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历史上的今天1906年英国第一艘)

英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历史上的今天1906年英国第一艘)(1)

英国第一艘“无畏”号战舰下水图

无畏号 (HMS Dreadnought)战列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种划时代设计的战列舰。无畏号引用“全重型火炮(All-Big-Gun)”概念,采用10门统一型号的、弹道性能一致的12英寸口径主炮,远优于同时期的同类军舰。1905年5月无畏号的设计蓝图得到批准,1906年2月10日下水,同年10月1日开始进行海试,1907年12月3日才正式服役,无畏号成为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旗舰一直到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3月18日无畏号在北海海域撞沉德国U29号潜艇,1916—1918年驻在泰晤士河口巡逻。1919年转入后备役,1921年出售拆毁。

英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历史上的今天1906年英国第一艘)(2)

英国第一艘“无畏”号战舰下水图

【研制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舰载火炮射程与射速的原因,世界各海军强国各类战列舰流行混装两种口径主炮,用较小口径6-10英寸速射炮来弥补大口径的11-13英寸主炮的火力。随着大口径舰炮技术的进步,大口径舰炮在提高射程、射速的同时精度、威力都大幅的提高,火炮瞄准技术的进步可有效提高火炮命中率。然而采用两种口径主炮射击时因弹道、射速不同,弹着点观测、火力控制都不能统一,使主炮射速和命中率都受到影响,这种弊病在后来的的对马海峡海战表现的尤其明显。

1903年,意大利、美国、英国的海军舰船设计师已经提出了统一主炮的战列舰,主张取消较小口径的主炮,增加大口径主炮数量,大口径火炮可以在较小口径火炮射程以外开火,通过集中控制火炮齐射对目标区域的火力"覆盖"达到提高命中率的目的。

1904年美国海军曾要求国会拨款建造BB26"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8门305MM主炮,可惜在随后的两年中被搁置。1905年在现代海军发展史上是一个分水岭,这就是对马海战,此役总结了进入钢铁时代的海军技战术理论和战舰建造,并对20世纪前20年的海军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英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历史上的今天1906年英国第一艘)(3)

英国第一艘“无畏”号战舰下水图

【武器系统】无畏号战列舰建造服役之前,流行的主炮布置方式是在舰体首尾各布置一座双联280毫米或305毫米主炮;在无畏号处于设计阶段的前后数年间,世界各国新建的战列舰火炮布置方式上流行混装两种口径主炮或两种同口径而不同身管的主炮,例如英国的"纳尔逊爵士"级,4门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 10门234毫米50倍口径第2主炮(建造初期曾计划混装2种不同身管倍径的12门305毫米主炮,因日俄战争的爆发及教训和后来"无畏"号的建造优先而折中布置);美国战列舰上通常为4门305毫米主炮 8门203毫米第2主炮;日本由英国设计建造的混装不同身管倍径的305毫米主炮和305毫米 254毫米混装方案;以及法国、意大利、俄国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上诸多不同口径第1第2主炮混装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将第1主炮炮塔各布置在舰体首尾,而将其余的第2主炮炮塔(或炮组,有些采用无炮塔的炮廓形式)布置在舰体两舷(美国战列舰一度在首尾主炮塔之上布置第2主炮塔,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很不成功,后期也采用两舷布置模式),这些战列舰的设计工作是在日俄战争爆发前或战争中完成方案定型的,在此之前没有经过战争的检验。

【动力系统】无畏号战列舰在方案设计时,对最大航速的要求就是21节,并且是能够在长时间内可以保持的。在当时的经验来说战列舰创造的最大航速是19节,并且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能够保持的巡航速度是14.5节,且只能维持在8个小时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对相对复杂的蒸汽机的可靠性和寿命都是致命的,同时主轴过热,引擎过载,面对这些故障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轮机兵也无计可施。在此之前皇家海军已开始在较小型的战舰上实验性的采用了这一新型引擎以便测试和积累经验,1898年在300吨级的鱼雷驱逐舰"蝰蛇"号上采用了10000马力的帕森斯蒸汽轮机,取得了当时令人震惊的37节航速,后来陆续在一些驱逐舰和侦察巡洋舰上采用这种动力机组,实际使用证明了这种新式动力机组性能上相对蒸汽机组的全面飞跃。而在15000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上采用新式蒸汽轮机,在当时的英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还是首次,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设计思想的跳跃。

欢迎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