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临死交代曹叡提防司马懿(曹叡临终托孤之谜)

曹魏江山落入司马氏之手,与曹叡托孤不当有很大关系。曹叡生前就对司马懿颇为忌惮,临终之际为何又冒险将大权托于司马懿?

曹丕临死交代曹叡提防司马懿(曹叡临终托孤之谜)(1)

先来看一看曹丕托孤的四位大臣,分别是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其中曹休、曹真代表曹氏宗亲势力,司马懿、陈群代表的是士族势力。曹丕的意图再明显不过,让两方势力相互制衡,给新任皇帝一个较为主动的政治处境。值得一提的是,曹休、曹真皆为曹操族子,非曹操己出,也就无法得到宗亲的全力支持,这样又一定程度上为两人谋权篡位制造了阻碍。曹叡登基时二十出头,初登皇位,曹丕的四位托孤大臣无论在稳定朝局还是在抵御东吴、蜀汉的入侵两大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两方势力又在不断地为自己或己方集团争取更多的权利,年轻的曹叡渐渐受制于此四人。曹叡如果想真正的政由己出,唯一的办法就是熬死这四位辅政大臣。

曹丕临死交代曹叡提防司马懿(曹叡临终托孤之谜)(2)

在曹叡当权的14年间,年迈的曹休、曹真、陈群相继病逝,这是曹叡乐于见到的结果,唯一不曾料想的是,最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司马懿硬是反过来熬到了曹叡驾崩的那一天。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年仅36岁,司马懿依然健在,时年61岁。曹叡当然不愿意见到司马懿独掌朝政大权,临终托孤之时,曹叡首选自己的亲叔叔燕王曹宇。曹叡有意传位于养子曹芳,拜曹宇为大将军,与夏侯献、曹肇、曹爽、秦朗(曹操养子)共同辅政。看一眼这辅政大臣的名单,清一色的宗亲。

曹丕临死交代曹叡提防司马懿(曹叡临终托孤之谜)(3)

身为士族集团且处于机要部门的刘放、孙资立刻感到了形势的不利,一旦宗亲掌权,士族将无出头之日。正好此时曹宇认为自己无法担任托孤重任,坚决推辞,刘放、孙资于是带着曹爽(曹真之子)来到曹叡的卧室,力推曹爽为托孤大臣,让司马懿辅佐。曹睿听从了二人的建议,但不久又反悔此决定,刘放、孙资知情后再次入见,说服曹叡,并手握曹叡的手写下诏书,这才尘埃落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