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评价及身高促进(骨龄才是身高生长真正的指挥棒)

两位5岁的小朋友A和B,一年时间,A身高长了4cm,B身高长了8厘米,问,谁的生长趋势更好?

相信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回答,是B。

但如果我告诉你,A一年的骨龄长了0.5岁,B一年的骨龄长了1.4岁,那么,谁的生长趋势更好呢?

答案是A。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得从身高增长速度骨龄生长速度的关系说起。

打个比方来形容身高增长速度和骨龄生长速度的关系:老爷车和赛车在比赛,比赛持续时间不限,前进速度也不限,汽油(骨龄)是固定的。

老爷车(身高增长)速度慢,但是省油;

赛车(骨骼增长)速度快,但是费油。

速度很快的赛车耗费固定的汽油,可能很早就到达了180厘米的终点;也可能前期跑得很快,汽油消耗太快,后期汽油用尽,只能永远停留在170厘米的半路上。

龟速的老爷车跑得慢,虽然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它在慢慢地消耗固定的汽油,最终也能爬到180厘米的终点;

当然,也有可能跑得太慢,最后汽油耗尽,也只是跑到165厘米的路程。

可见,车速(身高增长速度)、汽油耗费的速度(骨龄增长速度),共同决定了车最后能跑多远。

也就是说:

车速(身高增长速度)越快越好的同时,汽油耗费的速度(骨骼增长的速度)要越慢才越好。

‍‍‍‍‍‍‍一、如何让“车速”(身高增长速度)再快一点?

想要长高速度快一点,营养是关键。

与身高最相关的营养素,包括钙、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C、锌、蛋白质等,需要特别注重。

饮食上需优先把奶类吃够。

因为奶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物,尤其是优质蛋白和钙,含量很丰富,其它各种微量元素也比较均衡。

每天保证足够的奶量基础上,其它的主食,肉蛋和蔬果坚果,也需均衡摄入。

骨龄评价及身高促进(骨龄才是身高生长真正的指挥棒)(1)

如果孩子脾胃弱,则要积极提升其消化吸收能力。

原则就是:增加营养,又不增加消化负担。

比如可以用营养密度更高的粗杂粮,替代一部分的精白米面,增加营养。

但全麦、小米、燕麦以及豌豆、红豆、绿豆等杂豆类,相对难消化,就可用“粗粮细作”的方式去提供,把它们打成糊、浆,做成馒头、发糕等发酵形式,或者增加杂粮的浸泡时间,都可以减轻孩子消化负担。

又比如把难消化的肉类安排在白天吃完,晚餐不吃。或者把肉做成肉泥,把蛋做成蒸蛋,不高温煎炸食物等等,都可以减轻孩子消化负担。

基础过于薄弱的,需要配合助力消化吸收的营养素。

上述是针对需要延缓骨龄的孩子而言,有些孩子骨龄长得太慢也是不正常的。

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年龄超过1岁甚至2岁以上,需要在排除甲状腺素异常、软骨发育异常、生长激素缺乏等情况后,重点养好肠胃,做好营养干预。

‍‍‍‍‍‍‍二、如何让“汽油”(骨龄)消耗速度再慢一点?

一、避免超重和肥胖。

体重长得快,“汽油”(骨龄)就消耗得快,

为啥呢?

因为快速增长的体重会造成脂肪囤积,脂肪中有种叫芳香化酶的物质就会增加,芳香化酶会把睾酮转化为雌激素,过量的雌激素进而加速长骨的生长和成长板钙化闭合,加速骨龄增长。

所以,身高偏矮以及肥胖的儿童,都需要控制体重,来延缓骨龄增长速度,为后续的身高增长争取更多时间。

骨龄评价及身高促进(骨龄才是身高生长真正的指挥棒)(2)

二、维持体内炎症平衡。

除了感染性疾病外,现今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湿疹等与过敏相关的疾病。

这类孩子体内炎症较强,组织损伤多,易消耗生长激素影响长高,

此外,过多的炎症因子也会激发芳香化酶活性,进而加速骨龄的生长,故要积极调理疾病,降低炎症水平

三、饮食调整。

少吃或不吃可能导致骨龄发育加速的食物,像人参、党参、西洋参、巴戟天、蜂王浆、冬虫夏草等含雌激素的保健品。

以及未脱去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牛初乳,动物和人胎盘制品,未剔除睾丸、卵巢、肾上腺的牛杂、羊杂等动物内脏,生长周期较短的水产品;

还有不吃易导致体重快速增长的食物,像甜食、甜饮料、糕点等各种高热量、低营养密度的加工食品。

因为它们往往富含精制糖,刺激孩子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增加芳香化酶活性,加速骨龄生长。

骨龄评价及身高促进(骨龄才是身高生长真正的指挥棒)(3)

四是提供良好环境。

情绪因素非常容易被家长忽略。

从小在紧张氛围中长大、经常被父母训斥打骂的孩子,肾上腺皮质功能易亢进,易造成体内弱雄激素过多,经芳香化酶转化为过多的雌激素,进而加速骨龄生长。

此外,要减少环境中的外源性雌激素接触,像塑化剂、洗涤剂、添加剂。

如果孩子已经骨龄提前,就要积极促进雌激素代谢,调整肠道菌群,优化肝脏解毒,像维生素B族、维生素C、抗氧化剂、膳食纤维、益生菌等都是有益的。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测骨龄”呢?

拍骨龄片一般是用孩子的左手来拍正位片。

之所以拍手骨片,是因为通过手骨,就可判断下肢骨的生长状态。

孩子长身高是通过成长板的不断增长实现的,如果手骨的成长板都消失了,下肢骨基本上也停止生长了,医生可根据不同骨头出现的时间节点、发育等级来推算孩子骨龄。

所以测手骨,是够用的。

最好的情况是,在“骨龄比实际年龄小一岁以内”这个范围内,保持骨龄尽可能小,身高生长速度尽可能快,实现期望身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骨龄评价及身高促进(骨龄才是身高生长真正的指挥棒)(4)

哪些情况建议定期监测骨龄呢?

1、父母对孩子成年身高有特定期望值,就需要定期监测骨龄,在青春期之前一般建议每1-2年测一次,青春期可每年测一次;

2、不论父母有没有期望,如果孩子身高明显矮小,或身高过矮过高,再或者有性早熟征兆,就需要检查骨龄,一般建议每半年~1年检测一次,便于监测身高水平;

3、体重长得快,体型粗壮肥胖以及孩子身高远高于遗传身高,有必要去测骨骼,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如果对孩子成年身高没有特定的期望,孩子身高生长水平也一直在正常范围,那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可以不用每年测骨龄。

另外,6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建议常规检测骨龄。

骨龄的评价标准有很多种,比如中华05标准、TW标准、G-P图谱法等等。

不同的标准解读结果会有差异,

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个骨龄片解读结果也会不同。

所以测骨龄要注意每次都采用同一个标准或者找同一位医生解读,持续观察骨龄生长的规律,对监测身高更有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骨龄评价及身高促进(骨龄才是身高生长真正的指挥棒)(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