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腾为什么没有工厂(烧光84亿产量为0拜腾再被申请破产)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吕江涛|北京报道,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拜腾为什么没有工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拜腾为什么没有工厂(烧光84亿产量为0拜腾再被申请破产)

拜腾为什么没有工厂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吕江涛|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火爆的市场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引发了新一轮造车浪潮,百度、富士康、滴滴、小米、360等企业纷纷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但是,在上一轮造车热潮中,赛麟、前途等多家曾经的明星企业已经退出赛道,留下了一地鸡毛。

近日,许久未发声的拜腾汽车又一次陷入困境之中。这家曾经被视为最有希望挑战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在烧光84亿元却未造出一台量产车后,又被爆出“被申请破产重组”的消息,而这已经不是拜腾汽车第一次被申请破产重整。

“烧掉”84亿元,没造出量产车

7月12日,天眼查APP显示,南京知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知行”)新增破产重整信息,申请人为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资料显示,南京知行成立于2017年6月份,注册资本约56.5亿元,经营范围含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研发,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而南京知行旗下的品牌就是大家熟知的拜腾汽车。

拜腾汽车的起点并不低,被称作“宝马i8之父”的毕福康和成功将英菲尼迪推向中国市场的戴雷都是其创始团队成员。在豪华创始团队加持下,拜腾汽车先后进行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一汽集团、宁德时代、富士康等。其中,前四轮融资总额高达84亿元。

在豪华的创始团队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拜腾汽车一路顺风顺水,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拜腾汽车是最有可能挑战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拜腾汽车还曾被胡润评为“2020年全球独角兽”,当时与其一同上榜的还有字节跳动、快手等头部玩家。

然而,拜腾汽车最终呈现给投资方和市场的只是M-Byte和K-Byte的“现代感”概念车型。这些概念车型在发布时也曾引起很大反响,48寸超长大屏、驾驶员触控屏、BYTON隔空手势传感器似乎满足了很多人对未来汽车的构想。但给予消费者和市场无限想象空间的概念车在3年后却一直没能没实现量产。

去年8月份,拜腾汽车因“烧光84亿元造不出量产车”被央视点名批评,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记者梳理,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首款车型交付之前共融资近90亿元;理想汽车首款车型交付前共融资约81亿元;哪吒汽车首款车型交付前共融资约45亿元。

照此推测,拜腾汽车用84亿元资金造出量产车应该问题不大,但现实却与此相去甚远。

对此,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转发过一篇名为《300人吃掉5000万零食、一盒名片上千,拜腾怎样烧掉了84 亿?》的文章,直指拜腾汽车的“烧钱”作风。拜腾汽车也因为这篇文章遭到媒体的口诛笔伐。

文章指出,2018年,拜腾汽车拥有300多人的北美办公室,仅在购买零食上就花费了700多万美元(约人民币4526万元);拜腾汽车的上海第一家品牌店开业时,店员服装是从法国进口的定制服装;员工的一盒名片价格高达数千元;拜腾汽车在2020年1月参加北美CES展时,花了约30万美元把车空运到美国,再海运回来,花费远远高于行情价;就算是资金已经出现问题,其创始人毕福康在任期间在外就餐时,也一定会点一瓶店里最好的红酒……

“白衣骑士”富士康,没能救得了拜腾

然而,花钱“大手大脚”肯定不是拜腾汽车花光84亿元还没造出第一台量产车的全部原因。

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最初选择代工生产不同的是,拜腾汽车选择自建工厂以确保其产品质量,但这也直接导致其造车成本的不断上升。此外,拜腾汽车在供应商选择上也一直坚持最贵和最好的。

凡事都追求完美的拜腾汽车,在M-Byte的量产就差“临门一脚”时被爆出资金短缺。随着时任CEO戴雷在2020年6月1日的员工大会上承认拖欠员工工资,拜腾汽车的危机全面爆发,最终不得不选择停产。到2020年的最后一天,拜腾汽车发布内部邮件称,将继续延长停工停产期6个月。

2021年1月,处境艰难的拜腾汽车终于等来了“白衣骑士”。当时,富士康科技集团对外宣布,将与拜腾汽车进行商业合作,推动拜腾M-Byte的量产,量产时间预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

当时,市场似乎看到了拜腾汽车起死回生的希望,期待在富士康的投资到位之后,拜腾M-Byte顺利量产,公司重新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不过,近期又有媒体曝出拜腾汽车与富士康合作出现裂痕的消息,这可能为拜腾M-Byte的量产增添更多变数。

彭博社则进一步报道称,经过半年的磨合之后,拜腾汽车内部股东复杂的博弈和持续的“宫斗”让富士康心灰意冷,而拜腾股东方中国一汽的强势最终让富士康考虑退出。

对此,拜腾汽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公司当前需要,拜腾汽车正在进行团队的优化建设,由拜腾汽车的核心股东一汽集团、合作伙伴富士康等分工合作,向拜腾汽车派驻高管支持量产和运营工作的开展。拜腾汽车将充分利用一汽集团、富士康、地方政府等核心资源,制定一揽子相关方案,稳步推进首款车量产上市。

但也有媒体报道称,富士康方面承诺的资金一直都没有到位,富士康的研发团队前后来了几百人,两三个月就换一波,更像是只想在拜腾汽车学习一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而富士康方面的公开表态是:“与拜腾汽车的后续合作,要等待拜腾汽车内部重组完成才能确定。”

显然,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拜腾汽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责编:杨琳

本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