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是什么时辰

辰时辰时,拼音:【chén sh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早上七点是什么时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早上七点是什么时辰

早上七点是什么时辰

辰时。

辰时,拼音:【chén shí】

辰时即食时,又名早时等。

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扩展资料

来源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时辰由来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

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

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

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

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

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

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

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首不见尾」。

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

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