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

近年随着电视、网络的不断发展,历史剧和古装剧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多。但是即便一些影视火遍了大江南北,剧中却也常常出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常识性的错误。甚至有些时候它们已经不是历史剧。将其称为真实历史时代、架空历史人物反而更贴合一些。就如以下这几部知名古装剧。

第一部:《甄嬛传》之称呼

每到各台开始播放《甄嬛传》,就预示着假期已经到来。观众们便总会听到剧中以华妃为首的妃嫔们的一口一个“臣妾”。这种称呼是否正确呢?

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1)

从“臣妾”的字面意思理解,是指臣子的妻妾,可以理解为“臣”和“妾”的统称,或者臣子妻妾们的自称。但是事实上这些有资格觐见皇室的臣子的妻妾在面见皇室的时候,她们极少这样自称,反而多自称为“妾”、“妾身”、“妾某氏”或“奴”、“奴家”等。

并且在古代“臣妾”是两个词,“臣”是男子对自己的谦称,“妾”则是女子对自己的谦称,两者都有深刻卑贱的意思。当这两个字合为一体变成“臣妾”,就成为了一种统称,意思是臣民的众多。因此妃嫔不能自称为臣妾,就和学生不能自称“莘莘学子”一个道理。

那古代后宫的嫔妃们又应该用什么称呼自己呢?当面对皇帝及长辈时,她们常常自称为“妾身”、“妾”、“奴家”、“奴”。当面对臣下或低位嫔妃、宫女太监时,则可以直接说“我”、“吾”。

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2)

第二部:《康熙王朝》之称呼

该剧中的孝庄皇后到了做太后之时,开始自称起了“孝庄”。这让人不禁直呼好家伙!“孝庄”这个词好是好,但是“孝庄”却是孝庄文皇后的谥号!

什么是谥号呢?古代的谥号是指帝王、妃子、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去世以后人们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给的称号。这样的称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而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尚且不知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好坏,也就无从知道自己的谥号,更无法将自己的谥号挂在嘴边了。

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3)

且孝庄的这一称号来源其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去世以后,康熙皇帝给祖母上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这一谥号还经过了雍正、乾隆的累加,终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第三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之历史关系

《铁齿铜牙纪晓岚》是已经出了四部的经典电视连续剧。剧里最值得一提的自然是每天都在为民请命,一副好官模样的纪晓岚,以及时常被纪晓岚调侃胖乎乎还有些“蠢萌蠢萌”的和珅。但在历史上他们真是这样?

首先剧中的纪晓岚一般是指历史上的纪昀。因字为晓岚,所以他被唤作纪晓岚。纪昀因有着卓越的学术才华,在官方学术工作上一直都是重要的负责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必有他在其间。他编著的最著名的当属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且自己还有《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4)

而剧中的和珅,全名钮祜禄·和珅。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十三岁的和珅机缘巧合下在乾隆皇帝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学,由此成了乾隆皇帝仪仗队的侍从,开始了他的做官之路。

初时和珅为官清廉。想必他曾经也想做一个好官。但在参与审结贪污案“李侍尧案”时,李侍尧和他的党羽的一大份财产都被和珅私吞。再加上乾隆皇帝的赏赐,和珅第一次尝到了掌握大权大财的滋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5)

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收敛钱财,和珅开始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打击政敌。他还曾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过往来,由此成为18世纪的世界首富。直到嘉庆时期,和珅才被革职下狱,并最终奉命自尽。

至于两人的关系真的如剧中一般“针锋相对”?纪昀大了和珅整整十九岁。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更像是因没有明显利益冲突而自然生发的忘年交。在私下,老练的纪昀按得住和珅的暴脾气。而在工作中,官运亨通的和珅反倒关照纪昀更多些。剧中两人几乎不分场合的嬉笑怒骂,更多的还是艺术的夸张。

古装剧里有哪些错误 历史剧和古装剧中出现的几类错误(6)

诚然,因为时间久远,我们很难全面地再现古代社会生活或全面了解一位古人。但随着历史剧越来越“热”,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不然这些胡编乱造被孩子们学去,那我们将来还怎么正视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