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刘禹锡的唯物思想和豁达情怀。深入了解词句,还应从刘禹锡本人的经历说起。

一. 刘禹锡介绍。

1.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系,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的“诗豪”之谓,在于他的性情,坚强、刚毅,永不屈服,在于他的诗风,豪迈、洒脱,积极向上。

说刘禹锡的经历,有必要解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二十三年弃置身”之句的“二十三年”。“二十三年”,是指805年到826年,也是作者创作该诗的背景。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2)

郑州市荥阳禹锡园刘禹锡像(沧海随拍)


2. 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病死。唐顺宗李诵继位,启用“二王八司马” 进行革新。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革新运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后人称为“永贞革新”。一百多天后,革新失败,俱被贬为州司马。

815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该诗讥讽了掌管朝廷的当权者。因为这首诗,刘禹锡被贬到播州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之后,刘禹锡转任夔州、和州等地刺史,直到826年奉调回洛阳,任职东都尚书省。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3)

郑州市荥阳禹锡园牌坊(沧海随拍)


二. 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写了《醉赠二十八使君》送刘禹锡: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在同宗同辈兄弟姊妹之中排行第二十八,所以,白居易称他为刘二十八。使君,汉代称呼太守为刺史,汉以后,被用作州郡长官的尊称。白居易的这首七律,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不平和感慨。刘禹锡则随即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答。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4)


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阐释。

1.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了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尾联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诗的尾联这样说,你刘梦得啊!才名太高,应该受到些挫折,只是,二十三啊!这磨难,太漫长了,亘古稍有啊!

刘禹锡回应之余,也不由得一番感慨,是啊!巴山楚水,荒凉之地,不觉间,已经二十三年了啊!巴山楚水,泛指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之地。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颔联,刘禹锡怀旧思往,不由想到了王叔文(756年-806年),柳宗元(771年-819年)等旧友。他们都已去世多年,再归来时,物是人非!其中“闻笛赋”和“烂柯人”皆引用了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好友嵇康、吕安等人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不由悲从中来,作了《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见到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来观看。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再回到村里,却已过百年。这个典故,类似词牌“阮郎归”的由来。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颈联,是作者阐发自己的思想,也是回应白居易赠诗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一句。白居易诗句说,同代的为官者,都风风光光地升迁了,唯独你在荒凉之地,独守寂寞,蹉跎岁月!白居易为老友很抱不平!

刘禹锡的回应,是啊!数千只的帆船,从我这个“沉船”旁边驶过,我这棵“病树”的前面,也有万木正在争春!

4.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是刘禹锡对白居易赠诗的感谢,也是相互的鼓励。往事已矣,生活毕竟还要向前,不如干杯,以美酒来激发我们生活的激情吧!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5)


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思想和情怀。

1. 唯物主义的思想。

刘禹锡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以千帆驶过和万木的欣欣向荣,来表明新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哲学思想!以唯物主义的态度接受现实,珍惜生活,一直是刘禹锡的生活宗旨,亦如后来,他在《酬乐天咏老见示》中,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 豁达、向上的情怀。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遇到坎坷和不幸,自艾自怜是没有用的,要做的是,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现实,让自己活得更好!刘禹锡,虽然半生仕途不顺,但是,他始终是一个豁达、洒脱,积极向上的“斗士”!亦如他在诗作《秋词二首》其一,所表达的精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6)

郑州市荥阳禹锡园刘禹锡像(沧海随拍)


五.关于《再游玄都观绝句》。

虽然有着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刘禹锡回到朝廷后,依然傲骨处世, 828年,他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以表达他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什么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7)

郑州市荥阳禹锡园刘禹锡墓(沧海随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