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邱建厂、徐英龙、李路康

橙色的伞花“砰”的一声绽放

姚向文驾驶的战机稳稳降落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1)

战机安全着陆。

在跑道的尽头

大家都在等待着

这位“老飞”最后一飞的凯旋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2)

引导员将红绿双旗高高交叉举于头顶。

整整30个年头

他已达到了飞行的最高年限

礼堂里,海军航空大学某团

为这位特级飞行员

举办了简单又难忘的停飞仪式

学员们起立,为他鼓掌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3)

徒弟们向姚向文赠送自制的纪念品。

驾机冲天几十载

他为祖国海防部队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海天骄子

今天,让我们乘着时光机

走进这位“老飞”的世界

去体会他的精彩人生

……

“早晚有一天,这飞机我来开!”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4)

在航校学习时的姚向文。

家里摆着父亲送的各种飞机模型,看到战鹰拉着长长的白线划过天际,童年的姚向文总和家属区院子里的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快看,那是我爸的飞机……”“那才不是你爸开的呢,是我爸!”“早晚有一天,这飞机我来开!”姚向文立下了志向。

其实,姚向文的父亲姚钦铭并不是飞行员,而是一名默默奋斗在机务一线的机械师。正是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将翱翔蓝天的军旅梦种在了姚向文的心里。

高考那年,姚向文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部队招飞考试,经过近乎苛刻的层层筛选,姚向文拿到了通往航校的录取通知书。

航校的训练异常艰苦,但他把飞行学习当成是与自己的战斗。每次飞行结束后,他都会详细记录飞行细节,对照飞参数据,以几倍于飞行的时间进行复盘检讨。短短4年,他个人记录的飞行心得就写了8万余字。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5)

姚向文(下排右二)与战友们的合影。

1992年航校毕业后,他成为了该团一名改装飞行学员。在当时团里同批飞行员中,他是第一个被留教的,但团党委并没有着急让他带新学员。

海军飞行员不同于空军飞行员,万里海空的巡航训练,海天一色,高空一片白茫茫,飞行员极易发生错觉迷航等状况。姚向文便更加努力地打磨自己的飞行技术。

为了提高自己的平衡协调性,他每天一大早准时在操场上练习滚轮。平时,他经常会盯着远处大树上一只鸟的身影良久不动,让自己的视觉和注意力更加敏锐集中……

勤学苦练,他对海上飞行的航线研究、特情预想准备,已不亚于一名成熟教员,各项素质均达到任务要求。

“没有经过实战淬火的飞行员,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飞行员。”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6)

战机编队飞行奔赴指定空域。

“没有经过实战淬火的飞行员,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飞行员。”姚向文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

东部战区某海域多军种联合军演,姚向文驾驶战机远程奔袭,赴陌生海域执行高空对岛攻击任务。

飞临目标空域时,天空突降大雨,海面水气异常浓重,能见度迅速下降。他操纵着战鹰,通报空中情况,数分钟后,驾机出其不意,穿过云中的缝隙迅速完成攻击任务。导演组随即判定,蓝军地面防御火力点已被清除!

随后,在地面指挥引导下,他再次穿破云雾按大航线顺利返航,在低能见度的条件下,一次着陆成功。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7)

对地攻击。

航空兵部队一向“靠天吃饭”,有一年恰逢驻地雨季进入尾声,一连好几天都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对于当时海军首家改装某型三代歼轰机的训练团来说,实弹地靶不常打,教员们个个跃跃欲试,想着大显身手。

可就在教员实弹对地攻击课目训练这天,正午时分,天空乌云密布,海边雾气缭绕。地面上近30平方米的靶标如同一个小白点,别说瞄准了,找到都困难。

第一架次的实弹打靶中,姚向文的成绩并不理想,有点沮丧的姚向文再度跨进座舱,反复研究起自己的训练视频。

窗外,天气并没有好转。深吸一口气,姚向文再次出发。这回他果断出手,速战速决,一波次发射共2枚火箭弹均命中靶心。

这样的训练,让飞行教员们大呼“长本事”,而部队并未打算“点到即止”。接下来一段时日,几架挂满实弹的战机再度顶着月光升空,又一轮“紧贴实战,从难从严”的夜间地靶攻击训练任务拉开了帷幕,姚向文再次投入到战斗之中……

“因为我们热爱蓝天,所以我更懂得他渴望飞行的心情。”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8)

姚向文和“徒弟”的合影。

“这些经历都不算啥!”说起自己30年的飞行生涯,这位老教员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但他心里始终有个遗憾,那就是没能飞上国产某新型三代教练机。

近年来,海军院校部队选拔技术尖子教员改装三代教练机。论技术,姚向文是不二人选,但因年龄原因与改装失之交臂。

“既然不能飞最先进的国产三代教练机,我就把飞行技术练到极致,争取带教出更多尖子学员!”说这话时,这位老教员眼神里透着坚毅。

每年新学员入营后,姚向文都会主动请缨去带排名相对靠后的学员。从事飞行教学这些年,他先后将20余名曾经技术靠后的学员送上蓝天,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并且深深爱上这项事业,其中很多人现已成长为各单位的飞行骨干。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9)

最后一飞凯旋后,“徒弟”为姚向文送上美丽的鲜花。

“发现比存在更稀缺,开掘比拥有更可贵。带教学员要找到方法,有时棍棒和大锤都打不开的,一把小小的钥匙扭一下就开了。”说起带教后进学员的心得,姚向文自有一套办法。

学员小张,技术水平比较靠后,情绪也比较消沉,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类学员。可姚向文却偏偏注意到了他。课上小张那一双渴望的眼睛,还有他认真做的笔记,让姚向文认定这是一块还未开窍的“璞玉”。

姚向文主动找到了这个年轻人,聊得越多,他越确定自己是对的,心里便有了谱。“因为我们热爱蓝天,所以我更懂得他渴望飞行的心情。”

仅一次带飞,他便发现小张的问题。于是从第二次带飞开始,他就在小张的头盔上安装了一个小型摄像机,将前舱内的操作悉数记录下来。

复盘时,姚向文架上投影仪,比照着飞参数据,一帧一帧耐心地帮助他纠正偏差;地面准备和模拟训练中,姚向文每次都要给他“加餐”,用反复操作来提高动作熟练度……

渐渐地,虽然小张放单比较靠后,但训练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摆脱了停飞的“包围圈”,信心倍增的他毕业时还以优异成绩为三代机改装训练阶段画上了圆满句号。

凭借着对飞行教学事业的一腔热忱,姚向文托举着一只又一只“雏鹰”飞上了蓝天。

史上第一个达到音速的飞行员(翱翔蓝天30年这名)(10)

最后抚摸一下相伴几十年的“老伙伴”。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曾经的飞天小子如今已两鬓染白。

“xx飞机请求着陆!”

“允许着陆!”

对准笔直的跑道中线,最后一飞降落时,姚向文紧握驾驶杆的右手如同第一次飞行时那样有些微微冒汗。

前机轮轻轻触地,摩擦出一阵白烟随风而散,姚向文驾驶的战机向停机坪指定地标缓缓滑去。出了舱室,他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晚霞,望了望呼啸的战鹰,走在外场,眼含热泪……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