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好人挖掘近千平民英雄(挖掘广州好人)

广州好人挖掘近千平民英雄(挖掘广州好人)(1)

67年来,每当读者翻开《广州日报》,总能看到许多时代平民英雄的故事:1959年,当向秀丽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时,《广州日报》在全国率先报道了她的事迹;1996年,当优秀教师许美云陪伴儿子张云峰抗击病魔时,《广州日报》刊登长篇通讯《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讴歌了逆境之中的大爱与坚强。随后,羊城涌现出“托举哥”周冲、“抱子妈妈”龚桂花等一系列至真至情的故事。从2012年起,《广州日报》开辟“寻找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专栏,连续7年记录了近千名平民英雄的动人点滴……

一直以来,《广州日报》肩负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使命,以积极向上的报道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见证着这个人心向善的时代。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新闻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引领人心、聚合力量的作用。为此,《广州日报》在67年来一直牢记职责使命,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将一个个充满大爱的平民英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广州好人挖掘近千平民英雄(挖掘广州好人)(2)

率先报道向秀丽先进事迹

对向秀丽是英雄还是事故当事人,当时存在争议,因此没有公开。记者获悉此事后,迅速采访了数十位知情人士,并勘察现场,最后用深情的笔触写下《崇高的品质真正的人》。

60年前,广州何济公药厂车间一位普通女工的离世震动了全国,她就是向秀丽。她以血肉之躯截住燃烧的酒精,抢救国家财产、保卫群众安全,成为激励几代人的时代楷模。

向秀丽的事迹,当年《广州日报》是率先报道的媒体。时任广州日报记者郭永华的女儿陈小华曾向本报还原了事件的过程:向秀丽为保卫国家财产而受伤,于1959年1月15日去世。1月21日上午,郭永华在基层采访的过程中,从一个通讯员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当时有几个人对向秀丽是英雄还是事故当事人存在争议,因此没有对外公开。”

得知向秀丽的事迹后,郭永华迅速赶到何济公制药厂,深入采访了数十位知情人士,并勘察了现场,最后弄清楚事实,并用深情的笔触写下了《崇高的品质真正的人——记为抢救国家资财而光荣牺牲的青年女工向秀丽》。这一篇通讯报道被刊登在《广州日报》1959年1月22日2版,同时刊登了《向秀丽同志共产主义风格高尚》,并配发了《向秀丽同志精神不死》的社论。

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后,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介绍向秀丽事迹的特稿,《人民日报》也随之刊发。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广东省委领导还撰写了诗篇并题词。一时间,全国掀起学习向秀丽的热潮。

人物通讯被拍成经典电影

长篇人物通讯《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讲述了优秀教师许美云陪伴儿子勇斗绝症的故事,最后被搬上银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1996年4月8日,《广州日报》1版刊登记者黄卓坚的长篇人物通讯《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一位痛失儿子的母亲自述》,讲述了建设六马路小学优秀教师许美云与儿子张云峰的真实故事。张云峰两岁时患上绝症,许美云夫妇陪伴、鼓励儿子同病魔抗争,在儿子16年有限的生命中播下爱与快乐,陪伴他到最后一刻。

此后数十天,《广州日报》围绕这篇通讯连续发表了10篇报道和讨论纪要,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后,报道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题材与叙事手法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7年,这个感人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下辈子还做母子》,由宋春丽、刘佩琦等著名演员倾情演绎,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2010年6月7日,另一位妈妈经由《广州日报》的报道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她就是“抱子妈妈”龚桂花。

事情源于当年6月7日,在广州市第三中学的高考考场外,《广州日报》摄影记者捕捉到一个场景:一位考生,由妈妈抱着,正在奔向考场,母子都微笑着,神情充满希望——这个场景被拍摄下来,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题发表在《广州日报》6月8日的封面。由此,“单身妈妈龚桂花照顾脆骨病儿子勇仔20年”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打动了不少街坊。经过《广州日报》系列追踪,这对在困苦中坚持向上的母子被更多人知晓,爱心也开始在温暖传递:很多市民致电、写信给《广州日报》,表示要为母子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组系列报道也大大改善了龚桂花母子的境况:他们告别人民中路的蜗居生活,住上了金沙洲新社区的廉租房,并收到社会各界超过14万元的捐款。龚桂花更获得了广东省妇联授予的“好母亲特别奖”……这一段母子情,通过《广州日报》的关注,酝酿成一场更大范围的善举,让人感受到“大爱广州”的暖意。

“好人搜索令”找出“托举哥”

完成这组报道后,《广州日报》决定改革报道模式,从“发现一个人物”扩展为“挖掘一组群像”,推出了“寻找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专栏。

“托举哥”周冲的事迹,很多读者都不陌生——2012年6月3日,广州中山大道怡东苑小区,住在4楼的3岁女童小琪不慎掉进阳台空隙,脖子卡在花架上,身体悬在半空,情况危急。这时,一名小个头黄衣男从3楼防盗窗爬出,靠近小琪悬挂的位置,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托举小琪十多分钟,直到交警赶到,小琪转危为安,他才默默离开。

其后几天,网民一直想知道这位黄衣男子到底是谁。《广州日报》也刊登了《网友发“好人搜索令”寻找救人黄衣青年》帮忙寻人。最后,“托举哥”周冲被找到了,广州日报还邀请他和“诚信阿婆”前来报社座谈,详细还原当时的心路历程。

这一组报道也催生了一个至今依然备受关注的栏目“寻找广州好人”。话说,当时报道完周冲的事迹后,《广州日报》考虑到广州的平民英雄总是层出不穷,就决定将报道模式从“发现一个人物”扩展到“挖掘一组群像”,以此彰显向善的力量,尽一份媒体的社会责任。

同年6月14日,广州日报与广州市社工委、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寻找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栏目,号召大家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将更多感人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一栏目,借着“托举哥”引爆的“正能量”风潮适时推出,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光明、正义的一面才是社会的主流,反映了人民群众“弘扬社会正气、涤荡不良风气”的迫切愿望,发挥了党报主流媒体在倡导善行、弘扬正气上所起的“探照灯”“放大镜”和“导航仪”的作用。

直到今天,这个栏目依然受人关注。据粗略统计,经过七载,栏目共推出近800篇报道,发掘了近千名身边好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品牌栏目。

“100双手”为亚运添人文盛事

评委钟南山院士表示,《广州日报》这一次“100双手”的评选,能够将广州的文化、艺术介绍给全国、全世界。

2009年,广州即将迎来体育盛事亚运会。《广州日报》特别推出了“寻找100双传承广州文化之手”大型活动,把广州的人文故事告诉参加亚运的朋友。

征集活动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经过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网络投票、专业评审、社会公示等阶段,最终产生出100双传承广州文化的“巧手”“撚手”“妙手”“能手”“魔手”。

其中,30双“广州巧手”来自工艺美术界,包括17位省级以上工艺大师,分别来自广彩、广绣、牙雕、玉雕等传统工艺领域。“广州撚手”称号被授予30名代表性大厨。“广州妙手”被授予人体医疗及美容美发界的代表;“广州能手”称号被授予修理制造界代表;最后,“广州魔手”的称号被授予创意界代表。

这百位大师,有的是行内权威,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其余大部分人都来自市井阡陌、草根社会,真正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味道。最后,这“100双手”还进行了手模采集,由广州档案馆永久收藏。

《广州日报》拿出大量的版面,报道了这些参评选手的成长学艺故事,还挖掘了很多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活,对抢救传统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里,系列报道掀起一场高潮迭起的文化盛事。用评委之一、钟南山院士的话来说:“活动凸显了岭南的特有文化、广州的风土人情,也能看出本地的艺术水平和科技水平。《广州日报》这一次‘100双手’的评选,能够将广州的文化、艺术介绍给全国、全世界。”

时任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则认为,用手模的形式把100双手记录下来,是一份很丰厚的财富,将成为广州城市一份可贵的记忆。

【媒体人说】

“抱子妈妈”:最难就是采访她

讲述人:林洪浩,《广州日报》前记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媒体的人物报道集中在英雄楷模。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普通个体的故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州日报》一直都以都市人物报道见长。”林洪浩是《广州日报》前资深记者,他曾持续一年跟进“抱子妈妈”的报道。

林洪浩告诉记者,最早发掘“抱子妈妈”故事的并不是他,而是当时报社的两位年轻记者。因为每年高考,按照惯例,《广州日报》都会派出记者在考场外守候。2010年高考考场外,政文部记者黄茜和摄影记者黄澄锋就正好捕捉到了“抱子妈妈”龚桂花和勇仔奔向考场的一幕。

“报社领导敏锐地察觉到,这对母子背后一定有故事可以深挖,决定让我展开深入报道。”林洪浩说,因为常年深耕老城区,对于基层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自己成了“抱子妈妈”报道的接棒者。然而,要深挖人物背后的故事,最大的困难在于说服主人公接受采访。

“龚桂花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不幸和苦难,难免会担心现有的生活被打扰,不愿意露脸。”林洪浩说,为了说服她,林洪浩和华林街街道及社区的工作人员与龚桂花聊了很久,才打开了她的心扉。在临近人民路高架的骑楼老房里,龚桂花向林洪浩吐露她的人生经历——生下“脆骨症”儿子3年后,丈夫突发疾病去世,自己含辛茹苦将勇仔带大。

次日,《“抱子妈妈”龚桂花双臂铺就脆骨儿求学路》的独家报道在《广州日报》热闻版整版见报,引发全城轰动。 “很多人打电话来关心她的情况,热线电话热得发烫。”然而,林洪浩说,以《广州日报》的公信力和责任感,做到这一步还不算结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广州日报》展开了跟进报道,并调动社会资源为他们母子排忧解困,帮助解决住房、就业、求学问题。“住房部门看了我们的报道,非常配合地帮助他们申请到金沙洲廉租房,还有机构为廉租房安装了残疾人设施。龚桂花通过街道解决了工作问题,勇仔考上大专,学校也给他免去了学费。”林洪浩告诉记者,由于龚桂花母子十分穷困、勇仔也无法行走,他们从未离开过荔湾,因此一直有个“游一游广州”的心愿。于是,报社发起征集活动,也帮他们完成了这个小心愿。

“我们挖掘龚桂花这个典型,是想告诉人们,尽管生活困苦,但真情在,希望就在——这才是党媒要做的事。”林洪浩说。作为一名一线记者,他并不觉得自己“抓到了典型”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报道集中了广州日报自上而下的力量,自己只是继承了报社的传统,将报道完成得相对好一些。”

“广州好人”:大多数不爱宣传

讲述人:林静,《广州日报》记者

“寻找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栏目在2012年6月开启,当时的政文部记者林静是第一个负责这一栏目报道的记者。她说:“栏目是全城首创,坚持7年仍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因为我们身边从来就不缺好人,只要我们有发现的眼睛。”

林静记得,栏目一经推出,《广州日报》就接到了大量的报料电话和信件,他们多是受助者或是知情人,想分享他们经历的或知道的好人好事。据林静粗略统计,从2012年到2015年,她报道过的好人好事就有300多篇,涵盖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孝老爱亲等各个方面,而所有的素材均来自于群众的报料。

有些记者认为,又有报料人,又是好人好事,这样的采访应该很容易做。但林静告诉记者,其实不然。“很多人做好事,一不谋财、二不图名,大都不爱宣传自己。”林静说,“受助者报料给记者只是他们表达感激的一种方式。”最后,林静总能用这个“感恩”的初衷打动这些低调的好人。

让林静印象最深的是她在2013年报道的“80后军人邱兴和跳江勇救溺水群众而英勇牺牲”的故事。邱兴和是一名原广州军区的战士。2013年6月26日,邱兴和在组织哨兵交接时,突然听到附近江中有人呼救,他和几名战友立即跑到江边,发现距离岸边约50米远的地方有一名男子溺水呼救。林静清楚地记得邱兴和战友的回忆:“邱兴和一次又一次游过去救人。小伙子才20多岁,却为救人献出了生命,让我非常感动。”

她介绍,如今《广州日报》的报道也成为一些奖励或荣誉评选的重要依据,改善了不少助人者的困境。“但从来没有一个好人向我提出过有困难,没有一个好人愿意在报道后面留下捐款方式。不过,却有不少热心读者给我们写信、致电,表示要帮助这些好人。”林静说。

【经典摘录】

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一位痛失儿子的母亲自述

(节选)

昨天,在广州市建设六马路小学,该校英语高级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许美云对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她和她的儿子的真实故事。这是记者多年来最动感情的一次采访。许老师的叙述是记者流着眼泪记录下来的。记者觉得有一分责任将它告诉所有读者,告诉普天下身为父母的人们。记者相信,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人间真情的故事,人们一定会想得很多,很多……

在今年年初七,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的儿子张云峰却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和病魔拼搏了十几年,总算迈进了16岁花季的门槛,而我这个当母亲的感到安慰的是,儿子虽然身患绝症,心理却是健康的。

儿子两岁的时候患了“何杰金氏症”,这是一种恶性淋巴瘤,病魔真是来势汹汹,基本上是两年大发作一次,每次都得上医院做半年的化疗。因此,骑车送儿子上医院,成了我时常的“功课”,儿子也仿佛就是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悄悄长大的。

儿子生性活泼,爱说爱动,但当他懂得将自己与别人相比的时候,阴影就不期而至了:“妈妈,为什么我那么瘦弱啊?为什么我总是感到辛苦呢?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是个有病的孩子,我们还不能选择不生病。但可以选择不示弱,只要努力,你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快乐。有个叫张海迪的阿姨,虽然高位截瘫了,但还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你能蹦能跳,条件比海迪阿姨好多了,儿子,我们不能“执输”(落后)啊!

……

我认为爱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素质不可或缺的一环。倒不一定讲什么大道理,可以从身边最朴素的事情做起。记得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次对我说:“老师真锡(疼爱)我,又怕风吹我,又怕太阳晒我,又怕同学碰倒我,老是给我调换座位。”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他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儿子很幸运,遇到了很多爱护他的老师和关心他的同学,感激之情经常溢满孩子的心田。

……

在今年新春那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是我们最痛苦最难忘的日子。由于肿瘤转移到脾脏引起破裂,儿子非常痛苦。我一边轻柔地抚摸着他,一边掏出了我们最后的心里话:“孩子,爸爸妈妈要感谢你,感谢你那么懂事,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了永远回味无穷的欢乐,也感谢你让我们尽可能地完美——为了做你的榜样,我们从不敢怠惰,不敢游戏人生。谢谢你,亲爱的好儿子!”

我分明看见一颗晶莹的泪珠从儿子的眼中滚了出来……儿子安详地走完了他短暂的、但没有虚度的一生。我默默地对小云峰说,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原载于1996年4月8日1版 作者:黄卓坚)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云、梁倩薇

采编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蓉芳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