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

比起之前说过的一些自然灾害来,战争是造成人类人口大幅减少的最可怕原因。因此每当我们说起战争,恐怕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残酷”。

没错,战争带来的必然是杀戮,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种族之间的战争也是你死我活的,更不用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世界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无数民众饱受战争之苦,生灵涂炭。战争中造成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灰飞烟灭,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可是残酷的战争并不能抹杀和泯灭人类的人性,即使是在最残酷战争的微小空隙,人性的光辉总会不时露出些许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也照亮灰暗的世界。

今天,眠眠就想说几个二战中不太知名的,关于人性的故事。

01

第一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是1945年4月。

当时的纳粹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同盟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向柏林挺进。柏林城内的众多建筑已在之前的轰炸和炮击中变成废墟(眠眠曾站在柏林当年被炸得仅剩一截的威廉皇帝教堂,还有依稀留下战火硝烟痕迹的国会大厦门廊前,感受到当年战火的猛烈)。

在枪声短暂的间歇,街道中间的一座废墟中突然传来孩子的哭声,那是一个德国儿童在绝望地哭泣。身处两军互相对射的猛烈火网之下,这名儿童随时都可能在战火中丧命。

就在交战双方都不知所措的时候,一幕不可思议的场景上演了……

一名年轻的苏军士兵竟然猛地站起身来,毫无防范地径直地走向那座传来哭声的废墟。

苏军战友们发现了他的举动,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他们停止了射击,枪口警惕地对准前方,随时准备用火力掩护接应自己的伙伴。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1)

可是让人意料不到的是,街对面的枪声戛然而止,德军也立刻停止了射击。在双方无数枪口的对峙下,这名苏军士兵走到那座废墟,把孩子抱了起来,慢慢地朝着街道边上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

此刻,刚刚还是枪声大作,子弹横飞的战场上,只留下那士兵一步步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整个街道处于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一位苏军随军记者出于职业的敏感,不失时机地用相机将这个感人的瞬间记录下来。

第二天,柏林上空许多飘落下来,传单上印刷的是苏军士兵奥沙罗夫解救德国儿童的照片,传单上赫然写着:“柏林,请停止枪声!”当柏林市民看到传单时,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一些德军士兵也放下武器,走出了战壕。

士兵奥沙罗夫成为英雄,面对媒体的提问:“为什么在战场上,你敢于在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他的回答是:“爱,会让枪声停止。”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2)

他流着泪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1941年10月,德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苏联政府在莫斯科以西构筑多道工事,进行艰苦的抵抗。可是激烈的战斗仍然不断向莫斯科逼近。

在杜波塞科沃通向莫斯科的道路上,几名德军士兵正在小心地搜索前进。突然前方传来一阵狗叫声。他们循声追去,只见一只小狗趴在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他的脸,少年显然是受了伤,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小狗转过身,对着德军士兵发出急切的悲鸣。少年猛然发现了身旁的德军士兵,感到大祸临头,惊恐不已。无奈之下,他用手指着小狗,然后对士兵们不断地摇手,哀求他们不要杀死自己的小狗。

尽管听不懂少年的话,士兵们还是明白了俄国少年的意思。而小狗依然在不停地舔舔受伤的少年,然后向士兵们摇着尾巴,发出低低的呜咽声。士兵们也知道,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3)

几个德军士兵沉默了,片刻之后他们一声不响地绕过少年和小狗,继续向前走去。而那个少年正是当年的奥沙罗夫。

正是因为当年的感动,才让几年后的他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02

第二个故事,也发生在二战中。

当时的盟军的空军已经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而德国飞行员也不甘示弱地进行反击。

1943年12月20日那天,一位名叫查理·布朗的(Charlie Brown)美国轰炸机飞行员,正和其他七名战友一起,准备去轰炸一个德国弹药厂。然而他们驾驶的B17轰炸机还没有抵达轰炸地点,就被德军地面高射炮击中机头,驾驶舱玻璃、 二号引擎以及用来节流防超速的四号引擎全部受损。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4)

不仅如此,炮击还导致机组成员瞬间一死六伤,只剩下布朗努力架机逃亡。虽然他努力调整飞机的姿态,但这架庞然大物依然摇摇欲坠……而且,飞机下方就是德国人的领土。

更糟糕的是,机舱内的氧气已经快要耗尽,驾驶舱还出现了电气故障,而用于止痛的吗啡在寒冷的高空已经冻成了冰坨坨,每个伤员都只能忍着剧烈的疼痛,在颠簸的空中祈祷。

就在布朗觉得大难临头的时候,忽然发现机舱外有另一架德国飞机正和自己齐头并进一道飞行。而且,那个德国飞行员还用非常夸张的身体语言打着手势,看起来是要自己降落……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5)

几位负伤的机组成员也看到了这一幕,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操作机炮对这架德国战机进行攻击。然而,布朗却示意让他们不要开枪。

这到底什么个情况呢?两军空中对决,为什么却不互相伤害呢?这一切还要从这架战机上的德国飞行员说起。

原来12月20日这一天,这名叫做弗朗茨·斯蒂格勒(Franz Stigler)的德国飞行员正在地面给自己驾驶的梅塞施密特(Messerschmitt)Bf 109 G-6战机加油。

一边抽着烟, 斯蒂格勒一边看着空中的动静,这时他发现有一架美国轰炸机在空中被击中,并冒出了浓烟。

见此状况,斯蒂格勒立刻架机起飞,并接近那架中弹的B17轰炸机。从舷窗外就能看见,里面的机组成员全都负伤,甚至可以辨认出他们脸上痛苦的表情。

此情此景令斯蒂格勒想到了许多年前,自己的上司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在战争中,你们的身份是战斗机飞行员,至始至终都要记得这一点。你们必须要对得起身为飞行员的尊严和荣誉!如果我听说你们有谁对一个跳伞的敌军开火的话,我会先毙了他!

于是,斯蒂格勒打定主意,他想将这架美国轰炸机引导到德国的机场降落,并接受投降。

布朗和他的战友们也看出了他的想法,然而,他们完全不能接受降落受降这样的结局。并没有下降飞行高度。

斯蒂格勒理解对方的感受,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试图引导对方飞至中立国瑞士的疆域,完成降落。

可惜的是,布朗并没有领会他的意图,继续保持着飞行。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6)

于是,两架飞机只好在德国领土上空继续飞着……这时,斯蒂格勒忽然发现了一个不妙的情况:下方的几门高射机枪发现了这架轰炸机,调转枪口准备开火……

此时此刻,斯蒂格勒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他驾驶战机飞到那架B17的另一侧,用自己的机身挡在炮口之前,阻止了德国地面部队的开火。

最终,勇敢而坚定的斯蒂格勒一直引导着美国人到了海岸线边缘,并目送着那架B17缓缓降落在开放的海域上,才架机离开。临行前,他还不忘下方的美国轰炸机敬了一个军礼。

大难不死的布朗被英国方面援救了,他向上级报告了这个事件,但上面禁止他将此事透露给任何人,更不能传达给媒体。他们不希望盟军会因此而对德国人手下留情。

而德国飞行员斯蒂格勒也就此失去了下落,直到二战结束,布朗也没有打听到他的消息。但是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

时间一直到了1900年,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布朗惊讶地发现当年那个德国飞行员居然还活在人世,并且就住在离自己不远的温哥华……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7)

布朗立刻动身前往加拿大,亲自拜访了当年的恩人,俩人变成了莫逆之交,一直到2008年双双离世,都是最好的朋友。

03

最后一个故事,和前两个稍有不同,这是关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怎样做到沉着冷静,发扬人性光辉,维护人的尊严的故事。

同样是二战末期的德国,大雪覆盖下的一个森林木屋中。一位普通德国妇女带着年幼的儿子在此躲避战火,却有几个在暴风雪中迷路的美军士兵敲开屋门,请求留宿。刚刚安顿好其中一个伤重的美军士兵,门外又响起了梆梆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妇人顿时惊呆:门口站着的是几名全副武装的德军官兵…..

这是电影《寂静的夜》中让人揪心的一幕,却也是源自70多年前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4年,欧洲战场发生了巨大的逆转。继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军发起反攻以来,德军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强悍,节节败退。希特勒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在西线战场比利时阿登地区发动反攻,试图突破盟军的战线,消灭英美联军的有生力量,并切断盟军的供给线,逼迫对方谈和。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8)

这场血腥的阿登战役中,双方投入近百万兵力,在狂风暴雪中拼死厮杀。

战场德军控制区中的许特根森林深处,有一间原本是猎人用于狩猎的小木屋。此时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维肯的德国妇女带着她12岁的儿子弗瑞斯,为了躲避战火,正蛰居在这里。

伊丽莎白原本住在亚琛城内,开着一家糕饼店。在盟军对德国本土的大轰炸中,如同许多城市一样,一切都被摧毁了。她和丈夫带着幼子在这个木屋安下身来。虽然周边不远处也响起了枪炮声,可是密林深处,这间用坚实的圆木建成的小屋还是显得和平而安全。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9)

圣诞平安夜,母子两个在家急切地守候,等待在镇上工作的父亲休伯特早点回家团聚,共度平安夜。为了这顿团圆晚宴,女主人还特地养了一只公鸡,计划等丈夫回来宰杀后享用。休伯特应征在民防消防队服务,说不定还可以带点食品回来充饥。尽管因为大雪阻塞了道路,今晚已经不太可能回来。

突然,小屋门前响起梆梆的敲门声。伊丽莎白拦住匆匆跑去准备开门的儿子,警惕地将桌上的蜡烛吹灭,自己前去把门打开。门口并不是休伯特,大雪中却站着两个士兵,头上的钢盔在黑暗中发出寒光,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士兵躺在雪地上,一动也不动。

士兵指着地上的同伴向伊丽莎白不停地叙述,可是她却一句也不懂。伊丽莎白明白过来后顿时被恐惧笼罩:这是敌人,是美国大兵!

全副武装的美国兵并没有破门而入,却是礼貌地站在门前向女主人不断地恳求。伊丽莎白还是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她沉思了片刻后,打开木门,让过身子请他们进到屋内。

原来,这是美军第8师121团的几个士兵,在漫天大雪中与自己部队走散,又在森林中迷路了。他们不断躲避德军的追击,已经在密林中周折了三天三夜,饥寒交迫的他们多处冻伤。其中一个士兵在战斗中大腿受伤,失血严重,生命堪忧。好容易找到这个得以安身的小屋,让他们燃起希望。

伊丽莎白让伤兵躺到儿子的床上,将床单撕开做成绷带为他包扎伤口。她还叫弗瑞斯到外面去弄来一桶雪,给冻伤的美国兵们搓揉手脚。接着又把那只以纳粹头目戈林命名的公鸡杀了,取出一些储存的土豆,开始做圣诞晚餐。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10)

很快的,小木屋中便洋溢起烤鸡的香味。伊丽莎白还发现可以和其中一个士兵用法语交流,渐渐地双方的戒备松弛下来,气氛不再像开始那么紧张了。

然而,伊丽莎白和弗瑞斯并不知道,这批美国兵并不是他们家今晚唯一的客人……

04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门口又传来一阵梆梆的敲门声。弗瑞斯心想,这一定是其他迷路的美军人员,便走过去打开门。他一下子惊呆了:只见门口站着4名士兵,不过却不是美国兵,那是德国兵!

即使弗瑞斯是个孩子,他也清楚纳粹的规定,收留敌军是要受到严厉惩处的。伊丽莎白闻讯急忙走过来,对领头的德军下士说道:“圣诞快乐!”

下士告诉说,他们在森林中迷路了,要求能在这里借住一晚。伊丽莎白冷静下来,说:“欢迎进来和我们一起共享圣诞晚餐,这里还有其他客人,不过这些人并不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够容纳他们。”

德军下士立刻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枪,警觉地问道:“里面是什么人?是美国人吗?”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11)

“是的”,伊丽莎白回答,“今天是圣诞平安夜,谁也不许在这里大动干戈,请把武器放在门外。”

下士盯着伊丽莎白好一阵,还是不情愿地将枪倚放在门外,走进小木屋内。

美国兵们见走进来的德军,大吃一惊,连忙掏枪。一个叫布兰克的士兵迅速拔出手枪,准备对进门的德军射击,不过立刻被女主人喝止了。

她用法语说道:今晚是平安夜,不准杀戮,都把枪交给我。说着她走到布兰克身边,拿下他的手枪。

敌对双方的士兵被女主人安排坐到了餐桌前,狭小的空间让他们不得不紧紧地挤在一起。肢体的碰触让彼此非常不适,他们各自都绷紧神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们互相提防着,因为谁也不知道马上会发生什么,随时准备动手开打。

伊丽莎白却始终面带微笑和他们说着话,忙碌地准备晚餐。温暖的小木屋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加上女主人热情的话语,让双方士兵渐渐放松下来。

美国兵掏出自己的香烟,请德国同行们抽烟,德国兵也从背包中拿出一瓶红酒和一块面包与对方共享。一名德国兵看见受伤的美国人,走过去给他检查伤口,并取出急救包为他处理包扎。

他用英语安慰这个美军士兵,伤口没有感染只是失血太多,只要休息和营养就能恢复健康。原来这名德国兵不久前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残酷的战争让他刚刚走上了前线。小屋中的气氛渐渐变得融洽起来,彼此先前的戒备开始消散。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12)

美味的晚餐端上了桌,女主人郑重地做起饭前祷告,她含着泪说:“感谢主的恩典,让我们大家能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此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晚宴。我们祈祷,尽快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让大家都能平安地回到自己的家乡。”

餐桌旁双方士兵被伊丽莎白的祷告感动了,他们泪流满面,心中向往着家乡和亲人,期望和平的降临,而仇恨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晚餐用完已经是午夜时分,此时暴风雪也停了,士兵们走到屋外仰望天空,默默地向上天诉说自己心中的希望。

这个平安夜,曾经在战场上互相拼杀得你死我活的7个士兵,在这间温暖的林间小屋内,安详地共同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伊丽莎白给受伤的美国兵喂了鸡蛋汤。德国下士拿出地图告诉美国兵们他们美军阵地的位置,还特意告诫他们不要去蒙夏镇,因为那里已经被德军重新占领。

德国兵甚至还为美国伤兵做了一副担架。双方士兵此时已经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他们再三向女主人和她的儿子表示由衷的感激,然后真诚地相互握手道别,向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这个感人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战后几十年他们都难忘那个特殊的圣诞平安夜。

1958年,当年的德国孩子弗瑞斯移民到夏威夷开了一家比萨饼店。他向美国朋友讲述了这个故事后,人们鼓励他把这个传奇的故事写出来,投稿给《读者文摘》发表,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

1995年,美国电视节目《未解之谜》把这个故事做成电视片播出。不久,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家养老院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位二战老兵,多年来也在讲述同样的故事。

弗瑞斯赶过去,发现老兵拉尔夫正是当年借宿森林木屋的一位美国兵。相隔50年再度见面,两人紧紧拥抱,禁不住欣喜流泪。拉尔夫对弗瑞斯说:“是你的母亲,救了我们的命!”

后来弗瑞斯又联系到另外一名当年的美军士兵,可是那4名德军士兵却一直没能找到。

在那场为时一个多月的阿登战役中,德军伤亡达10万人,盟军伤亡8万多人,其中美军77000人,阵亡近2万,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伤亡最多的一次战役。

电影《寂静的夜》(Silent Night)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故事。影片由罗德尼·吉布森斯执导,女主角由美国女演员琳达·汉密尔顿出演,她曾经在与施瓦辛格合作的《终结者》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战绝望时刻(残酷的二战高贵的人性)(13)

《寂静的夜》中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也没有残忍的相互杀戮,却细腻地将战争中的人性剖析在观众面前,紧张的气氛和情节十分引人入胜。

人们感叹,伊丽莎白这位普通的德国妇女,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拿出超人的勇气制止杀戮,维护人的尊严。她的善良超越了敌我、种族和国家,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不可泯灭的人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