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

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中有一段令观众有些看不明白的戏,那就是雍正的女婿哈庆生托大学士张廷玉说情,想让雍正把他从西北前线调回来,还派人从西北给老丈人雍正带了不少新鲜的水果和礼物。

可是结果雍正却大发雷霆,连张廷玉的面子都不给,当场就甩了脸子,并怒斥哈庆生想调职的事是痴心妄想,还让人把哈庆生带来的礼物全部扔掉,让在场的张廷玉一度十分尴尬。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

由于剧中哈庆生始终没有出现,只在这场戏中被提了一嘴,却引来雍正的雷霆大怒,本来女婿请老丈人调动人事关系也属人之常情,可雍正在戏中却暴怒到让人意外,这段剧情其实在剧中显得十分突兀,似乎显得雍正极为不近人情一般,因此让观众十分难以理解。

其实这也不怪剧情突兀,而是由于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小说《雍正皇帝》,由于小说规模宏大,电视剧没有完全按照原著改编,把原著中很多细枝末节都删改掉了,因此才会显得这段剧情突兀,实际上在原著中雍正不仅烦死了女婿哈庆生,甚至最后都想杀了他,下面就来说说女婿哈庆生为何如此遭老丈人雍正的憎恶。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2)

哈庆生文武双全是武探花,由年羹尧保媒被雍正选为额驸

其实细看当时这段剧情,当时是大学士张廷玉来朝见雍正,而雍正前一晚没睡好觉,他在前一晚决定用心腹年羹尧当西北前线的主帅,替换自己的政敌弟弟老十四胤禵,本来早起雍正就是和张廷玉交代任命年羹尧为大将军节制西北兵权的事,并让张廷玉当即起草诏书。

在雍正吩咐完之后,张廷玉本应该起草诏书,可是张廷玉却多了一嘴,他说:“您的女婿哈庆生托人到上书房说好了几次了,让见着您的时候提一提,能不能从西北大营把他调回京城来,另谋一个差事?”

在张廷玉刚刚说完,雍正连考虑都没考虑,直接就急眼了,丝毫不给张廷玉的面子,当场愤怒地说道:“他妄想!”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3)

张廷玉还小心翼翼地说:“他托人从四川给您带来了十几篓蜜橘,让您尝尝鲜。”

面对女婿哈庆生给自己从四川带来的新鲜水果等礼物,雍正看都没想看,直接就生气地说道:“全部给我扔到金水河里去,一个也不许留。”

雍正这一通火发完,小太监就把门关上给雍正梳辫子了,只留下一脸惶恐加懵逼的张廷玉呆在当场,估计张廷玉当时心里还得想你女婿给你送礼物也是孝敬你这岳父,何必如此呢。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4)

因此这段剧情在整部剧中真的显得很突兀,尤其是剧中哈庆生从未露面,也没交代过他和雍正女儿的事情,即便雍正铁面无私,不想让女婿走后门,也犯不上当着张廷玉的面生这么大的气,整的张廷玉在场都十分尴尬。

其实这段剧情是简化了原著中的情节,没有交代雍正的女儿洁明公主与哈庆生的事,所以显得剧情十分突兀,电视剧中保留这段剧情主要为了彰显雍正的铁面无私,一心为国的形象,连女婿想走后门调动工作都会生气,这种皇帝古往今来都少有。

但是原著小说中雍正却不是铁面无私,恼怒女婿不争气想托关系走后门才生的气,原著小说中主要因为哈庆生的肮脏龌龊,几乎毁了女儿洁明公主的一生,这才让雍正才恨死了他。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5)

其实在原著小说中雍正恨死了哈庆生的根源还在于年羹尧,哈庆生是雍正继位之后第一年开武举恩科选拔出来的武探花,哈庆生自幼就身材魁伟,很有膂力,而且长相还很俊美,他的膂力十分过人,小说中描述哈庆生能拉开五石弓,而民间传说的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也不过就能拉开五石弓,所以可以看出哈庆生孔武有力,很适合从军。

而且哈庆生还文武双全,他参加雍正元年的武科举考试时,不仅在骑射的武力方面成绩优异,连在文化方面的成绩也很优异,因此在雍正当初亲自面试哈庆生时十分喜爱和欣赏他,认为哈庆生可以重点培养,成为自己将来得力的军事人才。

于是雍正钦点哈庆生到福建兵备道当守备,但是哈庆生却是个少爷坯子,他常年在北方生活,不适应福建的气候,因此待了没多久就待不下去了,他就想托关系调回京城。

哈庆生也并非普通家庭出身,他是地道的满洲贵族家庭,他父亲是满洲镶黄旗佐领哈什礼,而他老爹哈什礼与雍正的心腹爱将年羹尧颇有交情,因此哈什礼就给了年羹尧一大笔钱,希望托年羹尧的关系把儿子哈庆生调回京城当官。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6)

就这样年羹尧收受了哈什礼的重金贿赂,年羹尧当时还没有贪婪成性,他觉得他与哈什礼本是战友,很有交情,现在人家还给了自己这么多钱,光给哈庆生调动职位感觉心里过意不去。

正好当时雍正的女儿洁明公主到了婚配年龄,于是年羹尧索性就想不如送给哈什礼家族一个大礼,帮哈庆生成为额驸,这样一来调动哈庆生回京城也就更好办了。

雍正本来继位之后就一大堆的事忙不过来,还要替女儿洁明公主的选择夫婿,这就更让雍正苦恼了,年羹尧正好瞅准机会向雍正禀告哈庆生文武双全,还是武探花出身,正好与洁明公主的年龄相当,而且皇帝的女儿嫁探花也是一时佳话。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7)

要知道哈庆生是雍正钦点的武探花,雍正可是面试过他,所以雍正知道哈庆生,确实哈庆生要身材有身材,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还文武双全,是个一表人才,女儿如果嫁给他倒也是郎才女貌,因此雍正满心欢喜的同意了这桩婚事,还觉得年羹尧推荐的好,夸奖了年羹尧。

后来雍正就亲自下旨为哈庆生和女儿洁明公主的赐婚,不过洁明公主与哈庆生只是定了婚没有立刻完婚,雍正本意是把哈庆生派到西北前线历练一番,为国出力还能立下战功,自己将来也好提把他,这样哈庆生的身份地位也就配得上洁明公主了。

所以雍正就把哈庆生派到了西北前线,并让年羹尧带着他历练一番,其实最初雍正对于女婿还是比较重视的,就想等他历练一番就着重提拔他。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8)

谁知道哈庆生是个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就是个孬货,别看他身材魁伟孔武有力,但吃不了苦,在西北前线待了没多久他就受不了了,几次三番托人给岳父雍正带话,请求调回京城。

最开始雍正以为哈庆生不过是年轻人没吃过苦适应适应就好了,他还没有为此生太大的气,直到后来雍正的姐姐十七皇姑捅破了哈庆生的肮脏龌龊人生,更导致了雍正与生母德妃乌雅氏母子吵架,从此就让雍正恨透了哈庆生,甚至都想杀了他,那么哈庆生有什么肮脏龌龊的人生呢?

其实哈庆生的私生活十分混乱不堪,为此闹得雍正与母亲乌雅氏吵了起来

按照原著中的交代,哈庆生的私生活混乱不堪是雍正的姐姐十七皇姑先知道的,这位十七皇姑自幼与雍正都是被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抚育长大,因此姐弟二人关系十分亲密,本来当时十七皇姑入宫是有事求弟弟雍正的,正好顺道就和已经成为皇太后的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还有洁明公主聊了起来。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9)

十七皇姑在等雍正的时候就先和乌雅氏以及洁明公主说出了准额驸哈庆生肮脏不堪的私生活。这件事说完,乌雅氏就神色黯然,而洁明公主则已经快哭了出来,这时候雍正也正好来了。

十七皇姑其实这次进宫是请求雍正把自己的小儿子从西北前线调回来,因为她的丈夫和大儿子还有二儿子早在康熙晚年就已经战死在了西北前线上,小儿子是她一生唯一的希望了,所以她想恳求雍正把小儿子从前线调回来。

雍正是一个不徇私情的皇帝,他正希望皇亲国戚能在前线带头打仗,起到号召作用,因此他不想把小外甥从前线调回来,于是他就搪塞了姐姐十七皇姑一番,还称自己的女婿哈庆生现在也在西北前线。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0)

雍正不提哈庆生还好,这一提哈庆生在场的十七皇姑、洁明公主、乌雅氏全都神色黯然下来,尤其是洁明公主都快哭了出来,看向父亲雍正的眼神都带着幽怨,雍正突然感觉到事情不太对。

洁明公主看着父亲雍正欲言又止,这时候还是太后乌雅氏打破了僵局,乌雅氏说道:“她十七皇姑,你给皇上讲讲哈庆生是怎么样的人,我现在心里都还十分堵得慌,说不出口。”

只见十七皇姑应了一声,就把刚才和乌雅氏以及洁明公主说的哈庆生的事情给雍正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1)

原来十七皇姑从自己的女婿那得知哈庆生私生活极为混乱,是一个“兔爷”,什么叫兔爷呢,兔爷就是古人用来形容喜欢同性的男人。

哈庆生当初在福建当守备时就已经包养了三四个十四五岁的俊俏少年,而且哈庆生这方面好像还是遗传,不光他是兔爷,连他老爹哈什礼和弟弟都是如此。

这边十七皇姑一说,那边洁明公主就既羞愧又感叹自己命苦哭了起来,雍正听完之后也是十分恼火,他万万没想到哈庆生不仅吃不了苦,连性取向都是问题,如果女儿洁明真要嫁给了这么个兔爷,那岂不是掉进了火坑。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2)

可是雍正也很难,这桩婚事是他金口玉言亲自赐婚,怎能随便更改,就算他不顾金口玉言毁约,但是这中间还有年羹尧保媒拉纤,悔婚的话岂不是扫了年羹尧的面子,要知道当时西北前线正是用人之际,雍正实在是离不开年羹尧,所以不能伤了年羹尧面子,还得不让洁明跳进火坑,这件事就很难了。

雍正看看脸色惨然的母亲乌雅氏,又看看愁容满面的女儿洁明,最终雍正咬了咬牙,决定牺牲洁明的婚姻幸福,雍正决心给年羹尧留面子,让他好能全心全意解决西北的战事。

于是雍正故意对母亲乌雅氏说道:“太后,这事情干碍着年羹尧的面子,他在外头做大将军,得给他留脸面。不过这是家事,还该由母亲作主的。”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3)

雍正这话的意思就是想把这个坏人让母亲乌雅氏来做,先给母亲点明现在国家需要依靠年羹尧,这事上得给年羹尧留面子,然后又让乌雅氏来做决定,那就是雍正希望让母亲乌雅氏说出决意牺牲洁明的婚姻幸福的话。

结果乌雅氏还没说话,洁明公主就先说道:“你说这话不像个皇帝!皇上是我的父亲,自古女子三从四德,首先就是在家从父,这种事父亲作不了主,还要问奶奶,皇阿玛既然已经说了要给姓年的留脸面,所以那就是要推女儿去火坑里,还要太后说什么?

洁明公主这番犀利言辞让雍正十分惊讶,他万没想到平日里乖巧懂事的女儿居然敢这么对自己说话。

不过这也怪不得洁明公主,毕竟是雍正这当父亲的太狠心,换作任何一个女人得知自己将要嫁给兔爷,恐怕谁都受不了。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4)

不过雍正既然已经决心牺牲女儿的婚姻幸福,他就斥责说道:“我们满人没有三从四德这一说,你说我不像个皇帝,我看你更不像个公主,谁教你敢这么和皇父说话?”

这番话说完,雍正还不解气,他阴沉着脸指着大门对洁明公主说道:“你给我出去,以后你移居贞顺门内东偏宫,从今天开始三年之内你不得出宫!”

看到父亲雍正如此狠心,洁明公主也是十分生气,她当场失声痛哭起来,然后连头也不磕就夺门而出,边走边喊:“我宁愿一辈子不出去!”

雍正对女儿洁明公主的这番态度也激起了老妈乌雅氏的反感,胤禵与雍正都是乌雅氏所生的儿子,两人为了皇位闹得十分不愉快,雍正更是为了防备胤禵才用年羹尧替换了他,乌雅氏为了调和雍正与胤禵兄弟关系,就几次三番替胤禵跟雍正说情,希望雍正重新启用胤禵为大将军。结果雍正却并不买母亲乌雅氏的面子,最后甚至搬出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来压乌雅氏。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5)

这件事之后本就让乌雅氏对年羹尧心存反感,现在孙女洁明公主十分伤心难过,碰上这么一桩婚事,而雍正又说出了给年羹尧面子的话,这一下就让乌雅氏对雍正和年羹尧新仇旧恨的气就都起来了。

只见乌雅氏很生气地对雍正说道:“你也给我出去!”

雍正也没想到母亲乌雅氏会生这么大气,于是他赶紧跪下给老妈乌雅氏不停地道歉,等到乌雅氏气消了,雍正才请安告退。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6)

雍正刚从老妈乌雅氏寝宫出来,就遇到太监总管李德全带人抬着几篓福橘走来,李德全禀告雍正说这些福橘都是额驸哈庆生特意从四川进贡来的,雍正刚因为哈庆生的事跟母亲乌雅氏闹了变扭,女儿洁明公主也恨起了自己,一听哈庆生的名字他就气不打一处来,雍正立刻上前一脚踢翻福橘,并生气的对李德全说:“把这些福橘通通给我扔出去,一个不留!”

雍正此后回到养心殿,自己越想越憋气,本来自己与母亲乌雅氏就因为弟弟胤禵的事闹得不愉快,现在因为哈庆生的事更加深了母子矛盾,而且连姐姐十七皇姑和女儿洁明公主都对自己颇有怨恨,一个哈庆生搅得与自己至亲的三个女人都恨起了自己,所以想一想雍正能不恨死哈庆生嘛。

而雍正也为此十分后悔,他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好糊弄,没有识人之明选了哈庆生这么个玩意当驸马,随即雍正又想起这桩婚事是年羹尧保的媒,好猜忌的雍正就开始猜测是不是年羹尧一开始就知道哈庆生是这么个玩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年羹尧就是典型的欺君。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7)

不过一想到年羹尧,雍正就有了主意了,洁明公主和哈庆生的婚事是雍正亲自金口玉言赐的婚,悔婚的话对皇家影响不好,也扫了媒人年羹尧的面子,但是也不能真为了面子牺牲女儿的婚姻幸福,于是雍正从年羹尧就想到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年羹尧做的媒人,那哈庆生这个皮球还得踢还给年羹尧,让他来解决。

因此雍正就给远在西北的年羹尧写了一封信,在信里雍正先是自责自己看人不准,没看出哈庆生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后来又暗示自己当初真不应该把女儿嫁给哈庆生这样的人,在最后话里话外都让年羹尧这个媒人看着办吧。

雍正的这封信吓了年羹尧一跳,他没想到哈庆生这么让雍正生气,他跟了雍正不少年对其脾气秉性也都了然,他一看这封信的意思就明白雍正是不想把洁明公主嫁给哈庆生了,但是这事怎么解决雍正就等于把球踢给了自己这个媒人,让自己来解决。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8)

哈庆生的老爹哈什礼虽然与年羹尧关系比较熟,但是年羹尧对哈庆生这个人没有太多好感,这小子在战场上窝囊得很,年羹尧之前也是看在自己当初拿了哈什礼不少钱的份上,再加上他还是准额驸了,因此才对他颇为照顾。

现在哈庆生已经影响到皇上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了,那触犯了年羹尧的命运前途了,年羹尧就不会再对他客气了,因此年羹尧故意派哈庆生去运粮,然后给他选了一条极为不好走的道路,并规定他必须按时抵达,否则军法处置。

就这样被年羹尧算计了的哈庆生由于道路不好走,军粮迟到了三天才送达,哈庆生本以为自己是额驸,父亲哈什礼还与年羹尧有交情,没把军法当回事,岂知这回年羹尧和他较真了,要将哈庆生斩杀以正军法,任凭哈庆生如何求饶,搬出父亲哈什礼还有岳父雍正都不好使。

最终年羹尧就以贻误军机之罪将哈庆生在前线砍了脑袋,兔爷哈庆生就这么被年羹尧给玩死了,年羹尧斩杀哈庆生后,雍正当然心知肚明,所以雍正不仅没怪罪年羹尧反而还下旨夸他执法公正,而哈庆生被杀了,洁明公主自然也就不会再嫁给他了。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19)

后来那些皇亲国戚的御前侍卫在年羹尧大营闹事,年羹尧要将这些皇亲国戚处斩时还逼得九阿哥胤禟给他下跪求情,这时候年羹尧还拿出斩杀哈庆生的事来炫耀,年羹尧恶狠狠地对他们说:“皇上若信我不过,岂肯将数十万大军交付与我?你们不晓事!今日不杀你们,并非我不敢。哈庆生是当今额驸,上月从四川督办军粮,迟到三日,我就斩了他,我先斩后奏!皇上不但没有处分,还下旨表彰了我。

最终这些皇亲国戚的御前侍卫一看年羹尧连额驸哈庆生都敢杀,于是立刻就服了软,这里得说一说年羹尧确实玩得漂亮,不仅杀了哈庆生替雍正解气,还拿这个事警告了这些天不怕地不怕到前线来的皇亲国戚。

写在最后

所以说剧中表现的是雍正铁面无私,拒绝女婿哈庆生走后门调动职位的形象,而原著中则是因哈庆生的兔爷问题,使得雍正与母亲乌雅氏、女儿洁明公主闹得不愉快,雍正为了出气也不想让女儿洁明公主嫁给一个兔爷,因此才暗示了年羹尧,最终哈庆生被年羹尧所杀,还使得年羹尧落了一个执法公正的名声。

雍正王朝谁害宝亲王(女婿哈庆生请岳父雍正调职)(20)

哈庆生当然是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历史上的雍正一生只有四个女儿,但是夭折了三个女儿,雍正的女儿只有次女和硕怀恪公主长大成人并结婚嫁人,但是和硕怀恪公主早在康熙时期就嫁给了统领那拉星德,和硕怀恪公主结婚仅四年就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去世了,年仅23岁,而她的公主封号都是雍正继位之后追封的。

因此在历史上雍正继位之后就没有女儿,更不会有给女儿赐婚的事出现了,而且就算如果雍正继位之后还有女儿,他要给女儿赐婚的话,也是会奉行满蒙联姻政策,按照清朝的规矩把公主嫁给蒙古王公贵族,因此历史上的雍正即便有女儿选驸马的话也只会在蒙古王公贵族中选择。

历史上的雍正就因为继位之后没有女儿,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贵族,雍正继位之后特意收养了二哥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和硕淑慎公主,还有十三弟怡亲王胤祥之女和硕和惠公主,以及十六弟庄亲王胤禄之女和硕端柔公主,他特意收养三个侄女当养女,然后给她们冠以公主封号,将她们嫁给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博尔济吉特氏。

所以历史上的雍正别说没有女儿,就算是有女儿也只能嫁给蒙古王公贵族,不可能嫁给兔爷哈庆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