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是黄铜还是青铜(铜镜溯源铅比铜贵)

青海、甘肃发现了几面齐家文化时期铜镜,这虽然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工艺杰作,但不应是中国古代铜镜的源头因为这些作品,其形制、纹饰、铸作等已较为成熟、规范,并非最原始器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铜镜是黄铜还是青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铜镜是黄铜还是青铜(铜镜溯源铅比铜贵)

铜镜是黄铜还是青铜

青海、甘肃发现了几面齐家文化时期铜镜,这虽然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工艺杰作,但不应是中国古代铜镜的源头。因为这些作品,其形制、纹饰、铸作等已较为成熟、规范,并非最原始器物。

早期铜镜

齐家文化时期铜镜的铜质是以烧结的天然铜矿石得到的铜合金,其中杂质自然较多,但仍然有一定的精度。这说明,当时先人们已能把火的温度集中到熔冶铜的1083℃。

早期铜镜

著名学者里怀通认为,达到这样的熔冶温度,并非一蹴而就,肯定经过长时期的矿冶实践。有理由相信,先民们肯定对熔点较的金属,如锡(熔点232℃)、铅(熔点327.5℃)都进行过利用的实践。因此人们才都承认,锡、铅都是古老的金属。

早期铜镜

资料记载,在吉林桦甸西荒山屯曾发现有镜形饰品,质地为铅质,其成分为铅96.4%,铋0 48%,铜0.22%,铁0.21%,银0.176%。这里应注意:其中不含锡,铜含量极低,映照效果不佳。附图所展示的两面相类但并不相同的铅质镜,说明人类使用铜镜之前,或许曾经有过使用铅镜的尝试。

早期铜镜

此两枚铅镜之中心是一个无孔的圆乳,似钮,但还未形成钮。由此圆乳向外布弦纹、锯纹、辐纹、叶纹、连弧纹、乳纹等。笔者对此纹饰的理解是:中心圆乳为太阳,辐纹为太阳光芒,连弧纹为天穹,叶纹为阳光惠及万物。整个图饰寓意: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应该是中国式的太阳崇拜。此铅镜纹饰与铜鼓纹饰相类,说明此铅镜可能流行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值得注意的是,铅是很耐锈蚀的金属,但两枚铅镜均已锈残,说明时代之久,远在铜镜之前。这种铅镜直至隋代,仍有发现。

早期铜镜

有的学者曾认为这种铅镜是随葬品。在古代,铅是一种贵金属,即使现在,铅也比铜昂贵,没有必要以此昂贵金属替代铜。以铅为镜唯一的解释是熔点较低,利用方便。二是取火阳燧的使用应早于照容的铜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