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

《华胥引》是众多名人力荐的作品,它之所以俘获了如此多书粉,与作者或缠绵哀婉或诙谐幽默的文风是分不开的。这篇一世安作为本书的结尾故事,虽然也有伤感的基调,但终归是一幅比较和谐生动的画卷,犹如慕言和叶蓁的爱情,虽不能长相厮守,却始终两情相悦,他们有互相逗贫的温馨日常,也有情侣之间的小别离、小伤情。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1)


我们都渴望一世安稳,岁月静好,却发现生活的真相常常是一波三折。即使是如慕言和叶蓁那般的神仙爱情,也难免留有遗憾。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被他一剑刺穿胸膛的一瞬间,我这样想,想我面前的这个人,是我的夫君,我只想和他一世长安。”读来让人无限唏嘘。

一世安,不仅属于慕言和叶蓁的爱情,也属于为爱常留于华胥引梦境的苏珩和慕容安。让我们一起走入他们的故事。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2)


1、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有一种缘分,注定难舍难分,百转千回的寻觅与等待,只为了一个重逢或短暂的相守。慕言(苏誉)与叶蓁的爱情早在他们初见的那刻便悄然萌生。彼时,叶蓁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却对这个戴着面具的男子念念不忘。

后来,陈国世子苏誉(慕言)攻城,卫国文昌公主叶蓁殉国,她透过满目鲜血看到了一个渐渐走近她的模糊身影,彼时,她看不清那人的脸,也感受不到那人那刻的心痛。

读到此处,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段隔着国仇家恨的孽缘,然而,叶蓁却复生成为一个没心没肺,又机灵爱贫嘴的小萝莉。她与外表冷酷似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慕言,结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叶蓁与慕言的故事作为本书的主线,贯穿始终。他们一起见证了宋凝的心魔,十三月的梦魇,和卿酒酒的的执念,也共同目睹了沈岸抱着宋凝尸骨的伤心与悔恨,容浔重遇十三月时的惊喜与失落,以及公仪裴失去卿酒酒的绝望与疯魔。

对于那些人们的爱恨情仇,他们似是冷眼旁观,却总是不自觉的融入自己的情感。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3)


读者在被故事情节虐的眼泪哗哗的时候,却常常被他们诙谐的对话给拉回来,瞬间破涕为笑。这种阅读体验很是奇妙,哭的淋漓,笑的畅快,并能自如切换。就仿佛我们在欣赏一个小品,捧腹大笑的时候却忽然被抛来一个泪点,让人猝不及防,却又很容易共情,于是我们笑了又哭了,小品谢幕之后还久久回味。

尽管叶蓁是一个活死人之躯,她对慕言的爱却日久浓烈。爱情是个很难自控的东西,一旦生根发芽,便势不可挡。沈岸于宋凝,容垣于莺歌,公仪裴于卿酒酒,无不如是。

所幸,叶蓁与慕言的感情彼此很明朗,没有刻意的隐藏,也没有莫名的误会。虽然,她到很晚才知道慕言便是亡了卫国的苏誉。

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类似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情节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确实太容易让人心动和向往。但凡是霸道总裁,他们常常集专情、多金和权势于一身,他们拥有着惊为天人的容貌,和高不可攀的姿态,他们一旦动心,便如铁树开花、老房子着火。

慕言便是这样的男子。他是玉树临风的翩翩贵公子,仰慕他的美女何其多,他却只将柔情给予叶蓁一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梅万千,只折一枝怜”的爱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的父亲没有做到,他却做到了。所以,叶蓁即使过早的香消玉殒,她也是幸福的。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4)


2、是劫还是结?断舍离,寻觅心之归途。

叶蓁与慕言的缘分还可以追溯到他们的上一辈。慕言的母亲慕容安是叶蓁的师公,而慕言的父亲苏珩是叶蓁师傅的同门师兄。慕容安是一个美的不可方物的魅,彼时,她不懂情为何物,她冷眼看着天下许多男子为她倾倒,为她郁郁不可终日。叶蓁的师傅说苏珩是慕容安的一个劫。

所谓劫,佛教有语: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仙侠剧里常见的历劫,但凡成功便能飞升,失败却是万劫不复。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历劫?所有的烦恼苦痛,熬过去便是云淡风轻,倘若熬不过去,就可能成为永久的阴影。遇到苏珩是慕容安的幸运,他让她懂得了人世间的爱,却又是她的不幸,她为他饱尝被辜负的痛,甚至最终为他而死。被爱人抛弃总归是她的心结,也许她至死难解。

不同于鱼和熊掌,对于江山美女的取舍一直是千古难题,因为它不仅关乎于个人情感,更是承载着家国情怀与责任。当然了,很多情况下这种取舍是来自于对这两种诱惑孰多孰少的衡量。王位对于少年时期的苏珩诱惑是极大的,所以慕容安毫不意外地被他舍弃了。

只是,他目睹她在自己怀中死亡,这是他这一生都无法渡过的心劫。他选择江山,享尽荣华的同时,也饱尝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与落寞。尽管如此,当他最终选择留在与慕容安长相厮守的幻境中时,仍是让人极大的震撼。

因为,很多人至死都不能直面真心,不敢、不愿舍弃所拥有的一切,尽管明知道那都是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5)


他用这种方式弥补了年轻时的遗憾,也算是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平静的归宿。其实,人们终其一生也是在寻觅和等待归途。所以,这样的结局对他也是一种圆满。

《琅琊榜》的结尾处梅长苏穿上盔甲,率领千军万马出征时,与心爱之人霓凰做了诀别,他对她许下了“此生一诺,来世必践”的承诺。尔后,他慷慨奔赴战场,完成了保护大梁的伟业,用生命最后的激情成就了林殊绚烂的重生。他为了复仇不得不丢掉林殊的身份,而在大仇得报之时,又心甘情愿用生命的代价来做回林殊。因为,林殊是他做梅长苏时的一个梦,一个结。他舍弃了一个现在的“我”成全了一个曾经的“我”。

书中有很多如苏珩这般在华胥引梦境和现实中做选择的情节,除了十三月和慕言很多人都心甘情愿地留在了梦中。同样是取舍,十三月因为活的太真实,选择以殉葬的方式与容垣长相厮守,却不是自我欺骗地留于虚幻;慕言则是因为看破华胥引的虚幻,主动从中退出。他以损耗自己寿命的方式来换取叶蓁的生机。

可见,人们总是要面对各种取舍,不管今时今日我们的选择是什么,都希望能遵从内心,不让未来的自己有所遗憾。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6)


3、若遗憾可以修补,若理想不再是飘渺的存在,你是否还会留恋于梦中?

读完此书,或许你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书中的某一个人,你是愿意在梦境中享受圆满还是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恐怕很难马上有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进行的真实、有效的对话;是人们为了寻求某种愿望得到的满足;或者是在心理作用的刺激下产生的……。

看过《盗梦空间》的朋友也许对他们穿梭于梦境的场景印象深刻。在梦中,他们能随心构造光怪陆离的建筑,并能决定情节的走向。他们改变某个梦中的场景,便能改变做梦者的记忆和思维,甚至可以影响到做梦者的整个人生。

无论是《盗梦空间》还是《华胥引》,他们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梦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影响至深。不管你是造梦者还是追梦者,大概都有一个这样的目标,那就是弥补现实中的不足,实现理想中的完美。如果,我们在人生中所犯的错都有机会修改,所期盼的美好都有实现的可能,就不会将希望寄托于梦,不是吗?

华胥引里的经典台词 华胥引之一世安(7)


最后,用一首诗作为对本书的总结,赠予广大《华胥引》的书粉们:浮生渐尽处,缘起十三月,柸中雪纷飞,愿君一世安。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