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1)

80年前的今天,中华民族音乐史诗最激荡的音符——《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度唱响,场面空前。这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史诗经典,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全民族夺取抗战胜利的号角。

80年后的今天,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仍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让无数人一遍遍唱响这首民族之声。

激情创作,5天成稿6天成曲

诞生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斗争精神,谱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图景。

这样一部不朽的音乐作品背后,有着一段激动人心的创作过程。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队三队赴吕梁山地区工作,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黄河的惊涛骇浪和船工们搏风击浪的精神,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和热情。1939年初回到延安不久,他就顺利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

这部壮美的诗篇深深打动了冼星海,他决定全力为这首长诗配乐,并满怀信心地说:“我有把握把它写好!”由于身体有伤,光未然口授《黄河大合唱》歌词,请抗敌演剧队的队员记录整理。5天后,光未然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歌词。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2)

由于没有目睹船工奋勇渡河的壮观情景,冼星海多次向负责指挥的邬析零询问黄河的情况,并让他模仿哼唱船工号子。在哼唱的同时,邬析零不断进行解释,还时不时用手做动作。这些都给了冼星海极大的创作灵感。在写作时,冼星海试图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旋律和曲调,因此他避免大篇幅地使用西方宗教颂歌的形式,而是运用了一种既包含中国民族风格特点,又表现抗战时期人们情感的颂歌旋律。

整整六个昼夜,冼星海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一部壮丽的音乐史诗在延安诞生了。这部作品分为八个乐章,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在冼星海看来,《黄河大合唱》“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伟大黄河的历史”。

首演盛况空前,排练仅用10天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那天,大礼堂挤满了上千名听众,盛况空前。

当晚,《黄河大合唱》被放在最后作为压轴曲目,在唱到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时,光未然亲自朗诵,他身披黑色的大半身长的大氅,遮住了他因伤扶持棍杖的动作。

担任男声独唱的是田冲,担任女声独唱的是蒋旨暇,担任二重唱的是史鉴和刘晨暄,担任主持的是胡丹沸。而乐队中有向隅、李焕之、李鹰航、李凌、梁寒光、汪鹏等。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3)

邬析零指挥练歌

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那一刹那,全场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响起,冼星海在演出后当晚的日记上写道:“今晚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

据透露,当年排演《黄河大合唱》的合唱人数只有30多人,乐队也不到30人,排练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天就首演了。

众人齐聚,再度唱响经典

今年是《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作为一部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诞生的伟大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文化的里程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即使到今天,每当音乐响起,依然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在《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之际,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不同时代的演绎者便齐聚一堂,再度唱响《黄河大合唱》。磅礴大气的民族乐章加上演绎者分享的年代故事,让现场观众掌声不断,眼含热泪。

这些演绎者分别是:

98岁的李一非,1939年的今天,她参加了《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公演;

97岁的解冰,她是抗敌演剧二队的老队员,《黄河大合唱》是从这个演剧队发展出来的;

75岁的瞿弦和,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大合唱》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复者之一和朗诵者;

55岁的俞峰,作为指挥家,将延安鲁艺的“黄河”精神在新时代里重新唱响。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4)

李一非老人回忆起80年前在延安的演出场景,历历在目。她说,即使知道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就坐在台下,但表演时全情投入的激动,让她忽略了与毛主席的这段距离。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5)

解冰老人所在的演出队一直是流动的,主要在敌后给战士们、民兵、妇女演出。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6)

当时没有交响乐团,没有灯光,甚至没有像样的舞台、乐器,演出条件极为艰苦。然而依靠他们的智慧,当时的演出队制作出了特殊的演出乐器——用子弹壳做的伴音乐器、用汽油桶自制的贝斯,用铁皮制作的打击乐器镲,甚至连喝水的缸子插上五六根木棍,也就成了打击乐器。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7)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8)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9)

△图中展品为复制品

当年,当瞿弦和接触到《黄河大合唱》时,乐章已不是完整版。新中国成立以后,演出《黄河大合唱》只演七段,唯独没有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一个纯朗诵,没有唱,因此被“隐匿”足足有三十年。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10)

1986年,指挥家严良堃,作曲家施万春还有瞿弦和及其夫人张筠英以及中央乐团的交响乐队,一起恢复了第三段的表演。当《黄河大合唱》完整版在海外演出时,震撼了所有华人。

当俞峰展示着严良堃赠予的《黄河大合唱》总谱时,乐谱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承载着一代代音乐人的民族之魂。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11)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12)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首80年代的歌曲(80年后这首经典被再度唱响)(13)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河大合唱》唱响80周年之际,人们再次唱响这首传承“黄河”精神的大合唱,融入血脉的“怒吼”依然让我们泪流满面。

来源: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光明网、广州日报


监制:苏越

编辑:姜晶晶

流程编辑:RB0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