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本质如何理解(为什么说管理的实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许多管理学者都把1954年11月6日《管理的实践》的出版当作管理学正式创立的标志德鲁克在评价自己“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的时候,也曾说“我正式确立了管理这门学科”,说的就是《管理的实践》一.德鲁克之前的管理研究毋庸置疑,管理的行为自古有之;在德鲁克之前,也有许多管理研究的先驱开始了管理的研究例如:泰勒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第一个正式对员工行为和工业流程进行研究,以最经济的方式达成最高的生产量,致力于效率最大化;法约尔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第一次开始对组织职能的研究,提出组织的五项职能和14项基本原则;梅奥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探讨了人际关系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开创了管理学研究中的人际关系学派;巴纳德1938年出版了《经理人的职能》,被誉为管理思想的丰碑,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福列特1941年出版了《动态管理》,在企业研究中应把人际关系研究与作业技术研究结合为一体,认为不能把人与机器截然分开;德鲁克本人也在1946年出版了《公司的概念》,首次将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分析其运行,重点研究了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公司政策以及高层主管的职能等;二.《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整体研究管理的书籍这些研究和著作的历史价值和影响至今绵延不绝那为什么说《管理的实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呢?用德鲁克自己的话说:《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责任的书籍早先的所有管理书籍都只探讨管理的某个方面”所以说《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回顾之前的杰出人物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大约可以理出三条脉络较为清晰的传承路径:一是对管理工作的研究,以“事”为研究对象,以“效率”为研究目的,重点在工具、程序、流程、细节、改进等,这个方向的鼻祖就是泰勒了;二是对管理工作者的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以“关系”为研究方向,重点在人际、团队、成就感、环境影响等,这个方向的研究是以梅奥在“霍桑实验”为滥觞;三是对企业的研究,以“组织”为研究对象,以“职能”等为研究方向,重点在架构、职能、任务等,法约尔的影响至今不衰三.《管理的实践》的主要研究内容而《管理的实践》着重关注了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成果和绩效,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也是管理者存在的合法性的依据;第二,必须考虑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第三,要考虑外在的社会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和社区的“社会机构”,与社会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要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因此,《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因此,管理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这样从更高层面界定了企业的价值,也从更宽广的视野上,界定了管理的社会意义四.《管理的实践》的巨大影响和历史意义1985年,德鲁克曾对来访者说:“《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在这之前,管理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无法做到的我坐下来花了些功夫,把管理变成了一门科学”《管理的实践》出版后迅速走红,一版再版,持续畅销且不但在美国一炮而红,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先是美国、然后欧洲、拉丁美洲,后来亚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和工业发展的基石现在在中国,人们就像发现管理新大陆一样,如饥似渴地从这本“管理经典”中吸取营养主要原因是本书内容全面,但又浅显易懂,短小的篇幅,却又完整地说明了管理的基本观念虽然从初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70年,但其影响至今不衰许多前辈告诫后学,“如果你只读一本管理书籍,那么就读《管理的实践》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的实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管理学的本质如何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管理学的本质如何理解(为什么说管理的实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管理学的本质如何理解

许多管理学者都把1954年11月6日《管理的实践》的出版当作管理学正式创立的标志。德鲁克在评价自己“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的时候,也曾说“我正式确立了管理这门学科”,说的就是《管理的实践》。一.德鲁克之前的管理研究毋庸置疑,管理的行为自古有之;在德鲁克之前,也有许多管理研究的先驱开始了管理的研究。例如:泰勒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第一个正式对员工行为和工业流程进行研究,以最经济的方式达成最高的生产量,致力于效率最大化;法约尔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第一次开始对组织职能的研究,提出组织的五项职能和14项基本原则;梅奥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探讨了人际关系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开创了管理学研究中的人际关系学派;巴纳德1938年出版了《经理人的职能》,被誉为管理思想的丰碑,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福列特1941年出版了《动态管理》,在企业研究中应把人际关系研究与作业技术研究结合为一体,认为不能把人与机器截然分开;德鲁克本人也在1946年出版了《公司的概念》,首次将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分析其运行,重点研究了大企业的组织结构、公司政策以及高层主管的职能等;二.《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整体研究管理的书籍这些研究和著作的历史价值和影响至今绵延不绝。那为什么说《管理的实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呢?用德鲁克自己的话说:《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视管理为整体,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责任的书籍。早先的所有管理书籍都只探讨管理的某个方面。”所以说《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真正的“管理”著作。回顾之前的杰出人物的管理学研究成果,大约可以理出三条脉络较为清晰的传承路径:一是对管理工作的研究,以“事”为研究对象,以“效率”为研究目的,重点在工具、程序、流程、细节、改进等,这个方向的鼻祖就是泰勒了;二是对管理工作者的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以“关系”为研究方向,重点在人际、团队、成就感、环境影响等,这个方向的研究是以梅奥在“霍桑实验”为滥觞;三是对企业的研究,以“组织”为研究对象,以“职能”等为研究方向,重点在架构、职能、任务等,法约尔的影响至今不衰。三.《管理的实践》的主要研究内容而《管理的实践》着重关注了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成果和绩效,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也是管理者存在的合法性的依据;第二,必须考虑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第三,要考虑外在的社会。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和社区的“社会机构”,与社会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要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因此,《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因此,管理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这样从更高层面界定了企业的价值,也从更宽广的视野上,界定了管理的社会意义。四.《管理的实践》的巨大影响和历史意义1985年,德鲁克曾对来访者说:“《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在这之前,管理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无法做到的。我坐下来花了些功夫,把管理变成了一门科学。”《管理的实践》出版后迅速走红,一版再版,持续畅销。且不但在美国一炮而红,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先是美国、然后欧洲、拉丁美洲,后来亚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和工业发展的基石。现在在中国,人们就像发现管理新大陆一样,如饥似渴地从这本“管理经典”中吸取营养。主要原因是本书内容全面,但又浅显易懂,短小的篇幅,却又完整地说明了管理的基本观念。虽然从初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70年,但其影响至今不衰。许多前辈告诫后学,“如果你只读一本管理书籍,那么就读《管理的实践》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的实践》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