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真的姓张吗(玉皇大帝姓张只是道家玄虚)

本文源自朋友间的茶余饭后谈资,既说到“玉皇大帝”嘛,这自然属神话故事范畴、但到最后,我们又扯回历史上面去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玉皇大帝真的姓张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玉皇大帝真的姓张吗(玉皇大帝姓张只是道家玄虚)

玉皇大帝真的姓张吗

本文源自朋友间的茶余饭后谈资,既说到“玉皇大帝”嘛,这自然属神话故事范畴、但到最后,我们又扯回历史上面去了。

朋友姓张,他知道我读过很多史书、于是问我“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过姓张的皇帝”;出于朋友间的相互抬捧,我便回答道:“真正意义的张姓皇帝虽然没有,不过连玉皇大帝都是姓张的,你们还纠结个啥?”

话匣子一打开,下面的话题便虚虚实实、纵横上下数千年了。

玉皇大帝

民间一直说玉皇大帝姓张,此说最早出自哪里已无从考究,不过就有关记录多出自道家典籍来看、这很可能是道家“一厢情愿”为之,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我国神话故事体系的一部分;而历史上公认的道教创始人就是张道陵、而非神话故事里的太上老君等神仙——就连老子李耳,本也是张道陵初创道教后在《老子想尔注》中引用出来的,李唐皇帝们尊李耳为祖宗、实际上也大大助长了张氏道教。

张道陵是东汉人,其“张天师体系”自东汉一直传承至民国时期,共传了六十多代人,这期间的历任当权者都承认张氏“正一道”为道家正统、这待遇就好比孔氏家族之于儒家体系一般,也是名副其实的“垄断”了。

但这种“待遇”毕竟并非实权,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玄虚:主管天庭的是我们张氏,连通天地人的也是我们张氏“天师道”,所以我们老张并不稀罕人间的帝位。

张道陵与张氏道家

以上自然只是传说中的妄语,不过非常神奇地、我们的数千年历史竟也如实地“遵循”着这样的趋势、或者说“张氏为帝”这事情确实受到了某种诅咒和限制。

东汉末年的张角似乎不服道家祖宗张道陵的这种“安排”、自创太平道并举义夺权,结果只引发了三国期间的分裂动荡;元末的张士诚、明末的张献忠,以及后来的张作霖、张勋都曾有夺权为帝的野心,但最终都只是割据一方、昙花一现的命运。

当然,并非所有张姓的牛人都如此没有“自知之明”。

张议潮和他的归义军

唐末的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就具备割据称王称帝的天时地利、但他还是明智地选择了“归唐”,其张氏势力一度维护了河西走廊一带近百年的疆域完整和政治经济运转。后来,张议潮的孙子张承奉曾野心勃勃地想以“西汉金山国”恢复当年河西走廊的霸业,结果不出十年就被人灭了。明朝的张居正也是当时事实上的“无冕皇帝”,但他死活都不会、也不敢迈出更大一步,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地将权柄交回到老朱家手上,算是“无帝王之名行帝王之实”且为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明智历史人物。

喜欢奇幻故事的读者都知道,“张天师”除魔诛妖的故事多以明朝为背景,故事作者还给明代朝廷虚拟了个“镇妖司”,这里面,其实也存在神话与历史之间的“历史渊源”的。

以“封神”故事的西周历史背景计算、我国的明文古代历史满打满算接近三千年(前1046~1911年,共计2957年),假如以天庭人间“1:100”计时、天庭历史也就不足三百年(所以人间王朝寿命也难逾越三百年?)。

按古代神话故事体系,“孙悟空大闹天宫”发生在东汉时期,“西天取经”发生在唐代,当时的天庭正好处于一个王朝的“极盛时期”。到了宋代,神话体系里的大罗金仙式人物开始衰微了,成了“各式罗汉、八仙、济公、天后娘娘”等没那么厉害的角色;再到了明代,天庭实际上已处于“王朝晚期”,神仙们干脆就“集体罢工”了(或死或退隐、总之不剩几个了),所以张氏“天师道”在明朝时只好被迫出山大展神通,替从前的神仙们继续维持天地间的秩序。

自然,以上也是基于道家文化体系虚拟出来的“神话历史”,玉帝“老张”懒政了、人间的“小张”只好出来代行千年职责,但依旧无法摆脱从前既定的“魔咒”、即便是脑洞大开的小说家也无法轻易推翻这样的设定。

金庸在写《倚天屠龙记》时安排了张三丰、张无忌这样的张姓狠角,但同时期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诚却并未提及,因为他清楚、无论张三丰(张无忌)、张士诚再牛,在历史上最后都得让位于朱元璋,否则哪来日后的大明朝?据说明成祖朱棣有意弥补对张氏道家的歉疚、曾多次派人上武当山寻觅张三丰,寻觅未果的同时就在武当山上留下了今日气派辉煌的各式大殿。梁羽生写《萍踪侠影》时也安排了“张丹枫”这样的张士诚后人,无论小说里的张姓人物多厉害、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最终的命运,因为他们本都不属于历史,结局都是早就注定好了。

也许有人会问:张氏道家和民间老张是一回事么?要知道,“天师道”即正一道本就可以娶妻生子的,跟普通百姓的俗世家系并无多大区别;更接近“出家人”的是全真道、即金庸小说里“抗元”的全真教,他们在历史上反而更受元朝统治者器重。

有人说张作霖的悲剧就在于他忘了自己姓张

与张姓有点“同命相怜”的还有全国第一大姓“陈姓”,历史上除昙花一现的“陈朝”(陈霸先)外,梁羽生在《广陵剑》里也给主角陈石星安排了“广陵散绝琴弦断”这样的哲学式注脚、而陈石星正是张丹枫的关门弟子,他们的壮志未酬同样不属于历史、所以最终只能是共同的“曲终人散”。

作为全国的大姓之一,张姓能人浩如烟海、多分布在“名将、名相、名臣、名医、名士”范畴(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从历史贡献上看,它丝毫不输其他姓氏,这一点确实是不容置疑的!

至于历史上为何张姓没有出过帝王这一状况其实纯属“巧合”,毕竟历史数千年、这类“巧合”稍稍挖掘就有一大堆,都是后期人为的编排组织而已;比如“姓朱的灭了李家政权、姓李的又回来灭了朱家政权,最后当皇帝的却不是自己”,这类编排自然丰富了历史故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但历史是终究一门学科,辩证、理智看待才是正道。

一阕谈资,特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也读过点历史,以上话题扩展出来后足够你跟朋友聊上十天半月了吧!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本号将坚持文章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文化史论内容;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