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72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中有一系列的墓砖,墓砖上细致地刻划着人物、花草、山水等。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民间美术艺术奇葩——画像砖

画像砖的制作方法是用阴刻的木模板,在已成形的半干砖坯上拍打或压印出主体图案,然后再经过雕刻修整,刻出次要的修饰纹饰,最后烧制成砖。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等。有的上面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个画面,也有一砖为上下两个画面的。画面题材内容非常丰富,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难能可贵的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些画像砖有几块的题材描述的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以及《天仙配》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一下这些画像砖。

一,模印王祥卧冰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

模印王祥卧冰墓砖(卧冰求鲤)

这块画像砖是从民间征集来的,是宋代的墓砖,长25.5厘米、宽22.5厘米、厚4.5厘米。

画面中有个人只穿着短裤,笔直地躺着,身下是一大一小的两条鱼。在他的上方和下方还有三条长短不一的横线。画面左边是一棵松树,上面挂着这个人的衣服。从这个人身下的鱼和三条横线可以推断出,这个人是躺在水中,而且只有冰面上才能躺得如此笔直。

这反映的正是我国“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晋朝人王样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王样找了一位继母,继母生了弟弟后对他就不好了,但是王祥仍然一如既往地孝顺着继母。有一年冬天,继母生病了,好几天吃不下饭。孝顺的王祥想到继母平时爱吃鲤鱼,就想方设法去找鲤鱼。为了捉到鲤鱼,王祥躺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冰面,终于抓到了鲤鱼,让继母吃上了饭。王祥卧冰求鲤的行动感动了无数人,被列入中国"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二,模印丁兰行孝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2)

模印丁兰行孝墓砖(刻木事亲)

这块宋代的画像砖也是从民间征集来的。长17.5厘米、宽15厘米、厚2.5厘米

画面上方刻画着一对坐着的夫妻,下方有一张供桌,上面摆放着两瓶鲜花和一个插着线香的香炉。

这同样表现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是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东汉的丁兰,在年少时父母就去世了,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丁兰对父母的雕像就像对活着的父母,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日子久了,他的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然好奇地用针扎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流血了。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含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了。

“刻木事亲”的故事是在告诉人们“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告诫人们要珍惜和父母在世时的时光,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因此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也被收录在“二十四孝”故事中。

三,模印董永卖身葬父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3)

模印董永卖身葬父墓砖

这块宋代的画像砖也是从民间征集来的,长25.5厘米、宽23、厚4厘米。

上面有三个人物,右上角一朵云团上,有一女子驾云而去,频频回首看着下面的两人,似有万分不舍;左下角有一男子右手牵着一个孩子,仰望着云端上的女子,左手高举,神情悲痛地在呼唤着上天而去的女子;小孩子举手望天,似在呼喊着妈妈。砖面左上角是篱笆围着的花园,花园里一簇形似牡丹的花儿正在怒放,右下角一尊假山旁,芭蕉、翠竹随风摇曳,地面上还有一行行菜苗,似在诉说着这里曾经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这表现的正是我国神话传说《天仙配》中,七仙女和董永被活活拆散,生离死别时令人心碎的一幕。相传汉代的董永是个大孝子,由于家里很穷,父亲死后没钱埋葬,他就把自己卖身为奴埋葬了父亲。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七仙女下凡来作他的妻子。后来玉帝知道了七仙女私自下凡的事情,他们的爱情不能为天庭所容。一对恋人被活活拆散,从此天上人间永世相隔。

这些画像砖虽然是刻画在粗糙的砖头上,但是无论是人物还是花草鱼虫都刻画得非常细致逼真,人物的眉眼口鼻都能够分辨清楚。构图紧凑,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精巧生动。尤其是“模印董永卖身葬父墓砖”已经将人物的情绪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了。

除了上面三块画像砖以外,甘肃省博物馆还有其他题材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同样雕刻精致,有很强的观赏性。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4)

辽代.吹笙图雕刻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5)

宋代.浮雕彩绘妇人启门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6)

宋代.模印宴饮图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7)

宋代.浮雕牡丹纹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8)

宋代.浮雕牵驼墓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9)

宋代.模印孝子哭丧图画像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0)

宋代.模印妇人教子图画像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1)

金代.模印男仕图画像砖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2)

金代.模印仕女图画像砖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时期。最早的画像砖几乎都是战国晚期各国都城宫殿上有图案的建筑用砖,多为体量较大的空心砖和条形砖,主要用作宫殿的台阶和踏步。战国末,秦国最先开始了从木椁墓向砖室墓的演变,使用画像空心砖来修建墓室。秦统一六国后,画像空心砖墓的墓葬形制在函谷关以东地区开始流行。砌在墓室中的砖,多有画像和文字,被称为画像砖,一向为收藏家所喜爱。秦汉时期的砖烧造温度高,更为珍贵,有所谓"秦砖汉瓦"之说。

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发展到巅峰,画像砖墓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全国。并形成了以河南地区和四川、重庆地区为代表的两大中心分布区,后世出土的画像砖大多也分布在这两个区域。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已经摈弃了图案化的构图,而以有完整画面的方形、长方形、条形的实心砖作为主要载体。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3)

刘伶(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拓片局部)南朝 南京博物院收藏

到了南北朝时期,画像砖形式也从秦汉的一砖一画,发展为大型砖印壁画。魏晋至宋元时期是画像砖艺术的衰落期,画像内容也日益趋于形式化和简单化。元代以后,画像砖作为一种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已发展成为另一种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砖雕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4)

河州砖雕 甘肃临夏大拱北

而流传在甘肃一带的画像砖最终发展成为具有甘肃伊斯兰教特色的“河州砖雕”。河州砖雕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因为这种砖雕只有甘肃临夏(古称河州)的最负盛名,所以称为“河州砖雕”或“临夏砖雕”。河州砖雕工艺多以青砖为原料,主要用于清真寺上的拱北以及民用建筑的影壁、照壁、门楼、卷门、墀头和饰脊、山花等装饰。题材多表现为花卉、草木为主。主要的花卉图案有牡丹、松柏、荷花、葡萄、石榴等。河州砖雕把中国古代山水花鸟画的艺术传统与甘肃优美的自然风光、回族人民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5)

河州砖雕 花开富贵

七仙女与董永白天黑夜见一面(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小小的砖块上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16)

临夏砖雕

可以说画像砖艺术在甘肃大地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临夏得到了重生和升华,甘肃人将画像砖这种古老的艺术文化发扬光大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