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摄影有关的侵权行为(侵权是对司法和文化的双重伤害)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犯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从10月10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规定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和摄影有关的侵权行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和摄影有关的侵权行为(侵权是对司法和文化的双重伤害)

和摄影有关的侵权行为

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犯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从10月10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规定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

同期,最高法还发布了8起利用网络信息侵害人身权益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被认为是对《规定》的具体解读。下面我们来看看这8起案件中的其中一起,最后是怎么认定的。

2012年,香港苹果日报刊登一篇未经证实的关于内地影星章子怡的负面报道。北大历史学系青年教师、影评人毕成功随后转发并发表评论,表示前述负面报道是“Miss F”组织实施的。该文章及微博被广泛转发、转载,网络上出现大量对范冰冰的侮辱、攻击性言论及评价。随后,范冰冰向法院提起维权起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尽管毕成功声称“Miss F”指的是在《致命契约》中饰演“Fray”的莉莉?科林斯,但最终因为不能提交“Fray”与此案相关联的证据,故判毕成功败诉。法官对此解释称,很多利用网络侵权他人名誉案件中,侵权信息往往具有“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特征。所以,是否侵权要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判断。而一则官方视频发表点评,尽管毕成功所指不明确,但大量的跟帖把“Miss F”指向了范冰冰,对范冰冰构成了名誉侵害。因此今后“含沙射影”的描述也涉嫌侵权。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起“侵权案”最终的判决是否合理。

普通诉讼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法律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具体到某个侵权案就是说,原告认为被侵权,就需列举出被告对他(她)实施侵权的具体证据。在本案中,被告毕成功所说的“Miss F”并未实指范冰冰。而范冰冰对毕成功提起起诉,也仅缘于其中一个拼音字母“F”。难道“F”不可以成为“范姓”、“房姓”、“付姓”….等其他人?

其次,法官在审理此案中认为,毕成功提供不出“Miss F”与“Fray”之间的关联证据,很显然这不属于“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规定范畴。因为毕成功是被动卷入诉讼,所以他没有自我举证的义务。退一步讲,即使毕成功无法举证证明自己的说法,但范冰冰不也同样不能举证?鉴于此,个人认为,这起侵权诉讼案根本不成立。而法官根据网友跟帖评论认为范冰冰名誉受到实质性侵害,是缘于毕成功“含沙射影”的描述所致,明显缺乏基础事实依据,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起连基础证据都无法固定的诉讼案件,却能得出诉讼结论,其逻辑之荒唐可见一斑。

更荒唐的是,这个诉讼结论取决于网友跟帖导致的结果。毕成功在发帖时用的是一个虚拟的人名称谓“Miss F”,说明他并没有意图侵害某人的主观故意。如果一定要有人对范冰冰负责,那么众网友才是侵权的主体。法官是不是要将所有参与跟贴点评的网友一一揪出来审理一遍?在这,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既然法院那么有“公心”,可以不顾法律具体条文,而忠实于民意来判案,那么举国上下呼喊“官员公示财产”的诉求为什么得不到落实?

含沙射影也好,指桑骂槐也罢,总归是一种不明确所指的表达。将这种虚拟概念与司法证据等同起来,且入法作为侵权依据,如此想当然地“拍脑袋”立法,对法律本身是不是有些不恭呢?

“含沙射影”一词源自古时一个典故。传说很早以前,水中有一种怪物,一旦发现有人或其他动物意欲侵犯它时,它会口含细沙对侵犯者或其影子发起喷射,被喷射到的侵犯者即会生病。后来,“含沙射影”被人广泛应运,成为百姓耳熟能详的成语。

尽管“含沙射影”一词相对贬义,但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它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绝对举足轻重的地位。譬如我们熟知的中国经典名著,“含沙射影”的影子随处可见。

《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历经400多年,为什么《西游记》依然能为人喜爱?我不妨告诉你,正是因为“含沙射影”是贯彻这篇巨著的轴线,如果没有了作者对当时恶劣社会现状的影射,它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西游记》中最为人喜爱的莫过于孙悟空这只精灵古怪的猴子了。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孙猴子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说的就是,人世间有太多罪恶,需要有人不畏强权,不惧牺牲去铲除它,而孙猴子正是充当了这种正义的化身。特别在“大闹天宫”一节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孙猴子惩恶扬善的酣畅,更看清了饱食淫欲、不顾民生疾苦的傲慢天庭。

现在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西游记中没背景的妖怪被打死了,有背景的都被带走了”。一句大白话不仅概括了《西游记》的原貌,更是将现实影射的惟妙惟肖。如果说这样的“含沙射影”都不能为人接受,吴承恩是不是也要被掘地鞭尸三百?

“含沙射影”不止在《西游记》中贯彻始终。《水浒传》更是通过演绎一群好汉的快意情仇,把一个荒淫昏暗的朝廷呈现于世人面前。而不断发展的社会,正是通过对这些历史的认识,近而得到了启发和教育。这样的“含沙射影”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有人曾说,“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彼“投降”如何作解不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法律正在向一个成语举起了双手,这该是多么大的讽刺!

将“含沙射影”入法,基于什么背景,什么样的考虑,我不说你也懂得。一个显见的现实是,规制舆论的绳索越勒越紧,而这种不通过人大立法的《规定》,将伤害的不仅是法律本身,还有有效的舆论监督,以及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

大漠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