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

不知不觉,秋燥起,茉莉正当时,送君茉莉,请君莫离。

茉莉,是印度原产,于汉朝,开始在中国扎根,带有佛学的禅意,有箴言如是说: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2)

茉莉在我国最早的记述,源于西汉陆贾的《南越行纪》,里面说南越境只有从别国移植的茉莉甜美香飘。

茉莉没有什么宏伟的格局,晨风晓露,它盈盈轻绽,上到耄耋老人,下到黄发稚儿,那种不浓不淡的香气,总是合时宜。

花未开时,瘦削的枝干上,一片新绿;突然绿中显现出一点白,色淡香雅,让人心静;也有较为浓烈的大花茉莉,甜美香飘,热情地扑面而来,轻盈俏皮,不由令人心生爱怜。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3)

大到接待贵宾,小到自斟自饮,优雅又热烈的茉莉,总能撩拨心弦,有说不出的温存。

01唐宋风雅熏染的茉莉茶香

佛家爱茉莉,爱的是茉莉的心纯

当茉莉与茶以最美的姿态彼此成就时,安静又汹涌,开窍解郁,触及内心的柔软。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4)

都说植物是生死的歌谣,茉莉的花期只有短短一天。而从神农氏到陆羽,从祖先开始,我们就离不开茶香了。

所以别出心裁地将茉莉与茶结合,淡淡一杯,雅人雅事......

一片冰心在玉壶,始终保持孩童般纯真的作家冰心也喜欢茉莉花茶,89岁那年,冰心还在《我家的茶事》中孜孜不倦地写到有关茉莉花茶的韵事。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5)

于一人独处时泡上一壶茉莉花茶,外加几朵杭菊,清爽、轻松、自如、自在,在这花香甘甜中,茉莉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美好。

彷佛又回到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盛唐景象,大唐盛世,茉莉花茶这种风物,也充满了大气象。

唐朝煮茶,追求多多益善,尤其喜欢将大量的香料混合进茶叶,一起点茶。

这是源于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盛况,大量香料飘洋过海、流入大唐,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香事的鼎盛时期。

唐宋以来,“闻香”都是风雅之事,宋朝也承袭了唐代的精致,彼时,香品丰富于以往,价格随之降低,各阶级民众都能附庸一二,人们更加痴迷于燃香,香料使用更加多元。

在北宋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也出现了各种香铺,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当街有一个店铺,铺门口挂着招牌,招牌上写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店名。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6)

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统统都放进了煮茶壶里,还有将龙脑香放进茶壶的,宋福州太守蔡襄曾经编纂过一本《茶录》,里面说真正的贡茶,都是添加一些微量龙脑香的,可以使茶香更浓。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7)

龙脑香是一种凝结于大乔木的香料,经过唐宋人们的不断研究尝试,发现用花香入茶代替龙脑香这些香料也别有一番风味。

其中茉莉花茶格外受欢迎,其制作手法特别收录在《调燮类编》之中,在《步月•茉莉》也提到过当时人们喜欢用茉莉花来“焙茶”(烘焙茶叶)。

02茉莉花茶起舞,元明清普及的冲泡法

元代,对于茶文化来说,开启了一个全民化的大时代。

宋代充满仪式感的“点茶”一直都是贵族间的游戏,普通百姓更关注生计,是没有那份闲心去摆弄各种茶具的。

到了元代,疆土拓展,各种民族价值观汇集融合,茶终于开始了全民化的趋势,其中简单易操作的热水冲泡茶的发明是主要的推动力。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农出身,他更能体会底层人员的艰辛,所以他一上台,立即推翻”点茶“,大力推广“冲泡法”,让茶香彻底彻底飘入寻常百姓家。

从明代文学家文徵明的《品茶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品茶是用茶壶烧热水,直接冲泡茶叶。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8)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将“茉莉薰茶”也记录了下来,明代顾元庆的《茶谱》更是详细阐述了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从中可以发现,唐宋时期用香料来丰富茶味的传统被保留下来,但也做了一些改进。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9)

虽然清朝皇帝均来自关外,但都研习汉家文化,饮茶也有讲究,所以这个时期的茉莉花茶迎来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清雍正元年(1723年),茉莉花茶的重要产地是苏州,工艺流程精细到“六窨一提”,选材采用明前碧螺春茶芽和虎丘的茉莉,从材料到产出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才能批量运销北方地区。

清道光年间,吴人顾禄的《清嘉录》记载道:“珠兰、茉莉花……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福州茉莉花茶闻名全国,它的制作方式可以概括为“四窨一提”

其中高档茉莉花茶从绿茶和茉莉花的选取上都要精益求精,将材料充分混合在一起后拌拼窨制,最后才造就了鲜灵浓醇的高品质。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0)

根据《清宫禁二年记》记载,慈禧禁止宫内女眷佩戴茉莉花,因为慈禧喜欢花花草草,而茉莉是只有她才能佩戴的花。

慈禧不仅衣服上有花卉图案,曾经还在房间摆放气味清香的苹果来当香薰,所以咸丰皇帝曾经赐号慈禧“兰贵人”。

又因为钟爱茉莉花,所以茉莉花茶也是慈禧的日常饮品,光喝茶的茶杯,慈禧就有不少收藏。

比如镶金戴玉的金托白玉杯,现藏于北京博物馆。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1)

金托白玉杯

还有精致的绘有各种吉祥如意图案的茶碗,都是慈禧喜欢用的茶具。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2)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3)

墨彩过枝竹蝶纹盖碗

喝茶前,两名太监跪下,将茉莉花茶再用鲜茉莉花薰制一次,盖上茶盖,焖几分钟后,茶中的花香更浓,花瓣还在水中翩翩起舞,看着就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慈禧闭上眼享受清香馥郁的茶味,高兴时也经常将茉莉花茶赠送给外国使节,就这样,茉莉花茶成为了贡品。

民间也开始出现了茶叶老字号,专门售卖茉莉花茶,“大小不下三百余家”,这仅仅是1926年的统计,可见当时北京的茶叶生意已经做得非常火爆了。

茉莉花茶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普及当中,真正香飘满城,彻底融入了大众生活的烟火气息。

03那时,那人,那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在北京文化中还有一个文艺的名字,叫做“香片”

建国以来,福州茶厂的茉莉花茶一直被列为外交部礼茶。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时,就用茉莉花茶招待。

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中记载:“毛泽东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

老舍写过一首七律,里面有“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这样的句子,这是因为老舍经常去冰心家做客,两人经常坐在一起喝”香片“,这首诗是在怀念这对好朋友在艰苦岁月中的茶情之深,茶谊之浓。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4)

同时老舍著名的话剧作品《茶馆》,也将茉莉花茶当作素材写进去了。

剧中王利发有一句台词:“李三,沏一碗高的来!” 这里的“高的”指的就是茉莉花茶的碎末。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5)

《茶馆》

以下这张图是北京街头喝大碗茶的老照片,桶里装的就是沏泡的茉莉花茶碎末,当时的穷人喝不起好茶,一丁点茉莉花茶碎末就是他们的最爱了。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6)

我关于茉莉花茶的记忆是刻着父母单位的白色搪瓷缸,邻里街坊在一起谈天说地,周围的空气中充斥着淡淡的茉莉花香与浓浓的人情味道,唇齿间是百转千回的人生百味。

电影《路边野餐》设计了这样一个剧情,陈升入狱九年,妻子张夕已经去世,当陈升坐上回家的火车时,悲伤地唱了一首《小茉莉》。

《幽梦续影》中将花比作“美人后身”,茉莉就是“解事雏鬟”般清甜可爱的少女,也是陈升心爱的妻子,歌声中一切宛如初见,陈升回到与妻子恋爱的甘甜岁月,时光飞逝,茉莉如心,爱妻莫离

又是一年七夕到,传说织女升天而去,凡间女子有了这样一个习俗,七夕那天,需要发间簪素奈(茉莉花)乘船出巡,将茉莉抛洒入水中可以祈福,这里的茉莉就是“莫离”的意思,表达了女子想与爱人长相厮守的心愿。

席慕蓉有一段话说得好: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7)


白色的干花缠着绿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风尘仆仆的岁月,

缕缕香气萦萦绕绕,人们蹒跚地走过,清晰地记得,

有了岁月的底色,有了恬淡的味道,有了泛黄的回味……

回甘之甜,从而更好地宽容世界、承受生活。

茉莉茉莉,莫离莫离,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8)

秋意浓小酌一杯暖深秋(秋燥饮茉莉白首君莫离)(19)

馄饨异闻录,祝大家七夕快乐,喜欢记得关注我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