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1)

欧邑小站负责人允儿(右)是一名学霸海归,本科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建筑设计,研究生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环境心理学,毕业后即入职全球顶尖建筑事务所Gensler,之后从建筑师转变为公益人

盛夏的欧阳路上,一群年轻人聚在社区咖啡店欧邑小站,头脑风暴着下一场主题社区活动。他们中,除了咖啡店负责人允儿,还有几位居民、设计师和社区工作者。而这样的场景,在今年才开业的欧邑小站,时常会发生。

“做什么活动,就像推什么咖啡一样,‘15分钟生活圈’里,大家说了算。”在允儿看来,上海每个角落都有文化,历史绵长的欧阳路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随着欧阳路一期更新项目落幕,欧邑小站正式开门营业,这里不仅有价格亲民的咖啡,有好玩的文化活动,更有着讲不完的社区故事。这爿嵌入街边的小小咖啡馆,如同一个“活力枢纽”,让一整个街区都活跃起来;又如同一个“时空花园”,连接着这条百年马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成了共建共治共享“15分钟生活圈”的新场域。

改变居民日常,也慢慢改变社区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2)

欧邑小站推出夏日新品“欧阳之光”,允儿说,希望欧邑小站也能成为“欧阳之光”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3)

欧邑小站位于欧阳路大连西路路口,“嵌”在一片居民区中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4)

有网友看到媒体报道,主动来这家“蛮好玩”的咖啡馆应聘兼职

在吧台喝一杯美式,是老王雷打不动的日程。老王在咖啡馆旁的弄堂里住了大半辈子,以往喝咖啡,要么去几百米开外的星巴克,要么在家泡速溶粉。“欧阳路上怎么连个能喝喝咖啡聊聊天的地方都没有?”老王曾这样对社区干部“吐槽”。

欧阳路沿线,主要以居民区为主,和老王有一样想法的居民不在少数。去年,欧阳路街道对这条小马路进行微更新,首期工程以大连西路、祥德路为两端,在这条近500米的路上“螺蛳壳里做道场”,清理公共空间、整饬绿化、改善照明体系等等,最后“开一家社区咖啡馆”,也被写进了方案里。经公开招投标,90后设计师李云白团队的方案脱颖而出。

在街道牵线下,附近居民区书记、居民代表与设计师团队见面、交流意见。李云白没想到,“真做起来那么难”。

首先来“找麻烦”的就是老王。咖啡馆正施工,老王带着七八个居民冲进来:住在楼上的阿婆担心雨棚反光,住在旁边楼的爷叔怕空调外机声音大……听完大家七嘴八舌,李云白拿出设计方案一一解释:雨棚会向下15度做出斜面,用材不会反光;空调外机会装在面向停车场的墙边,与居民家保持距离。“原来,设计师都考虑到了,那我们就帮他们宣传一下,免得大家瞎担心。”大家自觉散去。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5)

李云白(右)根据“太空站”的理念设计咖啡馆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6)

允儿在向专程来打卡的摄影爱好者推荐“好出片的地方”

后来,老王隔三岔五来“监工”,看着欧邑小站如许诺中一点一滴做到位。落成试营业那天,他来喝了“第一杯手作咖啡”。之后,因为“好喝,便宜”,老王成了这里的常客。

如今,老王发现,欧邑小站改变了他的日常,也在慢慢改变着社区。最初一两个月里,他发现这里的雨棚换过两次,听说是被居民乱扔杂物砸坏的。咖啡馆每次都默默换一面新的,只是在店内海报上,突出了“睦邻”理念。后来,雨棚再也没有换过。

他原本喜欢坐在露天位和老邻居抽烟聊天,不久前,他发现有人自带了纸杯收集散落的烟蒂。

老王不禁感慨:有了这家小店,每天打照面的,不仅是人,更是一种曾经生疏了的邻里间的热络与体恤。

而欧邑小站的英文名,就叫Hlab Coffee——H代表Heart,即用心,lab则是实验室。“我希望这里是一个充满爱心、用心的创新实验室,大家一起做一些好玩的事。”允儿说。

每当咖啡馆灯亮起来,整个社区就“有了神采”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7)

允儿在向客人介绍店内艺术展品,从艺术家个人经历到创作背景,再到作品寓意,介绍得十分详细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8)

空闲的时候,店员就收拾外摆位,常有附近居民坐在这里聊天

见到端着相机的老伯走进欧邑小站,允儿立即起身,向他推荐店内“好出片的场景”。这时,一位买了咖啡的阿姨折返回来,投诉杯盖没套好翻了半杯。店员边道歉边用纸巾为她擦去污渍,还重新制作一杯送上。阿姨倒不好意思了,“我也不小心,在门口绊了下”。老伯用相机拍下两个人的笑靥,竖起大拇指:“这爿咖啡店难怪能做好!”

允儿深知,嵌入“15分钟生活圈”的咖啡馆,“口碑”是关键。客群固定,价格要有优势,还要根据居民喜好不断调整品类。时不时翻翻门口小黑板上的花样,渐渐地,来探店的各式人群成了“咖友”。

作为新型社区会客厅,欧邑小站在集纳多种公共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努力讲好社区故事。

这间一室一厅,承载的是当代艺术和日常社区活动,糅合的则是欧阳路的历史。“修条路吧,这样从市区到体育场去玩儿就不用绕个大圈子了”,从街边踏入欧邑小站的第一方石块上,李云白模拟当年欧阳路建造者欧阳星南的口吻,道出了百年前欧阳路的由来。而咖啡馆外墙使用红褐色搭配银白色,是致敬欧阳星南寓所的红砖和已经消失的万峰玻璃厂。这些查阅了大量历史材料获得的信息,为欧邑小站刻下历史的烙印。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9)

欧邑小站想把欧阳路的往事说给更多人听,设计上不少小心思也在致敬历史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10)

李云白(右一)组织了一场“欧阳路历史城市漫步”,带着欧邑小站的新老朋友们逛了一圈由他的团队负责焕新的欧阳路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11)

环卫工人身旁是李云白团队设计的欧阳路吉祥物阿欧、阳阳,阳阳是个穿旗袍从民国走来的“小女孩”,寓意这条百年小马路正年轻

在和居民的闲聊中,设计师们也不断搜集这个街区如今的故事,并幻化成了欧阳路上的墙绘和露天博物集。

叶阿婆的家在欧阳路祥德路路口的小区,这里曾住着不少原铁路系统职工,参与过成昆铁路建设。叶阿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不记得父亲名字,却找出了父亲当年修路用的铜锤和获得的勋章。这个故事也成了小区外墙上的一幅画,铜锤和勋章复制品成了小区门口露天博物集的展品。更由此延展出下一场社区活动的主要议题:如何营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位于欧阳路上的虹口区教育局,一位退休老干部辗转带李云白认识另一名退休员工。对方告诉他,自己曾经的一位女同事默默无闻退休后,她有天在报纸上看到了对她的采访,才得知她年轻时以交际花身份出入高端场合,其实是一名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特工。刚做完这个故事墙绘,一名环卫工人在文字介绍前驻足细看。而后,他请刚好路过的李云白给他拍了张照。“第一次知道这条路这么有故事,在这里工作,我都很有自豪感。”李云白说,这句话让他感动了很久——是家园故事,带来了无可替代的归属感。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12)

店内贴着来客们的“微心愿”,有能力者可以随时认领帮忙实现愿望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13)

青年艺术家金艺主动提出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在这里展出,并自己动手布置策展,两天后小型展就落成了

杭州这家无声咖啡馆温暖又治愈(百年小马路开出首家社区咖啡馆)(14)

曾是设计公司同事的李云白和允儿有着不少设计圈、艺术圈的朋友,大家纷纷带着作品和朋友前来,丰沛着这里的“15分钟生活圈”

欧邑小站对面是朱屺瞻艺术馆,文艺青年常在这里相聚,丰沛着“15分钟生活圈”。上月底,欧邑小站举办了一场“设计师与猫艺术展”。一名来观展的青年艺术家当场表示,愿意将他的艺术品放在这里展示。李云白干脆组织了一场“欧阳路历史城市漫步”,带着新老朋友们逛了一圈焕新的欧阳路,品读历史,再坐下来喝着咖啡,畅谈社区治理。

在欧邑小站坐一下午,可以看到人群在这里进进出出,甚至有因为“觉得生动、好玩”而主动来应聘兼职的大学生。“欧邑小站的出现,让欧阳路‘活’了起来,成为周边便捷生活的枢纽。”常客小金说,每当看到咖啡馆的灯亮起来,便感觉整个社区“有了神采”。

作者:单颖文

图片:单颖文摄,欧邑小站提供

编辑:苏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