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

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1)

初冬雪事

作者:诗意人生 朗诵:莹秋

心心念念的这场雪,突兀地降临,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昨日,虽有人悄然告知,但那时候,是不屑的。想着:这么好的天气,怎么会降雪?

午夜梦回,窗外雨声成阵,爱人披衣起身,去搭盖放在楼下的电动车,这样,我还是没有将这雨与雪联系起来。

今日一大早,最先宣布这个消息的,是爱人,接着是儿子。而我始终是漠然的: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降雪?

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2)

爱人是那样一个喜欢张扬的人,面对这初冬的雪,岂肯安然?于是,儿子禁不住蛊惑,匆匆跑到窗边,接着一阵欢呼,扰乱了我的清梦:“哇!真的下雪啦!”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纷纷扬扬的雪像归家的孩童,盘旋着,簇拥着,从浩渺的天宇,簌簌而落。倚着窗棂,沉醉于这岁序的奇妙,我应该是欢喜的。一直觉得,真正的冬,应该是从一场雪开始的。

落雪之后,便可以穿羽绒服,系头巾,可以肆意夸张地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而这场雪,终究是不被看好的。毕竟,大地与我一样没有做好准备,过高的地表温度,又怎能守得住这圣洁?

而雪,终究是雪。是雪,就是冬天。冬天,便可穿羽绒服。于是,我心思跃动,欣然打开衣箱。可我到底是怀疑的,羽绒服只是试穿了一下,又放回原处:“怎么会有这么冷呢?”

相比,儿子倒是时务些,他将昨日新买的羽绒服穿在身上,俨然一副过冬的样子。开门下楼,凄寒相逼,又见那覆满车身的雪,方信冬已至。

地上是没有雪的,否则,像这样的天气,我是没有勇气开车出行的。找一把刷子,小心翼翼地除去车玻璃上的积雪,又开高档暖风,开启了雪日之旅。我想,这时候,若有个风情的人同行,定会增加这旅途的兴味。而一个人独行,亦有一个人的风趣。

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3)

落叶成殇,那些尚未熟透的叶,亦做了秋的答卷,形状各异地铺了满地。雪花缭绕,远处一片迷茫。路旁的草地上,有了薄薄的一层,像丽人的夏裙,那微露的暗芽,使雪多了几分玲珑。

风雪路滑,每辆车都行得小心谨慎。我想,他们未必都能真正懂得这其中的妙意。我向来是开不得快车的,所以,一路赏雪,对我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不过,这也算不上完美。真正的好,应该是尽兴。择风景雅致处,恣意地停留,不被俗事牵绊,心无挂碍。本身就这样俗气吧,若不是因俗事牵绊,在这样的天气,又怎肯轻易出门?如此说,应是相互成就较好。

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4)

而这场雪,到底动了我的思绪。那些有关这场雪的消息,频频传来,于是,这有关雪的情愫也越来越浓郁起来。北方的雪,南方的雪,闹市的雪,山间的雪,各有各的韵致。

小时候被告知,每岁的第一场雪有毒,是不能吃的。不知道这话到底有没有证据,为了健康地活着,我们寄希望于以后的雪。傍晚,朋友发来雪松的图片,那蓬松的一枝,很想靠近,趁人不注意,再偷偷地吞上一口。想来,那丝丝的凉意,定然满是欢喜。

今年这冬,就算开始了吧!它来得果断洒然,像做事干练的年轻人,没有丝毫迟疑,便伶伶俐俐地将岁华带入了冬。我想,用不了多久,枝梢上那些残留的叶,也会如数交付于大地吧!

等再过一些时日,当腊梅花也来凑热闹,文人骚客们,忙着踏雪寻梅一阵,折枝插瓶,满室生香,那些字斟句酌的词章,亦将次第绽放。

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5)

诗意人生,实名:曹会兰。中小学一级教师,县优秀教研员,《清丰》杂志社编委会成员。喜欢将烟火日常赋予清泉流水般意境,觉得如此,既不失其真,亦不失其味。目前,已有多篇散文发表在《教育时报》、《作文周刊(教师版)》、《濮阳日报(教育周刊)》及《清丰》杂志上。

冬之逝雪(初冬之雪事)(6)

莹秋,《一线文学》网站主编,《美刊之声》等平台主编,《四季美文》特邀主播,一个温婉舒雅的女子,教育行业,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中国语言表演教程教师,多年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出版《清风夜语》等文集。荔枝电台 FM1504764莹秋之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