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

明朝以前除了宋朝,中国是“谁也打不过”,从清朝咸丰朝开始,还是“谁也打不过”。不过前者说的是谁也打不过中国,后者说的是清朝跟谁打都会输,只好割地赔款。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清朝前期也是有一段时间不错的,康熙雄才大略力抗沙俄,雍正励精图治国力增强。只是到了好大喜功而又妄自尊大的乾隆,才败光了老爹雍正攒下来的家底,而且在整个世界都在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不但抱着子曰诗云不撒手,还以“我中华无所不有”沾沾自喜,彻底关上了与世界交流的大门,最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1)

但是“明朝无明君,清朝无昏君”的论调却甚嚣尘上,好像被打出京城的咸丰、割地赔款的道光、成为儿皇帝的末代皇帝,都是“有道明君”,至于乾隆慈禧,已经被电视剧演得“功勋卓著”“聪明睿智”“和蔼可亲”了。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2)

至于堪称明朝第一昏君的嘉靖皇帝,在倭寇入侵的时候,也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枪给枪要炮给炮,兵部职方司郎中(相当于总参谋长)唐顺之亲自跑到戚家军,交给了戚继光一本书——他亲自写的《兵法六编》中的《武编》(笔者没打错字,是编而不是篇),戚继光就是根据这本书发明了鸳鸯阵。大家可能以为戚继光打倭寇,经常是零战损或杀敌一千自损一个,靠的是以狼筅为主的冷兵器。但事实上戚家军有一半以上是火枪兵,还有后膛大炮,打倭寇特别是攻城拔寨的时候,总是先来一通“炮火覆盖”,然后用狼筅去捅倭寇逃跑的屁股,只要自己不绊倒摔伤,基本是没有什么战损的。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3)

后来“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自派军队、自掏军饷、自带粮秣,用一个方面军七万人(号称十万)就在朝鲜干挺了倾巢而出的三十多万(准确数字为306250人,其中158700陆军)倭寇的九个军团,而明朝根本就没把倭寇放在眼里,虽然抗倭援朝被列入了“万历三大征”,但另外两次战役分别是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和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样看来,在明朝眼里,举倾国之力投入朝鲜的倭寇,也就是个小村长。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4)

明军抗倭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依靠的是先进的武器,倭寇一看见“大筒(大炮)”就肝儿颤,而明军最好的大炮叫“佛郎机”,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舶来品。我们不能不佩服明朝军工专家的“山寨”水平,那时候就开始把在海上抢来的大炮拆成零件,而后研究仿制,除了连发枪,居然还研究出了连发大炮(百出佛郎机),有这样的装备,明军自然是谁都敢打,谁也打不过明军。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5)

明朝皇帝英明不英明暂且不说,但是明朝人的“拿来主义”却很有成效,特别是“山寨能力”超强,这才造就了“谁也打不过明军”,而清朝彻底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关上了大门,造成了“清军打谁都打不过”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谁也打不过”这句话在明清有不同解释的唯一原因。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6)

到了清朝,不知怎么了,居然搞起了“胡服骑射”,人家赵武灵王是从笨重的战车和绊手绊脚的长袍改成了小衣襟短打扮干净利落地骑马打仗,清朝的“胡服骑射”是丢下火枪,练起了红缨枪大刀片子。跟列强作战,“勇敢”地骑着马用密集队形对着马克沁重机枪冲锋。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7)

其实清朝也是有开明皇帝的,康熙皇帝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就是按数学水平来看,也不比现在的本科生差。即使远征葛尔丹,还不忘了用快马传书跟守在京城里的儿子们交流日全食观测记录。在雅克萨战役中,同样拿着火枪的俄罗斯“罗刹(当地人给侵略者取名为红毛罗刹)”,也打不过拉着重炮的清军。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8)

但是从乾隆开始,大清朝就成了唯我独尊的“天朝上国”,大讲“治国需以圣人之道”,坚船利炮不过是“奇技淫巧”,是要使人们思想变坏的,从上到下都变成了“抱瓮老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9)

英吉利国王要跟乾隆做买卖,乾隆回答:“我们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本不需要外夷的东西,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等是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朕体谅西洋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你们生活的需要”。但是乾隆不知道,就在他为“十全武功”沾沾自喜的时候,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法国也发生了大革命,俄国建立莫斯科大学,美国成立了科学院。世界每天都是新的,乾隆却从古墓里刨出了“先贤文章”顶礼膜拜,陶醉于以八股文为核心的科举考试之中:乾隆六十年(1795年)会试,各省上报八十岁以上参加会试者一百一十六人,实际参加会试并三场完竣者九十二人,“孙子打着灯笼,为百岁应试的爷爷照亮儿参加科举考试”,乾隆美得合不拢嘴,大洒金钱赏赐。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10)

乾隆之后的百余年间,出了不少“饱学鸿儒”,但是国力却一天天衰弱下去,紧闭的大门被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每天摇头晃脑苦读四书五经,再不就是提笼架鸟养大黄狗、打麻将唱京剧的八旗子弟已经拉不开弓骑不上马,于是清军“谁也打不过”,打不过人家就只好割地赔款。“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赔”,列强没钱了,就在沿海转一圈开几炮,数千万甚至上亿两白银就到手了——原本他们是想与清朝做买卖,但是后来发现还是敲诈抢劫来钱快。于是呼朋引类,“大家同去同去,清朝这只大肥羊,不仔白不宰,宰了也白宰,宰了还能再宰。”

明清时期抗击外敌的史实(从打遍天下无敌手到天下来打不还手)(11)

列强都来“割韭菜”,于是“谁也打不过”的大清朝完蛋了。现在想起乾隆高踞宝座,对着外国使者大谈“天朝统驭万国”、“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不知道那些脑袋里有辫子,心中有黄马褂,每天想着再叫一声“皇上圣明奴才遵旨”的人,会不会耳根子发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