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学区房划分(给济南伪学区房泼盆冷水)

什么是学区房呢,首先这是民间词汇,在双减大背景下,更不可能倡导学区房,这是民间词汇,所谓学区房是指的,经过多年考试成绩,尤其是中考成绩排名,得到公众认可的优质学校,贴牌教育集团的不算,儿子学校,孙子学校都是吹出来的,都不算,必须有中考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这就像NBA的名人堂,必须拿到总冠军,有真实数据,光靠媒体炒作的流量球星是不行的。

由于初中是直升,大家选择小学实际是选择直升初中。

衡量学校的数据标准有哪些呢,平均分,优秀率,学生总人数,虾米觉得一所学校考试人数样本至少要超过100人,才有参考性,比如拿10几个人的凤凰路学校与1100多人的燕山,比平均分,这是开玩笑吗?同样,你拿燕山跟凤凰路学校对比指标生人数,这也是耍流氓。

平均分代表的是中位数数据,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很普通,那么你应该关注这个数据,这个数据代表进入这所学校,你孩子更接近哪个水平。

优秀率代表的是重点高中录取率,只有达到优秀率内,才能冲击重点高中。

然而,可能很多家长说,我接触不到这些数据啊,双减政策下,这些数据更不会跟家长说,我们怎么办呢,所以大家都变成了聋子瞎子,对学区房开始了盲人摸象,有这几种途径:

1、身边人道听途说,这些途径带有主观性,比如吹嘘自己孩子的学校,比如自己买了这里的学区房,故意吹捧。

2、中介的鼓吹,整天挂嘴上济南教育看历下,以偏概全。

3、一小撮人伪造成绩排名,传播焦虑,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

可能很多朋友都发出过这样一个疑问,为啥咱们那时候没有学区房呢,我没上学区房,照样考上了大学,虾米曾经也这样认为,虾米的人生路是,农村小学,初中,镇高中,可是每当回首过往是,虾米会发现小学同学能考上本科的可能一只手数的过来,初中同学有几个最终考上本科,高中同学又有几个,你回头统计一下,基本是触目惊心的比率。

虾米是80后,回首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吃肉都吃不上,肚子都吃不饱,大家对教育是躺平的,有啥算啥,大家都很穷,想必那时城市里也差不多,只有个别有钱的家庭才会琢磨上个好学校,请个家教,大部分家庭为了生计而奔波,虾米喜欢这样比喻,那时候我们吃的都是粗米,大米与石子的混合体,都很平均,而最近二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大城市,城市版图无限膨胀,多轮的房价暴涨,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大家都富起来了,但是贫富差距大了,有了金字塔了,都想实现阶层的蜕变,教育成为了仅有的道路了。

教育的焦虑的来源是终点的就业,就业实际是资源的分配,优质的就业岗位,以济南这座北方传统城市而言,学而优则仕,各种体制内,垄断国企,优质高薪私企,这些好单位虽然也有靠着爸爸的树荫进去的,但是这种单位也需要累死累活干活的啊,招聘门槛越来越高,基本都是211,985的门槛,焦虑点来了,为了孩子未来有个好工作,咱得上个重点大学啊,大学倒退到高中阶段,济南的高中整体水平,全省处于下游水平,潜力很大,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咱就在这个环境中选择,济南的高中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只有很好或者很差,历城二中,省实验独一档,正在掉队的山师附中,以保送名额而不是分数出名的那位外国语,快速掉队的济钢算是勉强算一个中档,虾米说的是市区范围内,不涵盖实力强劲的县中,比如商河一中,章丘四中,济北中学等等,还有刚刚加入,实力强劲的莱芜一中,咱们只讨论市区范围内,说了好的,差的有多差,自己研究自己研究,真的不敢恭维。

正是因为高中的差异太大,所以才让家长们焦虑,济南的高中平均录取率是50%以上,而家长们焦虑的可能并不是考高中,而是想考好高中,增加考好大学的机会,尤其是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农二代,好不容易披荆斩棘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都是自己那个人生赛区的佼佼者,来到省城努力工作,扎根把根留下,对下一代的期望水涨船高,心里肯定想,我孩子怎么也要比我强吧,可是实际确是好难好难,大家哪个不是精英呢,这就像上一代用水过滤了一遍,下一代继续过滤,想让孩子比自己强,何其难。

在城市快速膨胀的过程中,新小区拔地而起,教育需求旺盛,各种新的配建学校,所以在发展初期,大家都怀着怀疑的态度,心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少人还是选择老城的传统学校,但是居住品质,停车难,堵车实在是无法令人接受,开发商,学校,也是抓住市场需求,所谓名校成立教育集团,什么山师教育集团,山大教育集团,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外国语教育集团等等,开发商掏钱冠名,少的几千万,多得近亿,开发商宣传自己是XX分校,XX附小,大肆宣传教学水平等于老校,无限炒作房价,教育集团得了钱也是爽歪歪,原来还有这么好赚的钱呢,开始还矜持一些,后来大肆贴牌,狗尾续貂,仿佛自己就是盖章流水线,签约仪式笑容满面,钱得了怕甚事,开学排几个人过来 管理一下,分享一些教育资源,反正开学才一年级,到中考还要9年呢,9年后谁还会记得当年的豪言壮语?而且业主买了房,就被捆上了一艘贼船,也会一起吹捧自己的学校,毕竟都期待涨价升值,多年后再看这些学校,真正成绩好的寥寥无几,真正的成功者,育秀,泉秀,泉景,辅仁勉强算一个,大多数教育集团学校是伤仲永式的开学前即巅峰,中考见光。

虾米在诸多的购房咨询中,听说过很多人对教育的不同的信仰,有的笃信老校,有的笃信生源,购房中喜欢公务员子弟学校,讲究生源纯一理论,不喜欢有回迁户的学校,有的不想孩子太累,喜欢宽松式管理的学校,有的踩高拜低,觉得圈层越高越好,自己的孩子也有个人脉,各种离奇的信仰思维..........

然而现实是什么呢,咱们用后头看的思维来看,11年左右被吹嘘甸柳一小分校的,盛景小学,明德中学,在历下区至多是个中游,这所学校当年的炒作就像现在的玖玺城的燕山分校,燕山甸柳本部在东部人口大迁徙的背景下,生源都在被虹吸,成绩呈现下降趋势,当年的辅仁,被人期待就是山大附中,最终的成绩在历下第六名左右,这已经算是发展不错的了,奥体中路学校也是山大教育集团,成绩也还可以,但是也没达到预期,高新区中游水平,讲究富人区的龙洞片区,比如龙奥学校,也是泯然众人的中游水平,至于龙德,现在人数少,第一年中考优势明显,所以还有待观察。顶着公务员子弟学校光环的东城逸家,20年中考时人数少,平均分很高,结果21年人数稍稍多了一些就开始陨落,他的人口高峰是23年以后。

2021年高新区有份中考成绩,是高新区内部的学校,虾米看了成绩后,就一个感叹,庶民的胜利,草根的胜利,除了第一名的海川私立之外,人数最多的两所学校,高新第一实验平均424,高新第二实验418,注意他们学生都是几百规模的,而东城逸家,奥体中路,顶着各种光环,结果呢,其实平均分还算不错,确实没有达到预期,最近几年,中介们都在炒作旅游路片区的所谓学区房,比如东城逸家,大汉峪瀚阳,各种道听途说满天飞,有些家长被忽悠,为了孩子学习,从第一实验,第二实验高价置换到这些区域 ,虾米有点看不懂,手里有个大王,却去置换一个盲盒,大汉峪的环境非常好,虾米非常喜欢,房子也很棒,玉兰,华皓品质都不错,但是被拿着不断的炒作,虾米还是送上一盆 冷水吧,你如果喜欢房子,环境,可以买,如果单纯为了学区,还是慎重吧。

虾米的孩子也已读了几年小学,一步步走来,虾米反思教育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生源,三者相辅相成,大家选择学校,不要慕虚名,有好的管理,好的学风即可,选择了好的学校,不是家长可以做甩手掌柜,而是对家长更严格的要求,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陪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源这个问题,不是说你家庭多么尊贵,多么富裕,而是指的家长学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遇到过很多家长,他们说,自己就是应试模式下走出来的,太累了,不想自己孩子也这么累了,想找一所环境宽松,还能学习好的学校,虾米在这里说,快乐教育是不存在的,学习就是需要付出汗水的,那些学习优秀的孩子,大多具备的品质是天赋高,学习习惯好,内驱上进,学习效率高,而普通孩子靠的则是努力,高考实际 是选拔人才的模式,几千年来,关于选拔人才,实行过多种制度,比如察举孝廉,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科举,到现在的高考,高考是目前下最公平的模式,也是草根的上升通道 ,虾米也感谢这条通道,没有高考,虾米现在还在家刨地 呢。

比起过去,现在的中考好像也复杂了很多,比如每年,首先是推荐生考试,这是出类拔萃的孩子的通道,主要是竞赛方向,不属于普通孩子,而大多数孩子则是要中考看分数,这里就要解释一下指标生与统招生的区别了。

济南中考录取分为指标生,统招生两种模式,第一轮报名是指标生报名,即每所高中对每所初中投放固定数量名额,校内竞争,比如某初中省实验指标生10名,所以该学校前10名如果报考省实验,可以通过校内竞争直接出线,当然多所学校可能更麻烦些,存在很多种情况的推演,情况多种多样,这里就不多说了。

统招生就很明白了,各所高中剩余的名额,直接靠分数进行比拼,这个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模式了。

指标生的规则很像足球的世界杯预选赛,名额分配。

欧洲:13个名额

非洲:5个名额

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区:3.5个名额

亚洲:4.5个名额

南美洲:4.5个名额

大洋洲:0.5个名额

指标生分配方案是为了兼顾教育公平,保证中游下游学校能有一部分人升入重点高中,出发点是好的,就像世界杯是为了六大洲的球队展现自己的舞台,如果真靠球队成绩,可能绝大多数都会被欧洲南美垄断。

指标生方案如何分配的呢?目前得到的一种说法为,学生总人数为基数,高中名额除以总人数比率控制在合理均势范围内,当然蛋糕不好切,而且随着济南初中学生总人数的快速膨胀,初中数量增多,重点高中比如省实验,对每所初中的名额实际是越摊越薄。

提供了指标生名额,比如XX初中省实验指标生名额是10个,中考分数出来后,大家指标生报考时,会根据自己的分数报考,虽然现在很多学校不公布排名,但是大体规则是,前十名会选择省实验,谁也不会放弃校内竞争这种稳妥的方式,而去统招厮杀。这是一所学校的举例,几十所高中的选择,就更为复杂一些了,比如第五名就不想去省实验,就想去历城二中,还有很多种可能性。简而言之指标生是一所初中,校内竞争名额,规避了全市竞争,一般来说重点初中的指标生分数都很高,普通高中的分数则较低。

这里特别点一下,有自媒体说2024年,将全面实现指标生,那意思没有统招生了,指标分配到校,这是造谣,教育部门已经辟谣了,这是一种以讹传讹,济南在2016年左右实行零择校生,也就是那一年的一年级没有择校生了,但是2年级到初三都有啊,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往上拱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应该是现在的初二,初三还有择校生,这两级毕业后,也就是2024年济南就没有择校生了,也就是在校生全部有机会竞争指标生,统招依然存在,统招的存在才是公平。

虾米平常刷抖音,发现个别自媒体,拿着指标生分配方案评价学校好坏,想回答问题还要买书才能回答,这里虾米说,不要相信他们,指标生分配方案是基于学校的考试人数来的。

还有一个问题,个别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流量,拿着一份2021年中考济南成绩到处散播,虾米看了之后,除了一两所学校是真的,其余全是假的,大家切莫相信,中考三科150分,体育50分,知道平均分超过440分意味着什么吗,语数外平均130分以上,这种恐怖的成绩,只有掐尖的顶级私立才能达到,公立420以上就是全市公立top10。

济南的学区房划分(给济南伪学区房泼盆冷水)(1)

高新区这些年成绩为什么有这么显著的提升呢,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高新区人均GDP应该是济南之冠吧(这个懒得查数据了),骨干教师引进,当然还有就是取消编制后,企业制管理,薪资大幅提升,高新区老师的年薪较之其他区高很多,同时也有完备的KPI考核,想拿到奖金要完成KPI,这也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比如遥墙中学属于历城区时基本倒数,划归高新区管理几年后,成绩 实现飞跃,生源还是附近村的,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当然也有一些弦外之音,比如某区为了平均分,某些学校存在提前分流的情况,这个不好,这个不好。

由于现在老城单位大量外迁,现在都喜欢新房,虾米认为历下老城学校的生源呈现下降趋势,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历城二中教育集团的不断壮大,彩石高中开学等等,历城区的教育将会实现很大提升,由于历城二中区属高中的属性,历城区初中考二中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区,当然这个概率是相对的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光比拼学校,比拼的更是家长,深度陪伴,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出问题去指责抱怨,双减下,不代表躺平,对家长有着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事也是双刃剑,要 注意方式方法,关注孩子心里所想,多沟通,而不是简单粗暴,否则适得其反,很惭愧,这些都是虾米探索到现在的教训,一路走过来,感觉都是惭愧悔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希望大家理性购房,不要被虚假的吹捧所迷惑,今天想说的就是这些 了。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