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1)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在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安康却是以地名存在,位于陕西的南部,被称为中国最吉祥的地方,可以说是国内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璀璨的文明历史,这里四季分明,六百里汉江贯穿全境,是都市人梦寐以求的休闲乐园和天然氧吧,是倍受游客青睐的山水休闲度假胜地。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2)

安康古称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强的吸纳兼容力,八景之风自然不会绕安康而过,对风景区的“八景”的景观文化,在全国非常普遍,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如《辞源》修订稿“八景条”条。对开创“八景”的始作者今有三说:1、宋迪“潇湘八景”说;2、李营丘画“八景图说”说;3、苏轼咏“虔州八境图”说,说法虽然不同,但八景文化一般是以山、水、林、泉、亭、桥、塔、楼为实景依托却是共同之处,加上政府的倡导,文人笔墨,八景之风成为当时一种时尚。“志景必有八,八景之诗必七律”(《四库全书总目纲要》)。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3)

八景之一为五峰梵钟。五峰坐落在汉滨城南五十里处,因其山形如掌,故名五峰。诗云:“暮云荒刹断疏钟,历历空传江上峰。何以夜深山转寂,翠微风度岭头松。”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4)

八景之二为汉水晴波。汉水从秦巴山间流至金州郡时清且缓。诗云:“括括江流浩不穷,惊滩百道尽朝东。苍茫惯有闲鸥浴, 恰入明霞似镜中。”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5)

八景之三为翠光遗台。翠光遗台又名翠光献丹,位于老城西北角龙窝堤内(即今内环路)。相传当年那里的水井烟雾袅袅,久飘不散,犹如巨龙腾飞。诗云:“春云秋月证荒台,丹井千年只点埃。此地赤松尝授受, 翠光不见首重回。”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6)

八景之四为天柱伟峰。天柱山本名“湘子山”,因“八仙”之一“韩湘子”而得名。其山秀美、精巧,主峰如笋如笔如箭,秀美如竹如柳如松。诗云:“秀出千峰万岭巅, 石能如柱总天然。问它何不中央立?杳霭寒烟落照前。”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7)

八景之五为牛山叠嶂。牛山山势高峻挺拔,奇峰突兀,形似牛头,因此得名。牛山林木青翠,景色优美,现存有牛山庙、金牛洞、防御石城、帅旗墩等遗迹和景点。牛山庙创建于宋代,后世屡经改建维修,均立碑记存,现有碑17块。牛山主峰上有“望京石”,相传是黄巢起义在牛山上练兵,每日练毕,都要立在此石上,面北盟誓,要推翻唐朝,扫平西京,因此人们便称此石为“恨京石”或“望京石”。汉滨城北九十里的牛山远翠高耸,秀峰迭迭,林壑窈幽,奇岫层层。其形势巍峨,状如卧牛,高拔俊秀、粗犷浩大、巍峨磅礴之气势,为郡城周围群山之冠。诗云:“金州形胜缈重关, 翠嶂丹崖绝可扳。极目斜阳天际远, 樵人指点是牛山。”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8)

八景之六为石梯远渡。城东老津关(现为老君关)以下的今石梯乡是古时通达汉水南北的要津,此关两岸青山,柳垂河岸;江流水势平缓,清澈见底,游鱼娓娓可数。码头渡船穿梭,载百代过客往来。诗云:“绝构飞空峭石悬, 渡头一叶碎于烟。可知天设江山险, 来往从他岁月迁。”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9)

八景之七为古洞仙踪。为安康八景之首。依靠此景发展起来的香溪洞风景区,已成为陕西省第一批省级名胜区,为安康旅游景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景区总面积10余方公里,分香溪洞、三天门、蜈蚣山、牛蹄岭五个景区,有50多个景点,森林覆盖率85%以上。古洞仙踪即今人所言“香溪古洞”,位于新城南七里许山间,现已辟为安康“香溪洞风景名胜区”。诗云:“香溪名迹溯幽岭, 白鹤青童费重寻。自得仙缘高一着, 尚留棋局到如今。”

安康十大景点的发展和特色(安康古金州八景)(10)

八景之八为长滩渔火。汉水不负巴蜀荆楚通津之谓,安康则得舟楫之便,有“运不完的兴安州,填不满的水码头”之说。夜间渔船上的熠熠灯火与天上星月映进波动的汉水之中,呈现出幽幻媚人的风韵。诗云:“晚唱西风入夜清, 浮天渔火隔波生。严陵今日知谁是, 满地江湖感慨情。”

金州八景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民间来历,金州八景的传说将山水美景和民间故事紧密结合,情节生动,想象力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汉滨金州八景故事传说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