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有几种猫头鹰(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沙漠里有几种猫头鹰(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耳鸮。

沙漠里有几种猫头鹰(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它的“长耳朵”有什么用?

“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的统称。长耳鸮,顾名思义,就是长着一对“长耳朵”的猫头鹰。瞪得大大的眼珠,毛绒绒的圆脸,配上两只“突兀”的“耳朵”……长耳鸮因其“萌态”被很多人喜爱。

其实,长耳鸮头上的两只“耳朵”学名叫“耳羽簇”,并非它的听觉器官。当长耳鸮紧张或受惊时,耳羽簇就会竖起来,以此来威胁吓退对手。此外,长耳鸮还可以通过耳羽簇的细微变动,向同类传递信息、发出警报。

悄无声息的猎手

猫头鹰的脸盘一般都很宽大,长耳鸮也不例外。它有着立体感十足的脸盘,上面的羽毛呈放射状,能够起到聚拢声波效果,可以帮助更好地定位猎物。长耳鸮的眼球是管状而非球状的,这使得它对夜间弱光的敏感度很高。它的夜视能力,通常要比人类高出10倍,可以在黑夜中轻松避开障碍物。

长耳鸮的羽毛,除了美观、保暖等基本作用外,还能“消音”。其飞羽前面的边缘呈锯齿状,后面的边缘则呈绒毛状,这可以稳定飞羽表面的空气流动,消除飞行产生的噪音。有了“夜视仪”“消音器”,长耳鸮毫无悬念地成为夜晚树林里的“顶级猎手”。

长耳鸮有什么习性?

长耳鸮喜欢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各类森林中,也会出现在城市公园的林地中。它白天多躲藏在树林里,常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或草丛中,到黄昏和夜晚才开始活动。它们的栖息地往往较为固定,甚至固定到某一树枝。因此,它们的“居所”下方常常遍布排泄物,这成为不少观鸟爱好者搜寻长耳鸮的线索。

长耳鸮的食物以各种鼠类为主,此外还包括棕头鸦雀、麻雀、燕雀等小型鸟类。由于是“捕鼠能手”,长耳鸮对控制鼠患有积极作用,是典型的农林益鸟。

采写:金亦炜

美编:郑玲玲

图片:江苏省林科院供图 邹维明摄

编辑: 白雪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