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

作者:司徒卷卷

在摩洛哥阳光充裕的十天里,见过大西洋彼岸的波澜壮阔,见过菲斯老城手艺人的执着,见过拉巴特年轻人的活力友好,也见过舍夫沙万的蜿蜒静谧。回忆起这十天,在北非大陆的一朝一暮总能浮现在眼前。这段旅程美是很美,但有点一言难尽,先上图,后面慢慢唠。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5)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6)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7)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8)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9)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0)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1)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2)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3)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4)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5)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6)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7)

开头前的叨逼叨

某年某月某一天,舍夫沙万的照片突然走红,大湿给我发来图片以后我就很想去遥远的摩洛哥,随后几年各种摩洛哥的照片刷爆社交平台,仿佛所有的博主都来了这里。《旅途的花样》第一站就来到了摩洛哥,更加坚定了潘奶奶要去的决心。即使这里的坑多如牛毛,2019年的夏天,潘奶奶和雷大湿还是踏上了去往北非之路。

很多人讲述过关于这里的故事,但只有自己去过,才能将经历镌刻成记忆。虽然我一度扪心自问:为什么我要来这个旅游体验并不怎么好的地方?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8)

从摩洛哥回来以后潘奶奶又又又又看了一遍节目,终于想通了,不是我喜欢摩洛哥,而是我喜欢看沈腾和马丽买猴,志玲姐姐和沈腾在马拉喀什寄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这段,真的要笑死了。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19)

但据说结局是个伤感的故事。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0)

看过描写摩洛哥很精确的一个形容:“地狱被吞到了天堂的肚子里”。这里的建筑也许精妙绝伦,但是旅游体验心碎一地。只有回来整理照片的时候,才发觉真好看,元素和景别都很丰富。

在摩洛哥的每一天,潘奶奶和雷大湿都累得跟要狗带了一样,尤其心累。暴走老城,在纵横错落的麦地那里面迷宫探险;跟带路的无业游民和小孩斗智斗勇。当我们对这个国家的风气已经绝望的时候,却总能碰见善良的人热心相助,绝望时的希望才是最有力量的吧。

雷大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撒哈拉,把时间匀出来分散到每一个目的地。作为两个伪文艺青年,我们都不是三毛迷,对撒哈拉没有执念。《权游》潘奶奶和雷大师也没看过,所以非洲横店也放弃了。做攻略的时候潘奶奶死活记不住 瓦尔扎扎特 ,一直念ABCCD,大师也是给我的记忆方法跪了。

写这篇文章我希望能不吹不黑,还原一个真实的摩洛哥。想要迅速查询自驾攻略或穿搭攻略请点目录直达哦。

行程与人设

行程:卡萨布兰卡 ——拉巴特——艾西拉、丹吉尔——舍夫沙万——菲斯——瓦卢比利斯——卡萨布兰卡 ——马拉喀什,自驾。

这次是告别尼康D810后,索尼大法真香。

人设依旧是:拥有一颗少女心的潘奶奶和雷大师

卡萨布兰卡:大西洋的浪漫

提到摩洛哥,很多人都会感觉比较陌生,但是说到卡萨布兰卡,大家就都能够想到那首经典的歌曲和那场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卡萨布兰卡总是一座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城市。后来一位在集市里开古董店的爷爷告诉我们,卡萨布兰卡是“白房子”的意思,这才发觉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1)

初到卡萨布兰卡,机场取车后往酒店开的路上,脑海里只有一个词——混乱。

秩序的混乱在从机场租车开到酒店的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师开着开着前面出现了骑骡子的,又看见最左边的大卡车一个飘逸悠哉悠哉飘向了右拐道,大师自驾的心理防线崩塌了一半,他恨不得立刻掉头回机场。

另一半的崩塌来自找酒店的停车场,由于很多地方在修路,酒店周围没有红绿灯没有秩序的道路让大师濒临崩溃,一个没注意开过了…后来绕到酒店后面的停车场,被“收费大哥”和小弟告知要收40块,去酒店咨询,来了一个说法语的和蔼大叔上车帮忙指路,我和大师只能拿翻译软件跟大叔牛头不对马嘴地聊天,大叔也是跪了,带着哭腔说摩洛哥不说英语说法语。到了正确的停车场后大叔也没有要小费,看在大叔帮了半天忙的份上给了一丢丢零钱感谢。这也是我们到摩洛哥遇到的第一位让人觉得很温暖的人了。

稍作整理后我们出门往哈桑二世清真寺,走在街道上,看着穿着长袍走过的行人,在夕阳下奔跑的孩童,才恍惚间感受到卡萨布兰卡的迷人之处。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2)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3)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4)

路过了黑白电影中的咖啡馆,看过很多攻略几乎出奇得一致:不推荐大名鼎鼎的Rick's Cafe,老电影也没看过的潘奶奶和雷大师门口拍了一张就走了。据说服务态度也不太好,价格也略贵,完全是仰仗名气大吧。回来以后一直想把这部电影补一下,但至今都没看...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5)

哈桑二世清真寺正如传说中的那样壮观,我们看见清真寺就跟外国人看见兵马俑一样震惊吧。想进去参观的话请注意查询时间,里面还是值得一看的。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6)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7)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8)

第一次来是傍晚,只能在外面转了转,地中海气候将这里的夕阳塑造得格外好看,夏季海风吹来,竟有点冷,逛完潘奶奶回酒店冲了2包999感冒灵...在北非被冻成狗可还行...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29)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0)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1)

后来第二次到清真寺,终于等到参观时间。想拍剪影速度要快,前几扇门都有地毯,倒影出不来,走到最后倒数第二个左右有不铺地毯的,刚捏了一张管理员就大喊大叫,看样子是不让拍了,咱也不知道为啥,咱也不敢问。后来这个管理员对在其他门前拍剪影的游客也是大喊大叫地赶走了。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2)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3)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4)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5)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6)

要是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逛逛卡萨布兰卡的圣人区和中央集市。前者有欧洲风格的花园和街道,十分干净整洁,后者是品尝摩洛哥美食的好去处。在中央集市有一家卖古董玩意、旧物什和艺术品店的爷爷,人非常好,给我们讲卡萨的故事,还给我们推荐了隔壁一家卖炸鱼海鲜的饭馆,味道不错哦。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7)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8)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39)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0)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1)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2)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3)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4)

市区有些地方不好停车,潘奶奶和大湿也会选择打车,在载客横行的出租行业中我们拿英语跟说法语的司机吵车费,吵到对方都不想收钱了让直接走了算了,大师说那不行那是坐霸王车的行为,愣是让司机把钱找了。这个司机上车讲价钱说英语,到了以后装作听不懂开始说法语。也是一个反套路的小插曲了。

从圣人区需要打车回去的时候遇见几个热心的当地年轻人,帮我们跟出租车司机沟通要去的地点,最后打上一辆车,司机不会说英语但是指了指计价器,表明他打表。虽然这个国家骗子很多,但总能碰到暖心的小事。

在卡萨我们还经历了一次车胎漏气的状况,还好有好心大叔带着去补胎,价格也非常便宜。

拉巴特:最低调的首都

作为低调的首都,拉巴特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道路宽敞,繁华有序,大湿又重振自驾雄风。走在拉巴特城里,警察无处不在,很有安全感。大师连连感叹:不愧是住国王的地方!甚至在民宿停车都不用交停车费。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5)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6)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7)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8)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49)

摩洛哥之旅感受 在摩洛哥凝望一个遥遥无期的传说(50)

乌达雅堡是最著名的景点了,门口的台阶还友情出演了《碟中谍神秘国度》,对就是下面这张剧照。

虽然拉巴特景点不多,但我们也能自得其乐。

老城被城墙围绕起来,同样值得探索。没想到竟是蓝白色调。

拉巴特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城市,城市的秩序、年轻人的活力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免感叹拉巴特毕竟是首都,坑蒙拐骗的小孩都很少。在乌达雅堡还碰到了一群弹琴唱歌的少年们,年龄都在十几、二十岁。跟他们聊了一会,听他们唱了好几首歌,感受到这个国家还是有越来越多正在努力变好的年轻人,希望摩洛哥在这些青年的努力下未来可期吧。有没有发现这几位小年轻都穿得很潮?不像有些地方还停留在传统时代。

默罕默德五世陵寝和哈桑塔在一起,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关门了,但周围风景其实也很棒。年轻人把单车停在路边,然后倚着大树坐在草坪里看书,小猫一旁在玩耍嬉闹,我很喜欢下面这张图,除了我自己像一只飞起来的扑棱蛾子,整个感觉还是有《la la land》海报的感脚吧?(并不...)

拉巴特的小插曲是打车司机很黑,十块钱的路有的要宰50,有的要宰200,最后遇上了一位年轻司机,小伙子很正规打了表,也不绕路。他说他之前在迪拜工作,非常钦佩那些勤劳上进的中国同事,他很喜欢中国人。听到小伙这么说也蛮开心的。

【民宿:Riad Meftaha(梅塔哈摩洛哥传统庭院住宅旅馆)】

地理位置不错,内部的庭院也非常漂亮,摩洛哥的民宿有的叫Riad,有的叫Dar,前者是“花园”的意思,后者是“庭院”的意思。

艾西拉:艺术家笔下的蓝白小镇

艾西拉并不在行程中,大师本来打算一脚油从拉巴特踩到舍夫沙万,结果从拉巴特出来的高速路好得要命,大师开得爽到飞起,一拍大腿决定先去艾西拉看看。

天真的潘奶奶信了大师的鬼话,以为他会直接开到舍夫沙万,随便穿了个T恤和裤子就走了,本来还想穿塑料拖孩,还好给换了,要不然太煞风景了。

这个西班牙风情的小镇充满太多惊喜,甚至比后面的舍夫沙万还惊艳。

吃完这根梦龙,老子还能再战五百回合!

艾西拉的麦地那本来也是白色的墙壁,四十年前,这里曾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艺术家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这里涂上了各种色彩,艾西拉也由此变成了艺术圣地。

小镇不大,步行游览大概1-2个小时也就逛完了。出了麦地那城堡有一条美食街,走累了可以去歇歇脚,顺便品尝一下具有地中海风味的各种美食。

从艾西拉前往 丹吉尔 大约是1小时车程,这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交汇的地方。著名的赫尔克里溶洞和斯帕特尔海角就在丹吉尔,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丹吉尔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欧洲列强曾经轮番占领和侵略过这里。

丹吉尔:匆匆一瞥

【赫尔克里溶洞】

这个溶洞最神奇的地方是酷似 非洲 地图,连马达加斯加岛的形状都有,大自然总是存在着不可思议的巧合。

溶洞不大,片刻时间就能逛完。在这个景点遇见一个阿拉伯妇女蹲在厕所门口要收费,Exm公共厕所是你家开的吗?关于套路我跟大师都认为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但前提是你要先提供服务,比如小伙子带你去停车场停好车,或者帮你带路并且把行李提到酒店,要些小费,这都可以理解。但是你什么服务都不提供,当游客是摇钱树,上来就money、money,我真得想拿陕西话骂死他。

菲斯纵横错落的小巷中,马拉喀什幽暗的通道中,很多小孩和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总是给你说前面没路了,连目的地都不问你就说This way…虽然Google地图在这里不太好使,但你也不能当人是傻子吧???

【斯帕特尔海角】

这个地方纯属路过,收停车费的老头眼神不太好使,大师说时迟那时快,立刻跑了,终于在摩洛哥能一反套路了…

舍夫沙万:蜿蜒的蓝色山城

作为世界三大蓝城之一的舍夫沙万,是中国游客最爱来的地方。曾经它有一个更文艺的名字,叫chaouen(箫安/沙万)——山峰的意思,好像还有沙文万的叫法。这座曾经古老封闭的山城,如今接纳着越来越多想要一睹真容的游客。

关于这里的房子为什么是蓝色,有人说是防蚊,有人说是犹太人的精神慰藉,不管是何种原因,这抹蓝色都成了过目不忘的惊艳,这座城市曲折的历史就像蜿蜒的山路一样让人想要探索。蓝白色的房子和墙壁让摄影变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你无论怎么拍都好看。

这个网红楼梯你一定见过,每天都有排队拍照的人。也就是这张图带火了舍夫沙万。

穿梭在小巷里,总有惊喜等着你。在ins上刷到了下面这个地方,大湿感觉比网红楼梯那好看,于是找了个小伙带路,给了五块小费。这是一个老爷爷家里,老爷爷比较有经济头脑,把自己家布置好来吸引游客。大师嫌第一天拍的光影不好,第二天又来了...

老城里有一座【城堡博物馆】,城堡叫Kasbah,里面比较平庸,门票还略贵,应该是70迪拉姆/人,可以不来。

穿着带尖帽子袍子的柏柏尔人很反感游客的相机,至于到底是明信片事件还是害怕被摄取灵魂,已经不重要了,尊重当地习俗即可,遇见想拍的店询问一下店主能否拍摄,基本都是可以的,给一点小费就可以了。我们见了很多旅行团的大妈拿手机快怼到人家脸上那样拍,搁谁谁不生气啊。

要看小镇全景可以去城外的西班牙清真寺,日落时分最美,夜幕降临下来也好看。不过不要待太晚,记得跟大家一起下山,这样人多不害怕。

对于有不夜城的西安市民来说,舍夫沙万夜景并没有预想得那么好看,跟西安的夜景差远了。大师说舍夫沙万需要好好弄弄点亮工程…

在这里唯一遇到的不愉快就是拥有一颗少女心的潘奶奶刚坐到台阶上,就窜出三个小孩子坐下合影,人家还摆了pose,为了要小费也是蛮拼的。后来我拍照时遇见上来的小孩,明确拒绝“No”,小孩还特委屈地问我“Why”...小孩子正是读书学习的年纪,但是一部分摩洛哥的孩子走上坑蒙拐骗之路,他们为了要小费也学会了说英语,这是不是应该值得表扬???

我们在舍夫沙万还碰见了一些很好的当地人。人家都是害怕被店主搭讪立刻跑,我和大湿先发制人,先是主动搭讪了摩洛哥当地拿着5D3的老法师,以及在广州呆过一段时间教法语的小伙,小伙开了一家卖盘子的店,我们路过好几回。

舍夫沙万是此行中碰见中国人最多的地方,走在小镇里能看见几家中国餐馆和一家奶茶店,看了奶茶店的价格,一杯要四、五十迪拉姆,觉得有点贵了,果断走出去去买路边的果汁,一杯只要十迪拉姆,纯鲜果无添加。蓝城里的网红中国餐馆也没吃,卖盘子的小哥推荐了物美价廉的一家餐厅,潘奶奶跟大师吃得比较爽。小哥问你们想去什么样的餐馆,我们说:便宜实惠,好吃不贵,小哥听到“cheap”时微微一笑,介绍了一家性价比极高的餐厅。

餐厅叫做Sofia,位置有些难找,不过鸡肉卷的味道真的很棒,以至于我们临走的时候又去了一次,打包路上吃。

对了,舍夫沙万有很多喵星人,它们总是蹲在房子门前,抬起头翘首以盼。听路过的欧洲团导游讲,舍夫沙万的这种房子厨房在二楼,所以猫猫们都期待主人能从厨房里扔下来好吃的给它们。

大家大多数时候看到它们都是在惬意地晒太阳睡觉,但是早上大师出去撸图的时候,碰到了一窝猫猫抱团取暖,都很小,让人看了有些心酸。盘子店小哥还把一只刚生完小猫的猫妈妈和小猫都接到了店里,让它们睡到毯子里。希望喵星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民宿:Dar Meziana(梅兹阿纳住宿加早餐旅馆)】

这家民宿有好看的天台。

菲斯:每一条小巷都值得探索

本以为菲斯会是“套路”最多的一个地方。

大师刚开车到民宿附近的城堡大门,熟悉的“带路小伙”就立马凑了上来,问我们要去哪里,指挥停车,之后带着我们去找民宿。但是后来跟民宿老板商量了一下,大师决定把车停到离民宿更近的一个私人停车场,这样那个“带路小伙”等于白忙活了半天,悻悻离去。

大师觉得这个小伙人还不错,安顿下来之后又去找他,给了20迪拉姆作为感谢。

从布日卢蓝门开始,就进入了菲斯的迷幻世界。作为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菲斯的每一条小巷都有迷人的魅力。

想要在菲斯老城不迷路有一个窍门:顺着主路走。但是潘奶奶永远会被小道迷住,大师凭借多年来超强的方向感,硬是在菲斯都没有迷路,是个狼人!

散沫花市场、加奈因市场(木工)、铜匠广场、染工市场,菲斯的匠人们倾尽心血搭建起这个地方的一点一滴。

很多小巷子里无业游民和死小孩会给你说前面没路了,不要理他们,继续走,导航虽然在这里不太好使,但大方向正确就好。无数游记中都提到不要搭理这些人,他们会把你带到小巷子里敲你一笔钱。当然,热心的人也有,有时候走到死胡同,当地妇女给我们指了正确的路,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有些路可能确实是不通的,但我们无法分辨哪些年轻人是说真话的,哪些是想把你带到背道里敲点钱的。相由心生这个成语在这个国家真的不适用。

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如此游手好闲是极其可怕的,跟摩洛哥小混混们周旋的这几天恰好国内出了高考成绩,学霸的报道铺天盖地,看看我们国家的孩子们学习多么努力,掌握的知识多么广泛,再看看这些靠骗钱沾沾自喜的小孩,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强才国强。

不过其实有时候运气好让本地人带带路也会有惊喜,比如我们就被一个卖盘子的大叔给带到一条巷子里面,发现那是一家传统手工艺店,各种花式款色的阿拉伯围巾和地毯,非常漂亮。我还看到了织布机,兴奋地给老板说《旅途的花样》里面花花就学了织布,一脸懵逼的老板给我回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大叔说他家的盘子好多都是古董。

织物店老板还帮我包了一个阿拉伯发型让我拍照,志玲姐姐同款啊!

后来在【铜匠广场】还碰见了人很好的阿拉丁神灯店店主,询问能否拍照后 大方 地说当然可以,也不收小费,他还说他的前女友是上海人,菲斯人民都很友好,你拍照前跟他们打招呼就可以,他们很乐于让你拍,但是不要没有经过人家允许就拍,他们会反感。

如果要买什么纪念品一定要在菲斯买,碟子、地毯什么的价格都比较美丽,可以多对比几家。我们挑了一家价格公道的店买了巨多,千里迢迢背回来还碎了好多...大师拿哥俩好粘了二半天,送人都没法送了,暴风哭泣。下面这家盘子店的主人是我们家的捏老师,他very rich。

马拉喀什跟菲斯比起来就是一个巨坑,菲斯卖30的小碟子在马拉喀什要价250,连脸都不要了。

在菲斯老城暴走将潘奶奶和大湿的血槽逐渐清空,顶着太阳上坡下坡的路走消耗太大。大师一连找了三家位居排行榜前面的餐厅都不开门营业。其中还碰见特好玩的一老头,比划着“叉叉”的手势对我们说It’s open!open!懵逼一秒后知道老头要给我们说的是餐厅关门了,谢过后离开。

买水时也碰到一特可爱的小哥,店主不会英文,小哥帮我们翻译,买了两大桶水,小哥一边优雅地抽着烟,一遍吐出“twenty”,大师掏了20,潘奶奶和大师正在纳闷我尼玛两桶水这么贵?小哥继续抽了一口烟,一如既往优雅地说道:“Wait,he will give you change.”大师说:嗨!12啊!找了零谢过优雅小哥离开,小哥的迷之自信深深打动了我们,也是real可爱。

最后七绕八绕终于找到了另一家营业的网红餐厅。看见合适的餐厅就去吃吧,因为你事先查好的餐厅不一定开门。

吃饱喝足去战让人闻风丧胆的【叔阿拉皮革染厂(Chaowara Tanneries)】。

方向感不是一般人的大师拿着大家都说失灵的Google地图,凭借一己之力,没有问一个路人甲,找到了皮革染坊,大师的认路本领在8D雾都也没有怕过。

越接近皮革厂,刺鼻的气味愈发浓烈,在炽热的下午化成滚滚味道浓烈的热浪像我们袭来,随便跟了一个指路的人上平台,角度大同小异。大师跟带路人讨价还价后一共给了20迪拉姆,给完就后悔了:应该给10块。

染坊里的工人异常辛苦,日复一日的工作已经让他们熟悉了这里的气味,混合着鸽子粪的染缸呈现出斑斓的色彩,也是手艺人的坚守。

看过很多游记,都不太建议在这里买包,气味大且五金没有保障,一位小姐姐形容她背着在菲斯买的包就像“背着一头死骆驼”。

去菲斯一定要穿一双好走的鞋,上上下下的坡路比较考验体力。

其他景点打卡:

【布伊纳尼亚神学院(Medersa Bou Inania)】

进蓝门后不远就是布伊纳尼亚神学院,据介绍这是菲斯最好的神学院。

p.s.老城里有一个木工博物馆,别去了,实在无聊。

【格劳伊宫(Palais Glaoui)】

格劳伊宫在老城外,建造于18世纪,年久失修有些破旧,门票很实惠,只有一位管理员老爷爷在维护日常清扫。人迹罕至少有游客,却有独特的吸引力。

【民宿:Dar Fes Medina(达菲斯梅丁娜住宿加早餐旅馆)】

摩洛哥的每一家民宿都各有千秋,超级好拍。

【 梅克内斯 :简短到都不用起小标题】

四张图总结完。

瓦卢比利斯:古罗马帝国的神话

从菲斯回卡萨布兰卡的路上会经过梅克内斯,于是顺便去了瓦鲁比利斯,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遗迹,法院、凯旋门、集会广场、公共浴池等建筑依然清晰可辨。罗马人之后,柏柏尔人也曾在这里居住,直到18世纪中期的一场地震将这里震毁。夕阳西下的时候应该是拍照最好看的时候,不过为了赶路,我们只能在顶着大太阳参观。

这个裙子我真的跪了,买了两年一直压箱底,后来发现全网撞。大风吹来,裙子的前面就往外翻,翻得内裤都能出来...

马拉喀什:爱与痛的边缘

写到马拉喀什这里,潘奶奶要开启丧心病狂咆哮体了,要是觉得影响阅读体验,可以划过文字直接看图。

从卡萨布兰卡往马拉喀什开的路上,贫穷的大师和潘奶奶兜里的钱不够缴过路费了,一路想看看服务器有没有ATM机。高速上停了两个服务区都没有,在第二个服务区停了两分钟车,一看没有ATM机就准备走,突然来了一个要收停车费的老头???服务区停车场还收停车费?搞笑吗?要收钱倒是稍微学一下英语吧,money得会说吧,从一数到十得会说吧,又想讹钱又不愿意学英语,唔哩哇啦半天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后面的车不耐烦地按喇叭,老头把他拦车的手刚拿开,大师怒火冲天一脚油直接走了。万幸后来大师从他的屁股兜里摸出来一张皱皱巴巴的钱,过路费可算是有着落了,要不就得拿后备箱的方便面抵过路费了。

驱车到达马拉喀什已经是傍晚,潘奶奶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浪漫时尚之都而是真尼玛乱,街上摩托乱飞,速度还快得要死,一个小伙子从侧面过的时候duang地蹭到了我们车上,自己撞上来?是有多拼?好在速度慢人没事车也没事,也没讹钱。一帮无业游民围着车嘟囔着前面车走不了,大湿一脚油门走了。

千辛万苦历尽艰难险阻终于七拐八拐在穿梭的摩托中找到了停车场,马拉喀什停车费也是国际化,一晚上60???交了过路费大师的屁兜已经没钱了,停车的小伙子估计也没见过连停车费都交不起的中国人,给我们说了下银行的位置,取了点钱回来给他。小伙子英语还算顺溜,问了我们住哪家,指了一下方向告诉我们很近,两三分钟就到了。刚拖着箱子走了半步,一个长得歪瓜裂枣的无业游民非要来指路,大湿赶走之后还孜孜不倦跟着我们,看我们走错路围上来又开始巴拉巴拉,大师的忍耐力已经到极限,终于发飙,让他离开,无业游民对着我们就来了一句FXXK U,大师当然不甘示弱,跟他在街头互骂FXCK U,气势如虹的骂战引的过路行人和游客纷纷围观,最后大师干脆拿中文骂吧反正那边也听不懂,骂得也顺溜,巷子里的邻居闻声出来还给我们指了路。

穿梭在马拉喀什的老城里,并没有让我感觉到什么行走在中世纪的古老街道,只有呼啸而过的摩托让我想骂人。比起路况平坦的马拉喀什,我反而更喜欢菲斯纵横错落的小路。

马拉喀什老城和德吉玛广场的很多商家看人下菜一把好手,见到欧洲脸就叫爸爸,看见亚洲脸哦呦不得了,赶紧来宰!诚信是什么?不存在的。如果要在马拉喀什买东西请狠狠砍价。记得要是想拍哪家店一定要提前问老板,避免发生不愉快。

马拉喀什 第一家民宿:

【Riad Palacio De Las Especias(里亚德帕拉西奥代拉斯爱斯匹西亚斯庭院旅馆)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老板是西班牙人,在细节处理上堪称完美,泳池很干净。

第二天换了一家网红民宿:

【Riad Be Marrakech(马拉喀什摩洛哥传统庭院住宅)】

这是此行唯一一次马失前蹄,在马拉喀什被拉行李带路的年轻人套路了,看似忠良的年轻人要钱的时候狡诈得很,开口200迪拉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又钻出来一个中年男人帮忙敲竹杠?大师的钱包正好没有零钱打发了,而且网红民宿的员工就看着我们在他家门外被敲竹杠???因为是最后一个晚上了,架都吵不动了,就这样吧,就算报警吵进警局也没什么卵用,再忍一晚就能跟这个烂怂地方永远拜拜了。

在前面几个城市对摩洛哥树立起来的美好感觉被马拉喀什消耗殆尽,连我都不是很懂我为什么把一年就这么几天的年假和本来就不多的金钱浪费在这个国家。

网红民宿的效率实在堪忧,写着12点入住,硬生生等他们收拾完到将近两点才进房间,外面晒到能烤糊,也没办法出门,就在民宿歇着拍着,啃着下面不是很好吃的点心。

刷爆ins的游泳池失去滤镜的掩护,肉眼所见颜色俗气到爆,反而是上一家清雅的民宿更赏心悦目,员工素质也高些。民宿的图是陆陆续续拍的,对比了一下,穿带有局部黄色元素的衣服比大面积的黄好一些。

当员工告诉我们可以入住的时候,大师进门就瘫倒睡了一觉。睡醒后大师一边擤鼻一边流眼泪问苍天他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又当司机又当导游又要照相还要天天跟骗子斗智斗勇,开车开得都要得痔疮了,微单都举不动了。大师嚎完以后在民宿拍了拍,等太阳下去了一点后,潘奶奶和大师鼓起已经残存不多的勇气,再战德吉玛广场。

对了,民宿陶土色的天台很漂亮,我问大师这个帽子像不像范冰冰,大师说像犯病病。

前一天来太晚,蛇都睡觉去了,今天广场上有耍蛇艺人,大师只顾拍照,没看清广场周围的人,差点一个转身踩眼镜蛇上,潘奶奶听见耍蛇人吹的笛子声,大喊了一嗓子让他回来,大师一回头只见眼镜蛇已经从篓子里钻出来立了起来,吓得大师菊花一紧,背后冷汗直冒。大师平生最害怕蛇,来马拉喀什之前大师立的flag是一定要拍上耍蛇人,即使人家把蛇缠他脖子上要钱大师都要拍,后来,当然,flag倒了…

这些蛇也是蛇生艰难,被这样耍来耍去只能活很短的时间。

在潘奶奶买果汁的间隙,大师又找角度偷偷拍人家耍蛇人去了,这尼玛还偷拍上瘾了…

广场上的果汁并不好喝,点了一杯西瓜汁,20块较贵不说,比舍夫沙万随便买的一家的味道都差远了,一喝就能喝出来兑了水。舍夫沙万的才10块,还是拿西瓜扎扎实实榨出来的。

喧嚣的德吉玛广场吸引着来自各国的游客,透过时光隧道的罅隙,仿佛能感受到中世纪的奇幻。

找一个咖啡店看夕阳是不错的选择,好一点的位置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点了雪碧 可乐一共得50块呦。

我此生走过最长的路,就是马拉喀什的【套路】。

不过很多游记中提到的老妇女拉着姑娘的手强行画海娜倒是没碰见,会有当地妇女问你要不要画,拒绝之后人家也不强求,就走了。后来为了避免被询问,潘奶奶直接贴上了纹身贴。

回来以后潘奶奶思来想去为什么那么多大V和旅游博主对马拉喀什赞不绝口,后来醍醐灌顶终于想通了,大抵是因为人家直接入住了那家皇宫级别的高级酒店,去YSL看个秀,回来累了做个SPA,也不会跟无业游民扯皮吵架,所以会对马拉喀什印象很好吧。

【马拉喀什博物馆】

这里的马赛克砖潘奶奶比较喜欢。

最后就逛成了这个死样子。

【马若雷勒花园】

去的时候是难得的阴天,里面千奇百怪的仙人掌挺有看头,但总体而言是名气大于实际。

自驾攻略看这里

车是在租租车上租的丰田Yaris,上回去库克群岛也是租的它,省油方便,适合两个人。取还车都在卡萨布兰卡机场,10天租金1740人民币,加油加柴油,很便宜,一圈1600公里跑下来仅用了700人民币的邮费。

摩洛哥沿海城市的路况都非常好,唯一不太好的是舍夫沙万到菲斯那段,注意一下就好。一路上都是根据导航走的,没有踩过坑。提前发邮件问好酒店停车场在哪里,我们住的民宿基本在老城,非常不好停车。要是找不到酒店位置,可以提前打电话让工作人员来接,避免跟带路无业游民纠缠。

大师频频夸赞摩洛哥的司机素质高(卡萨布兰卡除外),前方如果有警察对面的司机会打双闪提示。都说摩洛哥自驾会被警察讹罚单,一路上我们被警察拦下了两次,一次是普通检查,另一次是大师实线超车,罚款实锤,被拦下后大师心想完了完了,几百块没有了,熟知警察看了看证件就放我们走了。大概是看男的背了一堆摄影器材,女的穿得奇奇怪怪像是博主,万一罚款了回去又要写文章说我们坏话,算了不罚了......亲身感受后并没有发现警察讹人的情况,遵守交规好好开车肯定没问题,注意不要超速就好。

自驾攻略看这里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上学的时候身高一直165,最近几年莫名变成167(?),常年混迹健身房,肌肉多脂肪也多(??),比目鱼肌股四头肌瞩目,大师嘲笑我是唯一一个体脂那么高还有马甲线的人,我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来摩洛哥尽情带上你的长裙,除在民宿外,不建议穿露肤度高的衣服,毕竟入乡随俗。

带上发带、发箍、草帽、民族风饰品这些小玩意,为你的整体造型加点点缀,但对于墨镜,我是爱不起来的。

摩洛哥色彩丰富,建议提前准备好应对不同色彩的衣服。下半身裙子比较花的话上衣选纯色的就好。

如果不想穿撞色,试试顺色也许会有惊喜。

所有的色彩在摩洛哥都能找到。

套路与反套路

先说说看过很多帖子中写过的摩洛哥套路与骗子,亲历过后,感觉这个国家确实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才有那么多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靠坑蒙拐骗度日。但凡是有正经工作的人,都不会刻意去坑骗你,反而会提供热心的帮助。

当你迷路时,不要相信给你带路的青年,可以问小商店店主、餐厅工作人员等有正经职业的人。口袋里多准备一些零钱,也好打发强行要带路的无业游民们。

个人感觉沿海(被殖民过)的几座城市民风都比较淳朴友善,菲斯也还可以,马拉喀什真的是套路王中王,每一天都紧绷着神经,拿出“来啊battle啊!”的气势。

买纪念品建议在菲斯买,尤其是手工艺品,菲斯多逛一逛,很多店都物美价廉,店员也不会跟你扯皮磨洋工,相比之下马拉喀什real漫天要价,菲斯卖几十块钱的小东西马拉喀什的店里能翻几倍。

令人耿耿于怀的是在摩洛哥走到路上总有人盯着你看,看得你心里发毛,我寻思着就算咱在路上看见外国友人也不会一直盯着人家看个没完吧,除非外国友人在那唱“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我绝对盯着他看!

还有一点,走到路上总有人指着你的说China、China,咱能学会说个Chinese不?

不过正如当地店主说的,They cheat you,they lie to you,but they don’t hurt you. 他们也只是小坑小骗,不敢明目张胆地抢。

关于食物

摩洛哥的饭确实跟传说中的一样不是很好吃。之前看过有人写游记说你去摩洛哥不好好查餐厅攻略还嫌人家饭难吃就是你自己的问题。Exm?你走在成都、重庆的街头随便走进一个小店也不会难吃吧!就算不提太会做饭的四川人,走在西安街头,你随便进一家肉夹馍凉皮店,能难吃到哪去???诚然,有充分的时间当然可以去吃更好的饭店,但旅途中不是每一天都有时间和精力去找那些排行榜前三的餐厅。

在菲斯的时候我们拿着攻略,一连找了三家排名前几的餐厅,通通关门了。

说到吃让潘奶奶夸一波摩洛哥的薄荷茶,当地人说薄荷茶的做法是把茶叶放进水里狂煮,然后再加薄荷狂煮,最后加很多很多糖,喝凉水都胖的潘奶奶实在是不敢再加糖了。薄荷茶是解暑利器,无论是舟车劳顿到达民宿后,还是穿梭在炙热的街道上,来一杯薄荷茶,立刻活了过来。

经历了摩洛哥摧枯拉朽的旅程后,心力交瘁的大湿回国瘦到59kg,潘奶奶就厉害了,一斤肉没掉!我还能说什么…

这次就到这里了,感谢观看~我们下次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