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各县市进入高铁时代 乘着高铁向未来

黄冈各县市进入高铁时代 乘着高铁向未来(1)

盼望着,盼望着,高铁终于来了!

4月22日,历经4年多精心酝酿、3年多艰辛建设的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正式通车,时速350公里!

投资170.4亿元的黄黄铁路,自武冈城际铁路黄冈东站引出,经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接入安庆至九江铁路黄梅东站,全长125.2公里。

大美黄冈,这片背靠大别山、南临长江水的红色热土,建设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嘹亮号角吹响之地,由此跃入高铁穿行新时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这是中国高铁再一次在神州大地书写的传奇——黄黄高铁,沿线地形多样、地质复杂,桥隧比达到83.3%。

这是湖北快速铁路网布局的又一次升级——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黄黄高铁是京港通道、沿江通道以及武杭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南北和东西向功能。

这是黄冈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从朝发夕至的普铁,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加速融入全国高铁“联动圈”、都市圈、经济圈,黄冈山门洞开、通达四方,走向未来。

“3小时经济圈”越扩越大

黄冈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

巍巍大别山,滚滚长江水,描绘了这一山一水对黄冈交通格局的定位。

曾经,从江南方向去武汉,过江汽渡用时占整个行程的1/3;从江北方向到汉口,要绕一个既长且远的圈。

区域的竞争,核心是枢纽之争。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把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作为加快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高质量发展硬仗来打——

1996年9月,京九铁路全线贯通,黄冈第一次与铁路“接轨”。

2014年6月,武冈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黄冈激情拥抱城铁新时代,黄州到武汉仅需30分钟。

2022年4月,黄黄高铁正式通车,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同步进入“高铁时代”。

按新调的列车运行图,黄黄高铁开通后,黄冈东站每天将有37趟列车停靠,新增上海至武汉、武汉至杭州东等车次。

据介绍,黄黄高铁通车后,武汉到九江时间缩短至1小时,到安庆90分钟、到杭州仅需3小时,较以往分别压缩了1个小时左右。

这意味着,黄冈与武汉中心城区、皖江城市带、长三角城市群等地区的时空距离拉近了,黄冈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城市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随之进一步提升。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黄黄高铁南北纵向串联了京津冀地区、中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珠三角地区、海峡西岸等国家级或区域城市群;东西向连接了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群等长江经济带关键节点,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带来基础性保障。“黄冈3小时可通达长江经济带主要经济圈,产业升级将迎来新机遇。”

“以往去长三角招商需要到武汉转车,现在从家门口就能坐车去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客商来黄考察也更加便捷。”市现代家居产业招商分局常务副局长江正伟说,黄黄高铁开通不仅是群众出行的便捷路,更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在黄冈投资发展的浙江籍老板王继华表示,现在黄冈与浙江更近了,回杭州也更加方便,必将吸引更多江浙企业来黄投资。

放眼黄冈,已建、在建的铁构架将更加稳固——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冈城际铁路、武麻铁路、黄黄高铁、安九高铁、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麻城石材铁路专线,全市3小时“高铁圈”的范围,越来越大;省外以小时计的“经济圈”“联动圈”不断“开疆拓土”。

5个县市区同入高铁时代

沿江高质量发展带迈入“新时空”

一列“复兴号”从黄冈东站驶出,划出一道白色炫光,一路向东,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车窗外的城市在闪过,新的希望在孕育。

黄黄高铁全线设黄冈东、浠水南、蕲春南、武穴北、黄梅东等5座车站,其中浠水南、蕲春南、武穴北为新建车站。

黄黄高铁顺利通车,宣告新建站三县不通高铁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我市沿江5个县市区同步迈入高铁新时代。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并因地制宜,赋予10个县市区不同的发展定位。

黄黄高铁开通,对沿江高质量发展带具有重要意义。

“吸聚效应”激活产业引擎——

浠水勾勒出一幅“高铁经济带”蓝图:依托高铁新区附近的花涧谷景区、楚城文旅康养影视基地、“浠散路”沿线果蔬采摘园、特种水果基地等,谋划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带。

蕲春县提出,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目的地、特色民宿等精品项目,全力发展全域康养旅游,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拉动效应”提升城市能级——

黄梅县谋划打造11.63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先后启动了教育城、四路一广场、中医院等项目建设,整个高铁新区占城区总面积的30%,目标定位以商贸、服务、文旅为主。

蕲春县超前谋划,高标准推进城南现代服务区“三纵九横”路网建设,使蕲春南站与城区无缝对接,促进了“产、城、园”融合,激活了城南新城、河西新区的活力。

作为高铁站离市区最远的武穴市,规划配套9条道路与站场对接,正着力将花桥镇打造为产城融合的高铁小镇,发展为工业集中区、商贸物流区、新型产业区。

“同城效应”厚植民生幸福——

“黄黄高铁”让更多城市成为邻里,释放同城效益。

夫家在浠水,娘家在黄梅,工作与生活地点在黄州。一条黄黄高铁,将杨江琳生活中最重要的3个地点串联到一起。“高铁一通,一天3个地儿都能跑一遍。”杨江琳说。

“家住黄州,工作在蕲春的小编,想想以后20分钟左右就能到家,心情简直不能再美丽了。”

“沿线5县市区之间,仅需15—40分钟,最远的黄州到黄梅2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40分钟。”采访中,许多人认为,黄黄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将更为频繁,经贸往来更为顺畅。

高铁一通,转换时空。乘着极速高铁,黄冈大地,一幅崭新的沿江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10个A级景区串链成珠

迎来“快旅慢游”新机遇

3月16日,黄黄高铁试运行。窗外,山的俊秀、水的灵动,刚进隧道,又过长桥,移步换景间,旅途已然变成了一种享受!

“沿线风景真漂亮!”车厢内,旅客举起相机,对准窗口,拍摄山水的万千种表情,发出阵阵惊叹。

这是一条最美的高铁线,它所经之处,每一公里都精彩:东坡遗爱,文峰黄州;世界那么美,我想去浠水;中国艾都 养生蕲春;现代港城 生态武穴;禅宗甲天下 黄梅唱古今……一站一景,一站一城,令人流连忘返。

这是一条自然风情带。沿线串联东坡赤壁、遗爱湖、三角山、闻一多纪念馆、普阳观、雾云山、横岗山、东山问梅村等10个A级景区。

这是一条文化景观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苏东坡传说、唐家渡舞龙、浠水杂技、洗马花灯会、蕲艾艾灸、岳家拳、文曲戏、黄梅戏、黄梅挑花……它们在述说着黄冈厚重的历史。

将黄冈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黄黄高铁的开通被寄予了厚望。出行风险小、成本低,黄黄高铁开通,将进一步激活全域旅游发展。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迎来“快旅慢游”新机遇,市文旅局联合沿线各地,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配套设施建设上,结合景区布局和客流情况,开通车站直达重点景区专线公交,并在站区周边选址建设游客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综合服务。

在打造特色文旅品牌上,加快推进黄州、黄梅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蕲春县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打造A级景区梯队,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增强文旅产品吸引力。

在培育市场主体和特色精品线路上,加快构建以蕲春为链主的康养旅游分产业链、以黄梅为链主的乡村旅游分产业链;引导支持各地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企业抱团发展;策划包装“东坡黄冈足迹游”“中医药健康养生游”“生态休闲养心游”等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与沿线的省内外城市开展合作联动,共同打造绿色生态、红色文化、戏曲文化等线路产品、拓展客源市场,形成联动发展“朋友圈”。

乘着高铁游黄冈!可以预见,时速350公里的黄黄高铁,将为黄冈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这条约125.2公里的高铁线路,不长,却让黄冈与长三角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推动了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流。

这条约125.2公里的高铁线路,不短,它是黄冈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新起点,也是黄冈纵深推进“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建设鄂东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支点。

黄冈各县市进入高铁时代 乘着高铁向未来(2)

【坐着“黄黄”游黄冈】

一、康养祈福游

第一天上午抵达黄梅问梅村、中餐后鄂东动物王国,夜宿网红民宿东山小镇,夜游小镇;

第二天,前往黄梅网红打卡地袁夫稻田,品尝火车餐厅土菜;中餐后前往蕲春,李时珍纪念园(或百草园),体验神奇艾灸,品味蕲艾美食,入住东壁阁酒店(或百草园民宿树上鸟巢),返程。

二、登高体验、东坡文化游

第一天浠水三角山登高健身的乐趣,中餐后四季滑雪场体验心跳加速的蹦极活动,下午前往黄州品味东坡菜,夜宿纽宾凯小镇;

第二天打卡东坡赤壁景区、车览遗爱湖景区、湖中泛舟体验东坡先生当年咛诗作赋的情景,返程。

三、乡村迎福体验游

第一天武穴龙门花海景区,体验玻璃漂流等体验活动,中餐品味武穴特色菜肴大坝鱼头,下午体验采挖佛手山药,前往黄梅东山小镇入住,夜游问梅村;

第二天四祖寺祈福,打卡袁夫稻田后返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