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

随着超声内镜(EUS)技术在临床的普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消化道肿瘤的起源、深度,消化道早癌的术前分期,合理把握内镜下微创治疗的适应症起到重要作用。

什么是超声内镜?

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1)

超声内镜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对消化道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判断其侵袭深度和范围,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2)

超声内镜可应用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并可较准确的诊断消化道早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壁外淋巴结的肿大情况,优于腹部CT等影像学。

通常消化道可以分为4层,从内到位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粘膜层是消化道上皮细胞贴附的地方,粘膜层是多数胃肠道疾患病变所在或起始的部位,可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

  • 粘膜下层富含血管与淋巴管;
  • 肌层是消化道4层结构中最厚的一层,是消化道的主体结构;
  • 浆膜层是胃肠道最外面的一层包膜,起限制和润滑作用。

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3)

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4)

虽然胃镜和肠镜可以对绝大多数胃肠道疾病直接做出判断,但其是肉眼可见光成像,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粘膜层),然而有些病变来源于粘膜下(包括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其表面是光滑的,此时普通胃肠镜就不能透过粘膜对粘膜下的病变做出诊断;

还有些病变位于胃腔外紧贴胃壁,普通胃镜更是难以诊断。

为了解决这类情况,人们机智地将内镜和超声的功能结合在一起,于是就出现了超声内镜能更好地对粘膜下结构或病变进行观察和判断。

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5)

适应症

消化道可疑癌变的诊断,判断浸润深度;

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TN分期;

消化性溃疡;

胰腺病变,如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

胆道系统疾病,如胆总管结石、胆道肿瘤;

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疗效;

可显示部分纵隔病变。

禁忌症

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禁忌证基本上与一般内镜检查相同。

绝对禁忌症

(1)严重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内镜检查

(2)上消化道大出血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

(3)怀疑消化道穿孔患者

(4)精神病患者或严重智力障碍而不能配合内镜检查者

(5)腐蚀性食管炎、胃炎的急性期患者

(6)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7)脑卒中急性期患者

相对禁忌症

(1)心肺功能不全

(2)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

(3)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

(4)高度脊柱畸形

(5)巨大食管憩室、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

检查过程

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准备基本同内镜检查。

1.患者需空腹4~6h以上,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原则上不开展无痛麻醉。

2.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相关风险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

3.用药:术前15~30min口服祛泡剂;行上消化道检查者需要含服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及润滑。行下消化道检查者需做肠道准备。

4.超声内镜检查时通常患者体位同普通内镜检查体位。

5.操作步骤:超声内镜插入消化道后,采用无气水充盈法对胃肠道黏膜下病变、肿瘤及邻近脏器进行扫描检查。

电子胃肠镜和超声胃镜有什么区别(超声内镜到底有多牛)(6)

并发症及术后处理

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较安全,一般无严重并发症。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误吸、出血、消化道穿孔、心血管意外等。

超声胃镜检查术后处理同普通胃镜检查,无须特殊处理。

一般仅要求术后2h内禁食、禁饮即可,超声肠镜检查术后处理同普通肠镜检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