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传播病毒防治(官方发布新版防控方案)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7日在官网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新增多项措施预防粪—口传播途径。

粪便传播病毒防治(官方发布新版防控方案)(1)

资料图:乘客戴口罩乘坐地铁。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虽然目前粪—口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但第四版在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特定人群防护及特定场所消毒等内容中均已提出相应措施和要求,比如,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需采集便标本,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应具备独立化粪池,无独立化粪池的则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再排放,进而降低粪—口途径传播风险。

此外,相较于第三版,第四版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修订:

首先,在总体方案中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的阐述。明确指出,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其次,第四版中,湖北以外省份的监测定义调整了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描述和判定原则。流行病学史将第三版的“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调整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判定原则由第三版的“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1和2条、或2和3条”调整为“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进一步提高疑似病例监测的敏感性。

同时,增加了仅适用于湖北省的监测定义,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与其他省份相比,扩大了湖北省疑似病例范围。

再次,将监测定义调整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删除轻症病例定义,将其纳入临床分型中的轻型。增加了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发现途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和解除要求。

第四版还调整了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措施。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强调了无症状感染者原则上应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