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1)

航拍昆明北辰大道管道清淤现场。(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2)

航拍昆明北辰大道管道清淤现场。(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新华网昆明9月24日电(念新洪 赵普凡)春城昆明,繁华热闹的城市之下,有一个排水管网构建的巨大“网络”,它虽然隐匿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却发挥着如同“毛细血管”般的重要作用。窨井盖下,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又是怎样一群人,在维护和管养着这个“网络”呢?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3)

工程师王剑锋(左)和同事在查看和分析排水管网数据。(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天眼”加持,远程获取排水管道内水位情况

“北辰大道车行天下段,8月22日10点左右,强降雨造成管道内水位急速上升,超过了警戒线,这已经是本月的第二次了,我们要特别注意!”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工程师王剑锋在查看和分析8月份的数据时,特别关注了一起淹积水。从大屏幕上的折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半个小时左右,管道内的水位就从0.6米上涨到了3.4米。

王剑锋介绍,昆明排水设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养着昆明市4456公里的排水管网,随着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管道内安装的液位监测设备能实时将数据传输到信息中心,一旦出现水位明显上升的情况,信息中心会第一时间通知防汛队员,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4)

航拍管道清淤工作者下井。(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监测数据显示,8月22日昆明北辰大道车行天下段的淹积水,经处置后,一小时内就恢复到了正常状态。但王剑锋仍然不放心,接着查看了后面几天的液位数据,“根据经验,降雨量比较大的时候,会把山上或地面上的淤泥冲到排水管道内,造成淤积。”果然,折线图上接下来几天的液位数据均略高于正常状态,“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到现场进行查看,如有必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管道清淤。”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5)

李琼芬下井。(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6)

清淤工作者在地下管道清淤。(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清道夫”出击,力保城市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8月26日,北辰大道车行天下段,施工围栏内一个打开的窨井盖旁,38岁的李琼芬正准备下到排水管道内进行清淤,她身穿水裤,头戴安全帽,荧光色马甲上印着的“排水维护”几个字尤为显眼。“这段管道的淤泥还是多的,我们40多个工友一起,每天六七个小时,已经捞了好几天了,估计还要捞10多天。”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7)

李琼芬爬出下水道。(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直径不足一米的井口,李琼芬和工友们踩着梯子,小心翼翼地下到井底。管道内一片漆黑,积水比膝盖还高,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脚底淤泥厚积,踩上去便深陷其中,难以前行……借着工人们头灯的光,记者看到,排水管道高约3米、宽约6米,仿佛一条地下暗河。在头灯的帮助下,李琼芬和工友们两两配合,一人用铲子把淤泥铲起,另一人撑开水泥包装袋大小的编织袋接住淤泥,一袋装满,扎紧放到旁边,再继续装下一袋,“每人每天平均要捞200袋左右。”

城市排水水质(昆明排水人)(8)

李琼芬在晾晒防水服。(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从事管道清淤工作已经5年的李琼芬告诉记者,北辰大道段的地下管道,已经算是环境相对好的了,“之前有一次,管道内水位特别高,都差不多齐胸了;还有一次,管道比较矮,全程都直不起腰来……”尽管清淤工作很辛苦,但李琼芬说好在家里人都比较理解,孩子们也都很心疼她,经常帮着干家务活。而作为“排水人”,李琼芬认为,自己和工友们一次次的下井、一次次的打捞,为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出了一份力、做了一份贡献,“还是挺自豪的!”(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