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开启民族交融进程)

南北地区文化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多元化。魏晋时期,名门大儒和士大夫遭到了政治上的迫害和清除,被排除在统治阶级集团,远离政治核心层,避居山林,从清议走向清谈,消极避世的状态,玄道之学兴起,佛学的传入后,在魏晋时期兴起并与玄学相结合,相互触动,相互发展。

在政治集团内以法家思想、道家黄老思想、兵家交织纵横,替代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又与玄学想呼应,形成了多种思想碰撞的时期。五胡16国时期,北方的各游牧民族奉行强权思想,以掠取争夺为目的,受到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在政治、军事和民族问题上少数民族的首领受中原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也吸收任用了许多经学大儒,豪门学士,使他们脱颖而出,建立了政治、经济、军事强大的王国。

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开启民族交融进程)(1)

匈奴人场景

如张宾、王猛、王弥受到重用,并发挥了巨大的才能,推动儒家思想农耕文明在少数民族、游牧民族中的传播和兴起。南方地区玄学的发展,吸收了佛学的道义和内容,推动了佛学在东晋和南朝的发展。

推动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五胡16国战乱纷争,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司马睿和士家大族这建业建立东晋,来自于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贵族官兵百姓平民流民、灾民等数十万人越过黄河、淮河、长江到达江南,闽南、剑南地方,以躲避北方地区的战乱和灾难,追随东晋王朝而来。

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开启民族交融进程)(2)

匈奴进攻场面

东晋统治者根据移民地情况实行侨州侨县制度,安置南迁人员和家庭,大量地补充了劳动力和人口,稳定了南方局势,大力地促进了南方的开放和建设,促进了有当地土著居民、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将汉族文化中原文明带到了南方各地。

开发南方地区,促进区域发展。大量的中原地区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将北方的小麦和谷物种植扩展到南方地区,首次实现的北方作物跨区种植,小麦和谷物的种植面积的跨过了秦岭、淮河地区向江南闽南剑南地区扩展。

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开启民族交融进程)(3)

鲜卑族单于

将中原地区的牛耕技术和生产工具广泛的运用到南方地区的水稻生产,并利用江河湖泊和水汊大幅度的扩展水稻的播种面积,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粮食产量。

茶叶种植,油菜等油料作物的种植,桑蚕产业的发展,甘蔗、甜菜的生产扩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使茶叶、丝绸、榨油、制糖业快速发展起来,增加收入,提高了经济作物产销。

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开启民族交融进程)(4)

南方水稻

五胡16国兴盛,推动了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游牧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使北方的政治结构趋于优化,改变了暮气沉沉奢靡腐化的状况,并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南方地区依靠长江天险,依赖大量的劳动力充实南方,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大的开放,数量规模大幅提高,整个南方政权,因经济水平的提高趋于牢固,形成了南北方均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架构和新的地缘结构和部局,为南方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南北方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