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创新小发明展示图(护理妙招小发明)

都说护士本领强,专业护理更精细,还是发明小能手,懂设计来会制作,一心只为患者想。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护理创新发明评选结果揭晓,20个护理发明脱颖而出。这些“小发明”大多源于为了破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困惑而想出的小妙招,“小发明”彰显“大作用”。

给造口袋加个保护袋,提醒倾倒真方便

造口病人真是难,既要关注造口袋有没有超过“警戒线”,又不方便时不时观察,装个压力感应器,就可解决这个困扰。造口病人带个造口袋,出行社交不方便,给造口袋穿件“衣服”,同时还可以装感应器,对造口周围起到加压作用而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率。这个“压力感应多功能造口隐私保护袋”的作者就是中大医院普外二科护士长张媛媛及护士张方宾。

护理创新小发明展示图(护理妙招小发明)(1)

“滴滴滴~”超过造口袋的“警戒线”,感应器发出了蜂鸣声,提醒该倾倒造口袋。张媛媛护士长介绍,这是将水位感应器用在了造口袋上,将传感器、电源与电路模板相连,传感器感应头使用胶带粘贴在造口袋中心1/3高度处。当造口袋中液体达到传感器高度,蜂鸣器即会发出警告长响。

这个感应器如何固定呢?那就自制保护袋,这个袋子真好用,四大功能帮到你。张媛媛护士长介绍,这个保护袋首先可以有保护隐私的作用,将保护袋设计成腰包式,采用不透明的棉麻材质;它还外侧面配有一个口袋,增加其存储功能,病人将造口腹带穿戴,造口袋就可以“藏”在保护袋内部,还可以装感应器及电源等。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保护袋的观察窗,观察造口袋内部大便情况。同时袋内容物需倾倒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病人进行处理。这个保护袋还配有预防造口旁疝专用腹带,可有效增加腹壁支撑,起到预防造口旁疝发生的作用。

感应器 保护袋,这款压力感应多功能造口隐私保护袋简单实用,方便病人自行佩戴,在外活动及社交时可维护病人隐私,配备的压力感受报警器能及时提醒病人在外时及时倾倒。张媛媛护士长坦言,这一设计的源头是来自造口患者的困扰,所以才绞尽脑汁设计“小发明”来破解难题。

儿童手环变成卡通像,功能多样还好看

“这个手环不仅有腕带功能,还有公主图案,并可以发光,深受小患儿的喜欢。”这款一卡通手环的设计者—中大医院儿科护士长陈国伟展示说道。

护理创新小发明展示图(护理妙招小发明)(2)

陈国伟护士长介绍说,由于小患儿活动好动,难以配合保护腕带,再加上腕带尺寸大小不一,所以患儿的手环就很难固定,经常有小朋友手环丢了,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就根据小朋友的喜好,挑选卡通图像的手表或固定夹。使用双侧安全型固定夹将腕带固定在婴幼儿的衣服上,或者佩戴趣味腕带手表,鼓励患儿树立主人公意识,主动爱护、管理腕带。

除此之外,这卡通手环不断升级,增加留置针固定功能。因为,孩子活泼好动,难以配合保留留置针。如何固定好留置针并使患儿更舒适、安全是儿科护理的一项基本技术。尤其腕部留置针存在固定不牢、容易脱管等特点,导致留置时间缩短。但是小儿皮肤敏感,使用普通医用胶带固定留置针易出现发红、皮疹。为此,陈国伟护士长升级了卡通手环,增加留置针固定的功能。改装的雏形则是小朋友喜爱的小猪佩奇玩具手表糖果盒,将腕带通过糖果盒底面卡扣,完成糖果盒固定装置;按照常规将腕带佩戴于患儿留置针穿刺的手腕,腕带松紧适合可调节,可有效避免留置针移位、脱管。目前,该功能还在升级加工中。

这些卡通图案,不仅有小猪佩奇,还有白雪公主、唐老鸭、米奇……有这些可爱的卡通陪着,手环变得更“牢”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手环脱落,留置针脱管了。目前,该发明已申请新型实用型临床专利。

轮椅上加个“保护网”,预防跌倒真好用

跌倒对老人而言,是无声的、致命的杀手,“防跌倒”是不变的话题,作为防跌倒用具之一的轮椅,意味着自由和安全感,但是稍有不慎,轮椅也会成为跌倒的帮凶。当康复医学科护士刘艳和肾一科护士张馨得知,有位患者就是在陪护洗餐具时,解开安全带卡扣,独自离开轮椅转移,发生跌倒时,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

护理创新小发明展示图(护理妙招小发明)(3)

她们便从“安全带”上下功夫,她们发现老式安全带存在结构简单,尼龙材质易老化、变形的问题,而且卡扣在前方,患者容易解开。由于安全带比较窄,容易产生紧绷感。于是,将其改良升级,加大安全带面积,这样才能让安全带更安全。

于是她们设计了“安全马甲”和“安全带网兜”,可以组合穿戴,也可以拆分独立成品。红色的“安全马甲”在前、后面均印有“安全、防跌”的醒目标识,时时提供安全提醒。而且松紧系带使得轮椅用马甲适合各种体型的患者使用,还可收纳、垫背且与轮椅固定相连的收纳袋。这款马甲适用于无认知障碍和腰背肌力量无损伤的患者。

“安全带网兜”的卡扣在背后,患者无法自行解开,保证病人安全,通过固定髋部,将身体固定牢靠 ,防止下滑。安全带上宽下窄结构 ,增加患者背部与轮椅接触面积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也具有收纳的作用。适用于认知障碍和腰背肌力量薄弱的患者,不仅在轮椅上可以使用,陪护椅等多款椅子都适用,因此在各医院、社区、家庭等不同场景,这款防跌护具都可以使用。

创新源于临床,提升优质护理

其实,在中大医院今年的护理发明创新中,这些急病人之所需的“小发明”还有很多:预防宫腔镜膨宫液用尽远程报警装置、超声引导穿刺模拟器、皮肤病变患者使用的导管固定装置、改良式新生儿灌肠装置……护理创新评选,已成为每年中大医院护士节的保留节目和品牌活动,今年共有178项申报,经过激烈角逐,20项脱颖而出。

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徐翠荣主任护师表示,这些发明大都是源于临床,以病人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临床开展护理创新,在临床推广应用,造福病人,让病人感受到更高水平的护理优质服务。而且医院注重发展专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还评选“人文关怀优秀护理单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让患者感受到中大护理人性化服务的一片真情。(刘敏 程守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