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临江仙是谁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何会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曾一度以为这首《临江仙》是作者罗贯中填的。及至后来读过几本书方才明白原来他是明代大才子杨慎所写。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1488年出生,大明四朝元老,两朝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自小长在书香门第的杨慎十一岁,便诗文满天下。正德六年(1511年)24岁的杨慎在科举殿试中拔得进士第一,被明武宗朱厚照钦点为状元。但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杨慎却在后来的“大礼议”事件中,得罪了明世宗,1524年被发配到云南永昌充军,并最后终老在云南。

坊间流传这首词便是1524年,他在发配途中所作。据说他行至湖北江陵,但见茫茫江水之上,一叶扁舟,一渔翁,一樵夫,一壶浊酒,笑谈英雄往事。引发了他无尽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临江仙》。历史兴衰,英雄今古,人生浮沉转眼成空,只江水滚滚,青山不老。充满了无上生命的哲理。故事里的事,真真假假,是与不是今天人们已无法考证。能让人确定的是这首词最早出现在他的著作《二十一史弹词》中。

三国演义的临江仙是谁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何会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1)

《二十一史弹词》是杨慎所著的十段词话。他用诗词结合的形式评述历史上的二十一个朝代,这首临江仙便十段词话中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篇词。可即便如此真正让人们熟悉这首词不是这《二十一史弹词》而是《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根据正史《三国志》以及当时当时市面上流行的宋元评话,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很多版本,目前能看到的是刊印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午版,俗称罗本《三国》

三国演义的临江仙是谁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何会成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2)

所以比《三国志通俗演义》晚了100多年的临江仙是不会出现在罗本三国中的。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批注,并对章回,文辞,诗文作了一系列的修改。形成了我们今天流行的《三国演义》,具体到作了哪些修改,比喻说章回,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240回,毛氏父子将其两回并一回,最终为120回;比喻说诗词上的改换,罗贯中在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时候,用了很多格律诗,而格律诗到了唐代才出现,假如三国中的人物吟格律诗,难免会有违和感。所以毛氏父子,便将一些不合时宜的诗词去掉,或者加上后人云的说明,杨慎的这首《临江仙‬》便是毛氏父子为《三国演义》选的卷首词。

但《二十一史弹词》本就‬是‬一本‬关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词话‬。‬所以‬原物本‬关于‬三国两晋的这段有专门的弹词: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耕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毛家父子为什么不用这段西江月,而是选了说秦汉中的临江仙。后人不得而知,或许他们觉得临江仙更适合三国那段英雄辈出的年代吧。但不得不说,一曲《临江仙》之于《三国演义》堪称点睛之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