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标点符号的名称及用法)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标点符号的名称及用法)(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但在我们日常作文的使用中,学生总是会出各种各样的错误。一篇好的文章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总是用心的,标点符号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所表达的思想都是通过标点符号来实现的。

读者通过标点符号来感受作者的想法,如问号会使读者疑惑,感叹号会使读者感慨等。

那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首先我们要弄懂每个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才能正确使用。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标点符号是标号和点号的总称。

点号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点号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而标号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分隔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标点符号的名称及用法)(2)

下面我们来分别说说它们各自的用法。

1.句号(。)

⑴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例句:国庆节是十月一日。

⑵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用的比较少,不会的可不用)。

例句:①请您坐一下。

②他真的好努力工作。

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标点符号的名称及用法)(3)

2.问号(?)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惑、怀疑、生气等的语气。

⑴反问句

例句:①你是怎么完成工作的?

②这就是你的态度吗?

⑵设问句

例句:①你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文员还是销售。

②青蛙是益虫吗?是的。

3.感叹号(!)

⑴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

例句:春天的世界真的太美了!

⑵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例句:咔嚓!木屋的房梁断了。

⑶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后面加叹号。

例句:这些小问题都解决不了吗?!

4.逗号(,)

用于句中,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例句:在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

5.顿号(、)

用于句中词与词之间做短暂的停顿。多用于列举。

例句:这里有很多花,有桂花、菊花、兰花、紫荆花等。

6.分号(;)

用于句中,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多用于排比句,列举等。

例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使人类进步;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使知识得以传承;书籍是指路的明灯,使人在人生道路上清明。

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标点符号的名称及用法)(4)

7.冒号(:)

⑴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例句: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⑵表示总结上文。(用的较少,易出错)

张扬去了北京,王丽去了新疆,我去了南京:我们都上了大学,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⑶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例句:①亲爱的丽华:……

②女士们、先生们:……

8.引号(“” ‘’)

⑴在文中展示对话。

例句:“你去不去参加他的婚礼?”“我才不去,他太抠门了。”

⑵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例句:每当看到月亮,我就想起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真的是道尽月的变化。

⑶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例句:你可真“大方”,就给孩子五毛钱。

9.括号(())

⑴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句: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1人。

⑵表示引用语的出处。

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标点符号的用法整理(标点符号的名称及用法)(5)

10.破折号(——)

⑴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句:一个可爱而结实的小男孩——王浩跑了过来。

⑵表示插入语。

例句:这简直就是——说得难听点——就是无赖!

⑶表示话题的转换。

例句:“好香的腊肉,——你知道王洋这个人吗?”老张说到。

⑷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句:“吱——”小老鼠被夹住了,传来吱吱声。

⑸表示话语中断或间隔。

例句:“你快过来,呃——还有你也来吧。”

11.省略号(……)

⑴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⑵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句:“好,好……你翅膀长硬了是吧!”

⑶表示语意未尽。

例句:你真的太不讲究了,你这样做未免太……

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例句:“是他……吧,我……也不太……确定!”

12.书名号(《》)

用于标示书名、篇名、刊物、电影、电视等等的名称。

例句:①这个假期老师要求我们看完《海底两万里》和《童年》两本书。

②你看过《读者》吗?

以上就是我们常用的标点符号,也举例给大家说明了,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时正确使用,写出好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