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第一猛将蒙恬(一代战神秦将蒙恬)

#天南地北大拜年##民间故事##历史#

秦朝第一猛将蒙恬(一代战神秦将蒙恬)(1)

湖笔,因出产自湖州善琏而得名,它与徽墨、宣纸、端砚被誉为“文房四宝”。它的创始人叫蒙恬。说起蒙恬造笔,有一段古老的传说。

秦初年间,湖州一带遭受了一场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田地被淹没了,许多房屋都倒塌了。许多人饿死、病死了,路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骨。

一天薄暮时分,远远地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位浓眉大眼、虎虎有神的彪形大汉。队伍走着走着,忽听到一女子嘤嘤的哭声。彪形大汉下马遁声走过去,只见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子趴在一具尸体上,凄惨的哭叫着,“爹…爹…”。哭声揪住了男子的心,他从身上掏出一些银两,弯腰往姑娘手里塞去,“姑娘,人死不能复生,天色不早了,回家去吧!”

那姑娘正哭得伤心,猛听一陌生人的声音,再见一双男子的大手伸到了自己的面前,她惊恐的跳了起来,瞪着一双葡萄般的眼睛,一步步往后退。

彪形大汉一见,忙说道,“姑娘别怕,我叫蒙恬,奉皇命来江南收购人间奇珍异宝……”。谁知眼见这威武的男子,竟是曾率军三十万击退北寇进攻,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蒙恬大将军,姑娘惊得双膝一跪说,“香莲失礼,望将军宽恕。”

此女子姓卜名香莲,家住善琏西堡村,三岁上下死了娘,父女二人相依为命,遇上了这大灾之年,为求一条活路,她搀着父亲出门逃荒,不料父亲竟活活饿死在路上。听得香莲一番哭诉,蒙恬长叹一声,心像挂了铅一般沉重。

当晚,蒙恬送香莲回家,就借宿在村东南的‘永欣寺’内。第二天,他出门一看,大吃一惊,只见门口黑压压跪满了衣不遮体、面如菜色的老百姓们。见蒙恬出来,老百姓齐声喊道,“大将军救命!大将军救命!”

蒙恬身为大将军,却心地善良,怜惜黎民,看到皇帝不顾人民死活,搜刮天下财富,强征民夫造长城,造阿旁宫和骊山墓,曾多次心怀义愤进谏却未被采纳,因而早有解甲归田之意。他下令手下将用于收购奇珍异宝的银两分发给百姓,并给那些随行军士也分发了一些银两,让他们各奔前程,自谋生路。自己则脱掉戎装,改名换姓,隐居在永欣寺中。寺内原来有十来个和尚,因耐不住饥寒而相继投奔异处,只剩发明‘善真’的主持和尚,此人正直善良,光明磊落。他仰慕大将军的为人,二人遂成莫逆之交。

蒙恬白日农耕,晚上与法师练武对弈。蒙恬酷爱书法艺术,写得一手好字,时常折了柳枝在地上写划。

再说香莲自那次相识之后,爱慕蒙恬的为人和才华,常来庙中跟他认字吟诗,并将蒙恬的衣服取回家中浆洗缝补。香莲样貌俊秀,心灵手巧,二人渐生爱意。香莲看到蒙恬用柳枝写字,就想:柳枝硬硬的,又不‘吃’水,我何不剪下几缕头发给他当笔呢?当她吧这个设想说出后,蒙恬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拉起香莲就往村里走。

秦朝第一猛将蒙恬(一代战神秦将蒙恬)(2)

当时,野兔、野猫、黄鼠狼、野猪等兽类在野外找不到食时,常常蹿到村子里‘作案’,而村民恰巧可以捕捉充饥,但剩下的兽皮往往随手一扔。蒙恬选了一张大野兔皮,在背脊上拔下了一撮毛,然后在香莲家用丝线将兔毛捆扎在柳枝上。香莲取来一块白布,一点炉灰,蒙恬用水调和了炉灰,在白布上写起字来。但兔毛上有油脂,很难落墨,花很大劲儿也写不成一个字。蒙恬轻叹了一声,顺手将笔搁在窗台上,不料,笔咕噜噜的滚到了窗下的石灰缸里。

香莲忙出去捡起来,见笔上沾满了石灰,赶紧拿到清水里将石灰漂洗干净,用梳子细心的梳直兔毛,又用簪子断头、弯曲和无锋的毛择去,竟真成了一支像模像样的笔。

这次写起来既流畅又顺手,一笔一划黑白分明,心中挺纳闷,为什么同一支笔,前后效果不一样呢?两人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来。遂一同到寺内请教善真法师。法师听完他们说的前后经过,哈哈一笑,“我看奥妙就在石灰水里。兽类的毛上有油脂,所以难落墨,浸入石灰水后,油脂被划化掉了,故而容易写了,不信,可再试试”。

蒙恬试了几次,果真如此。

此后,蒙恬和香莲天天采集各类兽毛,先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后造型,再放在石灰水里面浸泡,按照长短粗细制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笔。他们的制作工艺日趋完善。

秦朝第一猛将蒙恬(一代战神秦将蒙恬)(3)

一天,几个游玩的读书人进寺歇脚。蒙恬正泼墨挥毫,写起来流畅自如,劲健洒脱,读书人无不为之赞叹。再看他手中之笔,笔锋尖如锥状,笔头浑圆挺直,笔肚含墨量多,蘸饱墨汁而不滴,抱拢不散不开叉。“如此妙笔,实属罕见”,几位书生看得如痴如醉,纷纷打听此笔从何处购得,得知为蒙恬亲创,愿以重金购买。蒙恬见他们如此厚爱此笔,不仅分文未收,拱手相送,还抱出一大堆笔供他们挑选。

几位书生得此笔后,竟然文思如泉涌,频频推出佳作。消息传开来,举国振动,文人、商人纷纷不远万里上门求笔。

为民造福是蒙恬早有的夙愿,他想,我何不将制笔技艺传授于百姓,这样既能满足购笔者的需求,又能改善百姓生活。遂召集村人,与香莲日页传授技艺。不多久,全村男女老少都学得了一套真本领。各方人士纷至沓来,差点儿踏坏了永欣寺的门槛,后来不得不用铁皮将门槛包住。善琏湖笔就此名扬天下,善琏也就此被誉为“笔都”。

后来,蒙恬因劳累加上旧疾,竟一病不起,于九月十六日去世了。人们非常尊敬爱戴他,尊他为“笔祖”。

为了让世世代代记住“笔祖”的恩赐,笔工、笔商及文人画士纷纷捐款在永欣寺塑了一尊蒙恬像,可令人费解的是,塑像的头和身子怎么也合不上。

此时,悲痛万分的香莲突然大叫一声,倒地而亡。说来也奇怪,就在香莲倒地的那一刻,塑像的头和身子自动合正了。人们便又为香莲塑了一尊像,称她为“笔祖娘娘”。

为了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另又塑造了两个孩子并列两旁,意为让这对生前的情侣死后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生活美满,也意为蒙恬将军所创造的制笔业后继有人。

每逢蒙恬和香莲生日,当地人都会请来戏班子,连唱三天三夜大戏,并抬着塑像排成长长的队伍打鼓鸣炮,方圆数十里绕道一周,以纪念“笔祖”和“笔祖娘娘”。

自秦朝以来,蒙公祠几度遭劫,几度重建。在文化大革命后,终于成了废墟。蒙公祠虽被毁,但是,蒙公所发明的善琏湖笔一直流传至今,名传天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