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

今天要给你讲一讲“辛弃疾”,最近他挺火的,大家都在谈论。他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格局,他一生不休,致力于收复故土,建功立业。但他一生坎坷,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即便隐居田园二十多年,依然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上战场杀敌。


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1)

为什么要讲“辛弃疾”?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正史君希望讨一讨“辛弃疾”名字中的彩头,祝每一位辛苦的读者能够完美躲开疾病,丢弃疾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其实,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更要推崇的是辛弃疾在困境中永不服输,随时准备血洒疆场的爱国报国精神,希望年轻一代重拾“尚武”精神。


01


辛弃疾的老家是山东历城,即现在的济南。历城是金朝统治的地区,大宋的子民深受压迫。在金军决定大举南侵南宋时,历城百姓顺势揭竿而起,反抗金朝。一腔热血的辛弃疾也投奔了势力较强的起义军首领耿京。精通文墨的辛弃疾被委以文职。


金朝皇帝完颜亮在前线被杀以后,新皇帝完颜雍登基后烧了第一把火,停止南侵,对起义军的造反行为不予追究,很多起义农民就纷纷离开队伍继续种地。徘徊之际,耿京接受了辛弃疾的建议,带着队伍投奔南宋。


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2)

辛弃疾作为特使,秘密前往南宋,获取了南宋皇帝赵构的信任,允诺耿京和起义军领导被委以重任。耿京还没等到这个好消息,就被叛徒张安国所杀,整个起义军倒戈金朝。


这时候怎么办?这是辛弃疾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辛弃疾没了靠山,他决定自己干。迅速组织了50人的队伍,直奔金兵大营生擒了喝醉的张安国。金兵大营有多少人?五万人。等金兵反应过来,只能远远地看到辛弃疾坐骑的屁股了。


一路狂奔,跨过淮水,辛弃疾押着张安国见到了宋高宗。赵构被惊到了,“一见三叹息”,感慨辛弃疾真乃神人也,打破了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谬论。


这件事,也被辛弃疾写成诗词《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英雄初露峥嵘。


二十三岁的辛弃疾在南宋刚一出道,就是巅峰。


没想到,此后他高开低走,报国无门,令人无比惋惜。


02


在辛弃疾的诸多标签中,爱国和报国的情怀是最受历代人士推崇的。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北宋故土,建功立业。


与南宋诸将相比,辛弃疾领头抗金优势很大。首先他熟悉金朝经济社会情况,知己知彼;其次,他有勇有谋,文能赋词做好战前动员宣传工作,武能带领军队杀贼,有过实际的抗金经验。


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3)

他唯一缺少的就是南宋朝廷的支持。但南宋朝廷想不想抗金呢?至少宋高宗赵构不想,否则岳飞就不会被冤死了。


磨刀霍霍的辛弃疾没闲着,写了两篇著名的军事建议《美芹十论》和《九议》,新近即位的宋孝宗召见他讨论备战,辛弃疾直来直去,俩人说不到一块,,宋孝宗不喜欢耿直boy,就给他封了一个管粮食的官。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没想到,想要上战场杀敌,竟然被安排到大后方了。辛弃疾一腔热血无用武之地。


当时的南宋偏安东南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想过小日子,就不想打仗的事了。然而,北方虎视眈眈,随时可以吃掉羸弱的南方,辛弃疾内心非常着急和郁闷,在元宵佳节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热闹和他满腹的怨恨,两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灯火之下,一个孤单的背影被拉得很长。


从此以后,辛弃疾被任命到地方上做官,远离南宋军事集团核心,报国之志无从施展。


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4)

然而,辛弃疾不愿放弃,在湖南任职时,他组建了一支军队,名曰飞虎军来维持地方治安。朝廷说支持你,但没有军费,你自己看着办吧。辛弃疾就想尽各种办法筹措,甚至不顾当时的法律规定,军队真的让他组建起来了。飞虎军真不含糊,虎虎生威,不仅地方流寇得到镇压,连金军也闻风丧胆。


我们知道,七百多年后的湖南,清朝的曾国藩也组建了一支地方军队,湘军,用来镇压太平天国,最终被曾国藩解散。地方军队一旦强大到威胁朝廷,那主将就危险了。


果不其然,辛弃疾被弹劾了,理由是为了军费横征暴敛,而且还贪污。42岁的辛弃疾被迫隐居江西上饶20余年,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他的号“稼轩”就是从这里来的。


一首《西江月》描述了他的田园生活:“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03


辛弃疾表面与现实和解,内心却翻江倒海。对于志在报国的人来讲,没有什么比这个遭遇更令人沮丧的了。南宋没有福气,失去了一位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武将,但百姓却很幸运,见识到了可以与苏东坡并称“苏辛”的爱国词人。


过去,受宋代气质影响,宋词颇为婉约,词间追求相思柔肠,晓风残月。苏东坡开创豪放词风,追求“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洒脱,辛弃疾更进一步,其词豪放如龙,爱国情怀跃然其间,读来壮志满怀,所以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


比如,被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那首熟悉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何等的豪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怎样的壮志未酬?


这首词豪迈雄壮,又悲愤沉重,这完全体现了辛弃疾的性格和一生境遇。


每次回想起年轻时候活捉叛徒张安国,是多么春风得意,然而“只提当年勇”算不算的上好汉一条?


《鹧鸪天》的后面几句,“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满腔热忱,却换来朝廷的冷落,眼见江河破碎,一位老人还怎么能把胡须染黑?如果朝廷需要,老廉颇,依然能战。


04


辛弃疾临死之前,仍然大喊“杀贼!杀贼!”,就像他在《贺新郎》中写到的那样:“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读辛弃疾的词,总是让人心潮澎湃,有一种热情奔放的力量,他虽然被压抑,但永远保持积极心态。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这块古老的土地,经历一场场磨难的洗礼,悲伤过去的人们愈发坚强。就是有像辛弃疾、岳飞这样的英雄气概带着人们前行,无论遇到怎样的噩运,只要中国人的精气神不丢,中国就不会亡。


辛弃疾是一位多产词人,现存600多首,在宋朝词人中间保存最多,诸多名篇入选了中国课本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他和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诗人一起,充实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宝库。


昨晚,备受追捧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隆重开播,让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我们难得有了一股清新之风,全家老小跟着选手一起来答题。看完节目后,孩子意犹未尽,要了解更多的唐诗宋词。我担心孩子是三分钟的热度,幸好有一套书收录了勇闯“中国诗词大会”前必学的唐诗宋词。


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5)

《唐诗 宋词 散文品读书系 精装全三册》

《唐诗 宋词 散文品读书系 精装全三册》这套书,收录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贺新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我认真研究了一下,觉得很适合6-12岁的孩子阅读,父母一起跟着补补课也是极好的,有四个理由:


第一,权威性有足够保证。评注作者是方笑一和他的父亲方智范。方笑一教授是“中国诗词大会”连续五季的命题组专家,方智范教授是著名的高考语文命题组核心成员。父子俩联手带着孩子一起来品读和解读中国诗词经典,每一首诗词经典都配有权威品读和简要注释和译文,这一点我特别看重。


第二,这套书囊括了“诗”“词”“文”三种中国古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体裁,所选均为唐宋两代精品,著名的诗人词人都位列其中,不仅中国诗词大会的题库,更是中华诗词宝库。给孩子就给最好的。


孩子每天看节目,又可以每天学一首诗词,既可以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又能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一天两天看不出来,时间长了,就会有明显改变。


辛弃疾被贬的时代背景(南宋词人辛弃疾突然爆红)(6)

随书赠送的精美手账


第三,不但如此,这套书还免费赠送6节诗词学习课程——扫码即可看视频、听朗诵音频,手把手教会孩子品读古文,提高古文鉴赏能力,非常贴心。


第四,书的印刷装帧质量绝对是一大亮点!毕竟是中国古籍出版的头把交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特别选用古风装帧,古画插画,内有《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古画插图,便于收藏。正版环保印刷,保护孩子眼睛,绝对良心。


我把这套书推荐给你,包括《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读》三册精装,定价218元,新春团购价99元包邮!


目前处于预售状态,发货时间为2月10日(注:不包括湖北、新疆、西藏等地区)


在假期中,别错过“偷偷”提升自己和孩子的机会。


点击下方横条即可购买。正史君祝福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都能“弃疾”成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