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松毛岭上的红色森林人家(古田翠屏湖畔)

记忆中,苏维埃、苏区大多数都在江西,可是在古田县最偏僻的大甲毗源溪村,有一个全县最早的红色苏维埃。这颗红色的火种在1934年8月点燃之后,经久不息,犹如黑夜中的火把照亮前程,激励着众多志士不忘在那面镰刀锤子图案的红色旗帜前的庄严誓言,赴汤蹈火,践行初心,令人敬意顿生。

毗源溪是一条山间河流的名字,发源于大甲的毗源村的高山之泉,流经璋地、国本、村溪等村,汇于罗源的霍口溪再并入敖江,最后注入东海。

长汀松毛岭上的红色森林人家(古田翠屏湖畔)(1)

毗源溪又是一个村名。民国时是毗源保的一个自然村,现在是大甲镇村溪村的一个自然村,全村86户 ,272人。地处古田、罗源、宁德蕉城三县交界处。

毗源溪村很年轻,仅有二百多年历史。元朝时,大甲的毗源村在全县最早用嫩毛竹手工生产土纸。清朝康熙年间,毗源村的土纸产量位居全县第一。全村黄姓村民几乎都从事土纸生产,经济繁荣,产品销往周边各县。到了乾隆年间土纸生产更加兴旺,有几户黄姓村民为了便于就近采伐毛竹生产土纸和贩运,就从毗源村搬到离村 10多里 ,地处古田、罗源、宁德三条古官道交汇处的一块平坦的溪边河谷地块建造房屋,开凿纸池,开基立业,村名就唤作毗源溪,一直归属毗源保管辖,是一个年轻的村落。

长汀松毛岭上的红色森林人家(古田翠屏湖畔)(2)

毗源溪村海拔约500米-1000米,气候湿润,溪河两岸林木葱郁,竹林连绵,溪岸边土地肥沃。据《古田县志》载,民国年间,毗源村(含毗源溪村)合计土纸年产量达18吨,年产值1.8万银元。与周边其他村相比,毗源溪村民的生活比较宽裕。但民国时期各地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社会不宁,贫富悬殊,百姓渴望安宁幸福的生活。1921年成立的共产党提出的各项主张深得民心,短短几年共产党组织在农村如火如荼发展起来。1934年夏,曾任罗源县中房乡沙坂村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林佬炳,为躲避国民党保安团的追捕,受中共罗源县委派遣,以投奔改嫁到大甲毗源溪村的嫂嫂吴瑞琴的名义,来到毗源溪村,林佬炳向黄承锋、黄甲丁等村民宣传共产党主张,发展黄家锋等加入党组织。1934年8月发动群众成立毗源溪村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设在无人居住的黄家祖厝,祖厝正座大厅作为会议室,右厢房(书院)楼上作为办公场所,楼下是50多位苏维埃自卫队员的住宿地。自卫队配备梭标、大刀、鸟铳、“三眼灯”(土制三管铸铁手铳即迎神请香的神铳)、土炮等武器,开展训练,保卫苏维埃。苏维埃成立后随即发动群众镇压反动土豪劣绅,建立苏区,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土豪和宗族祭田分给原耕农民,群众欢天喜地。由于毗源溪村位于古田、罗源、宁德三县古官道的三岔路口的交通枢纽,引起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的不安,随即调集保安团和正规军围剿毗源溪苏维埃,由于力量悬殊,自卫队员有的被杀、有的被捕、有的远走他乡。全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虽然存在的时间不足半年,但红色革命的火种第一次播撒进了毗源溪乡亲的心间,从此只要时机一到就会再成燎原之势…

1934年,国民党调集大量军队对江西中央苏区和全国其他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位于福安柏柱洋的闽东苏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面对强敌,闽东红军独立师经过浴血奋战,被迫放弃苏区,战略转移到古田、屏南、宁德、罗源四县交界的古田大东地区的大甲、杉洋、鹤塘等山区乡村。毗源溪村民风淳朴,手工造纸业兴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曾经成立过苏维埃和党组织,民风淳朴,群众支持共产党。闽东红军独立师领导人叶飞、阮英平、陈挺等经过多方比选后,决定将毗源溪村选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秘密核心根据地。“有钱无钱都要过年”。从1935年开始,连续三年叶飞、阮英平、陈挺带着闽东红军独立师三纵队的战士都是住在毗源溪村黄甲丁等人的家中过春节,黄甲丁和村中的党员、积极分子腾出家中最好的房间给红军住,把家中置办的最好的年货端出来送给红军吃,让长年在深山老林与国民党军打游击,过着缺衣少粮、野菜充饥的红军将士吃上鱼肉,睡上好觉,过上快乐的春节。

长汀松毛岭上的红色森林人家(古田翠屏湖畔)(3)

在百色恐怖的年代,在革命进入低潮,闽东红军独立师生存最困难时期,毗源溪村的群众冒着杀头的风险,收留这么多红军在村中过年,供吃、供住,全村愣是坚守秘密三年,在国民党重兵围困之下,保证红军将士的安全,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直到1938年2月闽东红军独立师奉命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江南抗日前线,毗源溪村及周边村庄的许多青年人还纷纷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不少人牺牲在抗日战场。

冬去春来,新四军走后不久,中共闽东地委又派遣余三江等来到古田大东地区组建游击队,建立根据地。毗源溪村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群众基础成为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和闽东地委的秘密交通站,与毗源溪村群众建立深厚的鱼水之情。1948年正月,余三江带领游击队员在毗源溪村的一个小山厂过春节,国民党保安团获知情报,立即调集保安五团及古田周边各县的保安队、水警队近千人围剿毗源溪村,祥和的春节气氛一下紧张起来,群众立即报告游击队。正月初八清晨,游击队员发现围剿的保安团士兵,战斗随即发生,面对千倍的敌人,余三江立即研究对策,率领游击队机枪手抢占重要制高点掩护游击队员转移到毗源溪村后门山密林中,与保安团周旋战斗一天,最后趁着夜色由毗源溪老接头户黄大嫩带路跳出保安团的包围圈。从1934年,红色火种在毗源溪村点燃之后,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6年血雨腥风,毗源溪村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淳朴的毗源溪群众用满满一腔的热情,连续支持掩护共产党人在毗源溪建立根据地度过艰难的岁月,时间之长、感情之深、力度之大、保密之严、跨越之广在革命史上都极其少见,是一部典型的连贯的现代革命史的活画卷。

长汀松毛岭上的红色森林人家(古田翠屏湖畔)(4)

长汀松毛岭上的红色森林人家(古田翠屏湖畔)(5)

斗转星移,日落月升。转眼间,当年的峥嵘岁月,战火硝烟,都成了感人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200多年历史的毗源溪村是那么年轻,开基立业时建起的房屋,今天依然居住着黄姓后人,但共产党人在毗源溪村成立苏维埃,建立红军根据地…红色的信仰深深根植于毗源溪群众的心田难以忘怀。现如今新时代振兴乡村的共产党人来到这里带领群众要把毗源溪建设成美丽富饶的新农村,毗源溪群众再次以满腔的热情予以支持,如今毗源溪所在的村溪村全村的土地正在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闲置的宜林山上种上480多亩红枫等景观林木;连片葱郁的竹林被精心管护起来;村前冬闲的田野全部种上油菜,春日黄花似锦将全村装点的如诗如画;原生态有机菜籽油增加农民收入;沿溪5公里建成刺葡萄绿色廊道,增添景观和新的产业;80亩新种植的优质猕猴桃已长出嫩芽;5公里清澈见底的绕村的河段正准备建设休闲垂钓基地;标准化的香菇棚正在搭建,红色乡村旅游项目正在建设…那份永恒不老的苏维埃情怀,再次鼓舞淳朴的村民们在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建设振兴自己的家园,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实现心中的梦想。

来源:古田发布

ND0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