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

十年之约,史上最贵的iPhone X如期而至,功能空前强大,有无线充电、AR,还有全面屏。不过最受欢迎的显然是Face ID解锁,网友热烈的讨论了这个新功能.

网友甲10分钟前:要是这样,韩国人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解锁手机了?还是说库克根本没打算在韩国发布手机啊!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1)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乙8分钟前:这个叫女孩子怎么买,化妆前和化妆后根本解不了锁呀!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2)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好心的网友给了大伙一个温馨提示:

如果你买了iPhone X,你睡着啦,老婆或者女朋友拿手机晃一下你的脸,手机就开了,但是她睡着了你未必能打开..

咱们中国的网友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上了网就跟回了家一样,小编墙都不扶就服你们。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3)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苹果这种吹毛求疵的公司,没两把刷子是不敢搞这个新功能的,如果随随便便就能破了Face ID,那他们宇宙第一市值肯定是充话费送的。

iPhone X的面部识别系统在暗光下依然可用,它可以记住用户的脸部信息,为了防止盗刷,苹果甚至请了好莱坞模型团队专门做人脸模型的对比验证,那些妄图用蜡像破解Face ID的人还是洗洗睡吧。

Face ID并非苹果首创,三星早在Note 7时代就用过了,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会有一大波自带Face ID解锁技能的手机亮相。在智能手机不长的历史上,还诞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解锁技能,下面我们来逐一盘点。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4)

密码解锁

密码锁屏是一项古老的技术,在智能手机之前,它已经大量的运用在了各种电子产品上,比如保险柜、门禁锁、共享单车密码锁等。在智能手机时代早期,密码解锁就已经出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标配技术,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啦。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5)

不过,密码解锁也分两种,有四位数的简单密码,也有字母加数字的复杂长密码,iPhone最经典的是四位数密码。有了密码锁之后,再也不怕别人翻看我们手机上的隐私了啦。但是它也并非无懈可击,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四位数密码是有可能被猜中破解的。

图形解锁

图形解锁是安卓手机独有的招牌技能,无数果粉曾经羡慕安卓机的这个帅气动作:把屏幕往下一拉,往上一滑,帅气的绘出一个漂亮的图案,然后手机屏幕就解锁了。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6)

与密码锁相比,图形锁更加复杂多变,速度也更快,关键是动作很好看。在安全性方面,图像比单纯的数字密码要更加可靠一些。

指纹解锁

在苹果把指纹解锁放到手机上之前,指纹识别这项技术早就出现了很多年,见怪不怪。但是放在手机上却很新鲜,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生物的方式给手机解锁。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7)

很多时候,苹果的厉害其实不体现在首先创造,而体现在成功运用融合和引领时代潮流。从iPhone 5S开始,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波的指纹解锁智能手机,现在连几百块的入门级都有这个功能了。

虹膜解锁

虹膜识别也是一种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它在边境检查、机场安检、身份证注册等领域运用的比较广泛,在智能手机上也已经出现,但还远远不如指纹识别普及度那么高。

iphonex的人脸识别技术(X背后的解锁演变)(8)

虹膜识别现在还不太流行,三星Note 7虽然首次比较成熟运用这项技术,但可惜出了事故。新出的Note 8同样支持虹膜识别,在技术方面也更加成熟。不过要注意的是,虹膜识别需要裸眼,而且对光线要求还比较高。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现在最新流行的智能手机解锁方式,相信iPhone X在推出这项技术之前已经进行了周密的研发。人脸识别在其他领域早已经运用了,不过苹果又一次率先把一项生物识别技术用在了手机上。

人脸识别比其他解锁方式逼格更高,算法技术更加复杂,至于安全性如何,咱们且看iPhone X的表现。

除了这些之外,手机解锁方式还有声纹识别、耳纹识别、签名解锁等各种各样的新鲜技术。虽然很多都没有得到普及,但并不代表以后我们不会用到,以后的事情真的不好说。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隐私、财产安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不仅需要做到移动终端(手机)的保护.还应当从家里的宽带、网关做起。网络病毒肆虐,将其隔绝在到达手机之前,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说看你最喜欢用哪类解锁方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