合这个条件,但受限于史家自身的条件,不同史家接触的史料是不同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二十四史本身也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而司马光作为大文豪,又做过宰相,接触的史料自然非常全面。所以在这一点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有先天优势的。与二十四史相比,《资治通鉴》比其中大部分要强,属于史书中的上成之作。

  • 史家是否客观

这点非常重要。这一点上最为人诟病的是《魏书》的作者魏收。

魏收有大才,但其所著《魏书》,后人褒贬不一,虽入二十四史,但有秽史之称。

修史诸人祖宗姻戚多被书录,饰以美言。收性颇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时论既言收著史不平,文宣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诉百有馀人

死后魏收甚至被掘坟鞭尸。

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哪个好(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哪个更大)(3)

司马光当然不至如此。他虽迂腐,但为人还是很正直的。但不代表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无可指摘。

比如,司马光为了将《资治通鉴》变成一本标准的帝王教科书,还有篡改史实的毛病。典型的如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这是真正的忏悔。但这几句只有资治通鉴有记载,很多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司马光之所以从一本迄今已经不再流传的野史中摘录这几句,是因为他希望他的皇帝也要勇于承认错误。所以即使众多史书都没有采用这段记载,司马光却将其加入了他的版本的《轮台罪己诏》中。

用这几条标准一套,某部史书的价值几何,就昭然若揭了。

总体而言,《资治通鉴》是一部优秀的史书,尤其是在断代史为主流的情况下,这样一部通史更是难能可贵。与断代史的纪、传、表、志体例相比,史料相对分散;《资治通鉴》这种通史更便于了解事实全貌。但删减过多,更需要二十四史加以补充。

两者各有各的价值,是不可偏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