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离心机的优缺点比较(揭秘关键离心技术)

 【中国制药网 企业新闻】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使得需要分离的不同物料得到加速分离的机器,离心机在化工、石油、食品、制药、选矿、煤炭、水处理和船舶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得益于高速发展的科技,离心机行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而我国下发的各项利好政策也使离心机行业发展获得巨大支撑点,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始不断加快离心机的研发创新,如今我国离心机开始朝高端化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各种离心机的优缺点比较(揭秘关键离心技术)(1)

 (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展会现场)

 笔者获悉,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离心机获得美国FDA认证的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卢湘仪已先后设计生产了国内第一台最高转速的高速冷冻离心机GL-25M。制造了国内第一个316L不锈钢材质的连续流转子。研制出制药行业提取方便的2000ml圆杯,并配有316L不锈钢材质的离心杯,填补了圆杯最大化的空白,为制药行业GMP认证企业提供了最优质的配套。设计出超级岩芯离心机,实现了水平转子12000转的空白,设计出测定土壤PF曲线的专用离心机,为石油分析勘探和农业科学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务实、创新、敬业、求精”,卢湘仪离心机技术在行业内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甚至远销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泰国等30多个国家。如今,我国离心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且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先进水平。相信在我国科研人员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国产离心机一定能登上世界舞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我国离心机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那么离心机离心技术又有哪些关键因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离心机的设计原理是利用驱动转头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场力加快样品粒子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或浮力密度差的物质分离开。决定离心力大小的因素除转速(Revolvedperminute,r/min)和离心(转头)半径外,还与粒子在旋转运动中所受到的力(重力、浮力、摩擦力)之作用影响有关,离心力方向与重力呈垂直,故常用相对离心力(Relativecentrifugalforce,rcO表示,即相对于重力作用在旋转粒子上的离心力,用重力加速度g(980cm/s)作为量值,也称为“g-Force”,表达式为:RCF=o)~/980。

 离心技术的关键是如何根据样品粒子和介质的性质以及转子的技术参数来确定离心力、转速和离心时间设置。粒子(细胞、细胞器及大分子的统称)的沉降或分离速率取决于离心力、粒子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以及沉降介质的密度和粘度,根据用途、转速、功能配置可将常用离心机几大类型:医用离心机、实验室离心机、美容离心机、PRP离心机、高速离心机、低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低速冷冻离心机等等,不同转速的离心机产生不同的离心力,具有不同的用途。

 选择合适的离心机不仅可以解决生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营风险,而影响离心机选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离心机的转速:一般离心机应在3000转以上,转速越高,离心机分离因数越高,分离效果就越好。

 2、离心机的材质:不同材质其耐磨性、耐蚀性等理化指标不一样,国外的离心机一般最低材质为316L,或双相不锈钢,磨蚀元件须选用陶瓷合成材料。

 3、离心机的差速控制:不同的差速器控制精度不同,且寿命及维修成本差距很大,差速精度越高,对物料的适应性越好,故宜选用差速精度高的设备。

 4、长径比:离心机的长径比越大,其处理能力也越大,含湿率则越小。

 5、控制系统:是否为自动化编程控制,目前国内外设备厂商已基本实现了该设备的全自动化控制。

 6、安装功率:影响到能耗的控制、一般国内的设备能耗比高、国外的能耗比低。

 7、加工制作工艺:离心机属于高精度加工要求的分离设备,不具有精加工能力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维修率高,处理能力有限。

 衡量离心机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分离因数。它表示被分离物料在转鼓内所受的离心力与其重力的比值,分离因数越大,通常分离也越迅速,分离效果越好。工业用离心机的分离因数一般为100~20000,超速管式分离机的分离因数可高达62000,分析用超速分离机的分离因数最高达610000。决定离心机处理能力的另一因素是转鼓的工作面积,工作面积大处理能力也大。

 离心机是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但是医药行业对离心机应用过程中的要求相对较高,对所用离心机的材质、结构及加工质量都有具体要求,因此掌握熟知离心机离心技术的关键因素,这对于离心机生产企业在技术革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几年,离心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市场前景的看好也将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该行业进行博奕。在这场博弈中,进入者要想站稳脚步就必须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强自动化、制造工艺以及材料材质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对此离心机离心技术的揭秘更是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制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