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打的最惨烈的一仗(抗战时的一次硬碰)

1942年7月18日,拂晓,铜山县朱庄村。

清晨的薄雾弥漫四野,村中的大多数人,此刻尚沉浸在沉沉的睡梦之中,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危险正一步步向着大家逼近。

抗日战争打的最惨烈的一仗(抗战时的一次硬碰)(1)

不久,两百余名日伪军从薄雾中悄然走出,他们端着长枪,像一群饿急了的疯狗,挺枪蠕动、沉默前行。

整个朱庄村,悄然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而最先发现这一险情的,是住在村北的一名民兵——朱太信

当天,和新婚妻子一起洒扫完庭院之后,朱太信便像往常一样,拿起红缨枪出门,随后沿着村内的土路,进行巡查。

临走前,妻子李秀梅叮嘱丈夫快些回来,然而,李秀梅却没有想到,对方刚出门不久,便匆匆地赶了回来。

先前,从院门外向北走了不远的朱太信,当他走到村口小木桥附近之时,便突然发现,一群日伪军,正从桥对面悄悄走来,密集攒动的人头,让人看着不禁一阵头皮发麻。

朱太信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回去拿枪,随后他便扭头跑回了院内。

抗日战争打的最惨烈的一仗(抗战时的一次硬碰)(2)

“不好,外面来敌人了,密密麻麻地很多人。”匆匆跑回来的朱太信,脸色煞白,他一面低声对妻子解释着,一面从屋内取出了土枪,准备冲出门去。

“那你还不赶紧跑,想要干啥?”妻子李秀梅一看丈夫拿枪准备出去拼命的架势,赶忙抓住了对方手中的枪托,急得直跺脚:

“那么多敌人,你一个人能起什么作用,与其出去送死,还不如赶紧拿着枪翻墙跑吧。”

朱太信没有半分犹豫,他沉声对妻子说道:

“乡政府的人们都还不知道鬼子来了,我要是不报警,咱们的损失会更大。”

随后,他便一把推开了拉扯自己的妻子,头也不回地冲出了院门。李秀梅追到门口,看着丈夫向着村北一路跑去,背影孤单而倔强。

“啪、啪、啪!”不久,小桥东方向传来了三声清脆的枪响,这枪声惊动了整个村子,每一声都落在了李秀梅的心里,一声比一声沉重。

抗日战争打的最惨烈的一仗(抗战时的一次硬碰)(3)

朱太信擎着枪,枪口的烟雾还未散去,他看着眼前蜂拥扑来的日伪军,随后果断地转身向西而去。

刚才那三枪打乱了敌人的包围步伐,也给村内的乡政府、武装民兵们报了信,但也将自己彻底暴露在了敌人的视线之中,大批的敌人顺着枪声,蜂拥而来。

朱太信随后一路向西,翻了几家院墙,准备向村西突围,顺势将敌人引出村子,然而,当他边打边走,来到村西梨园之时,迎面射来的一蓬密集弹雨,让朱太信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村西面的梨园已经被敌人占领,数十名日伪军迎面冲来,将朱太信慢慢逼回村内,而身后,一路追来的日伪军,与前面的日军一起,顿时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

当天上午,朱太信被群敌围困在一个破旧的院落之中,凭借着院内的残垣草堆,拼死抵抗。

“投降吧!”外面的伪军大声劝降道,但回答他们的,只有呼啸而来的枪弹。

双方对峙了一炷香的功夫,靠在墙角的朱太信,身上挂彩了数处,背靠着墙,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低头摸了摸身上的弹带,不禁苦笑了一下,身上只剩下一发子弹了。

慢慢地,墙外的敌人也察觉出了异样,院内之人,射击的次数,明显慢了下来,这几次甚至都没有还击。

抗日战争打的最惨烈的一仗(抗战时的一次硬碰)(4)

“投降吧!你被包围了。”外面的汉奸,不遗余力地继续诱惑着,在他们看来,对方已经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投降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院内始终一片平静。

院外的敌人最终等得不耐烦了,正当众人准备强行突入之时,高呼声响起:

“共产党万岁!”

紧接着,一声沉闷的枪声,让墙外的敌军顿时僵住了脚步。随后,冲入院内的众人,小心翼翼地走向了那个手扶长枪、依靠在墙角的男人,内心充满了震撼。

对方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壮烈殉国。

当天,由于朱太信的鸣枪示警以及向西吸引敌军,朱庄乡政府和武装民兵在向南突围的过程中,比较顺利,在联防队和附近民兵的驰援之下,众人最终顺利突围。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20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铜山县文史资料》,王永安口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